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 资源ID:8282073       资源大小:1,010.9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93725.2 (22)申请日 2017.06.26 (71)申请人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3 号 申请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72)发明人 李萍 曾祖平 周冬梅 何薇 韩旭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齐云 (51)Int.Cl. A61K 36/899(2006.01) A61P 17/00(2006.01) A61P 31/22(2006.01)

2、A61K 33/06(2006.01) A61K 3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皮肤病中药治疗领域, 特别涉及 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 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 合物, 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按重量份计, 龙胆8- 10份、 黄芩8-10份、 车前草10-15份、 白茅根25-35 份、 生地黄13-18份、 茯苓8-12份、 板蓝根13-18 份、 生石膏25-35份、 甘草1.5-2.5份、 滑石粉9-15 份。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 中药组

3、合物, 诸药合用, 使该方清热利湿力强, 兼 有凉血之功, 全方对急性湿疹、 接触性皮炎、 带状 疱疹、 药疹等急性湿热性皮肤病具有很好的治疗 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3页 CN 107115479 A 2017.09.01 CN 107115479 A 1.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按重 量份计, 龙胆8-10份、 黄芩8-10份、 车前草10-15份、 白茅根25-35份、 生地黄13-18份、 茯苓8- 12份、 板蓝根13-18份、 生石膏25-35份、 甘草1.5-2.5份、 滑石粉9-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4、述的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按重 量份计, 龙胆9份、 黄芩9份、 车前草12份、 白茅根30份、 生地黄15份、 茯苓10份、 板蓝根15份、 生石膏30份、 甘草2.1份、 滑石粉12.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急性湿热性皮肤病包括急性湿疹、 接触性皮炎、 带状疱疹、 药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辅料; 优选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包括胶囊剂、 颗粒剂、 丸剂、 片剂, 优选为颗粒剂。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

5、所述的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 称取各原料, 备用; (b)、 龙胆、 黄芩和车前草进行醇提, 得到醇提物; (c)、 白茅根、 茯苓、 生地黄、 板蓝根、 生石膏、 甘草和滑石粉进行水提, 得到水提物; (d)、 将所述醇提物和所述水提物混合, 浓缩, 得到浓缩液; (e)、 所述浓缩液添加辅料, 制成相应的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b)中, 所述醇提为: 龙胆、 黄芩 和车前草加10-14倍量的质量浓度为68-75乙醇水溶液, 提取2-4次, 每次1-2h, 滤过, 滤 液回收乙醇至无醇

6、味, 得到所述醇提物; 优选地, 所述醇提为: 龙胆、 黄芩和车前草加12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乙醇水溶液, 提 取3次, 每次1.5h,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得到所述醇提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c)中, 所述水提为: 白茅根、 茯 苓、 生地黄、 板蓝根、 生石膏、 甘草和滑石粉加入5-10倍量水浸泡20分钟以上, 提取2-4次, 每 次1-3h, 得到所述水提物; 优选地, 所述水提为: 白茅根、 茯苓、 生地黄、 板蓝根、 生石膏、 甘草和滑石粉加入8倍量 水浸泡30分钟后, 提取3次, 每次2h, 得到所述水提物。 8.根据权利要求5-

7、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剂型为颗粒剂, 所述辅 料为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 步骤(e)为: 所述浓缩液中加入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并进行干燥, 然后采用 湿法制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d)中, 所述浓缩至总药材重量 的1.5-3倍, 优选为2倍; 优选地, 在步骤(e)中, 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的添加量均为所述浓缩液重量 的0.8-1.2, 优选为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e)中, 所述干燥采用喷雾干 燥法进行, 进一步地, 所述干燥在喷雾干燥机中进行; 优选地, 所

8、述喷雾干燥机干燥时, 仪器进液速度为18-25, 雾化温度为1305, 雾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115479 A 2 化压力为53-55mmHg; 优选地, 仪器进液速度为20, 雾化温度为130, 雾化压力为54mmHg; 进一步地, 在步骤(e)中, 所述湿法制粒为: 在干燥后得到的粉末中加入质量浓度为 95的乙醇水溶液, 润湿粉末, 摇摆式制粒, 干燥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115479 A 3 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皮肤病中药治疗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用于治疗急性湿热

9、性皮肤病的 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湿疹、 皮炎等皮肤科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 势,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 湿疹病患者约占皮肤科门诊量的15-25, 其中急性湿疹约占 52.4。 现代医学认为湿疹是过敏性炎性皮肤病, 是由多种复杂的内、 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 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 目前西医治疗湿疹的常用口服药物主要 包括抗组胺剂、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非特异性抗敏药等, 但长期使用会出现一系列的 副作用, 临床上尚缺乏安全有效、 针对性强、 经济实用的湿疹治疗措施。 中医药治疗湿疹历 史悠久, 经验丰富。 几

10、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 中医药治疗湿疹与西药相比具有疗效好、 副作 用少的优势, 既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也可以通过抗组胺、 抗变态反应等作用治疗各种因素引 起的湿疹,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3 有鉴于此, 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主要由龙 胆、 黄芩、 车前草、 白茅根、 板蓝根、 茯苓、 生地黄、 生石膏、 甘草、 滑石粉10味中药材配伍而 成, 诸药合用, 协同配合增强, 使该配方清热利湿力强, 兼有凉血之功, 全方对皮肤病治疗, 主治急性湿疹、 接触性皮炎、 带状疱疹、 药疹等急性湿热性皮肤病, 效果显著。

11、0005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 法, 特别是颗粒剂, 该剂型的药物便于服用, 效果优良。 0006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按重量份计, 龙 胆8-10份、 黄芩8-10份、 车前草10-15份、 白茅根25-35份、 生地黄13-18份、 茯苓8-12份、 板蓝 根13-18份、 生石膏25-35份、 甘草1.5-2.5份、 滑石粉9-15份。 0008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方中龙胆大苦大寒, 清 肝胆湿热, 为本方

12、君药; 黄芩性味苦寒, 清肺热, 为臣药; 白茅根、 生地黄滋阴凉血清热, 茯 苓、 车前草、 滑石粉利湿清热、 使湿热从水道而解,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 甘草补脾益气、 清 热解毒, 生石膏清气分卫热, 数药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 使该方清热利湿力强, 兼有凉血之 功。 全方对急性湿疹、 接触性皮炎、 带状疱疹、 药疹等急性湿热性皮肤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 果。 0009 为了进一步增强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 优选地, 按重量份计, 龙胆9份、 黄芩9份、 车前草12份、 白茅根30份、 生地黄15份、 茯苓10份、 板蓝根15份、 生石膏30份、 甘草2.1份、 滑 石粉12.9份。 说 明

13、书 1/13 页 4 CN 107115479 A 4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皮肤病为急性湿热性皮肤病, 所述皮肤病包括急性湿疹、 接触性皮 炎、 带状疱疹、 药疹。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辅料。 用于将中药组合物制成各种剂型。 0012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可为各种剂型, 如胶囊 剂、 颗粒剂、 丸剂、 片剂等等。 这些剂型按常规的方法制备即可。 0013 优选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 0014 进一步地,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 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5 (a)、 称取各原料, 备用;

14、 0016 (b)、 龙胆、 黄芩和车前草进行醇提, 得到醇提物; 0017 (c)、 白茅根、 茯苓、 生地黄、 板蓝根、 生石膏、 甘草和滑石粉进行水提, 得到水提物; 0018 (d)、 将所述醇提物和所述水提物混合, 浓缩, 得到浓缩液; 0019 (e)、 所述浓缩液添加辅料, 制成相应的剂型。 0020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不同原料采 用不同的提取方式得到提取物, 将各原料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充分的提取出来, 然后将提取 物混合后制成各种剂型即可, 整个制备方法简便易行, 制得的颗粒剂的效果佳。 0021 为了将龙胆、 黄芩和车前草中的有效成分

15、充分的浸出, 进一步地, 在步骤(b)中, 所 述醇提为: 龙胆、 黄芩和车前草加10-14倍量的质量浓度为68-75乙醇水溶液, 提取2-4 次, 每次1-2h,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得到所述醇提物。 0022 优选地, 所述醇提为: 龙胆、 黄芩和车前草加12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乙醇水溶 液, 提取3次, 每次1.5h,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得到所述醇提物。 0023 进一步地, 在步骤(c)中, 所述水提为: 白茅根、 茯苓、 生地黄、 板蓝根、 生石膏、 甘草 和滑石粉加入5-10倍量水浸泡20分钟以上, 提取2-4次, 每次1-3h, 得到所述水提物。 该条件

16、 下, 能将这几种原料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充分地浸提出来。 0024 优选地, 所述水提为: 白茅根、 茯苓、 生地黄、 板蓝根、 生石膏、 甘草和滑石粉加入8 倍量水浸泡30分钟后, 提取3次, 每次2h, 得到所述水提物。 0025 进一步地, 所述剂型为颗粒剂, 所述辅料为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 0026 步骤(e)为: 所述浓缩液中加入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并进行干燥, 然后 采用湿法制粒。 0027 进一步地, 在步骤(d)中, 所述浓缩至总药材重量的1.5-3倍, 优选为2倍。 0028 进一步地, 在步骤(e)中, 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的添加量均为所述浓缩

17、 液重量的0.8-1.2, 优选为1。 0029 通过在浓缩液中添加适量的辅料, 便于后续颗粒剂的制备。 0030 喷雾干燥法干燥速度快, 产品性能好。 优选地, 所述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法进行。 0031 进一步地, 所述干燥在喷雾干燥机中进行; 0032 优选地, 所述喷雾干燥机干燥时, 仪器进液速度为18-25, 雾化温度为1305 , 雾化压力为53-55mmHg。 该条件下制得的粉末为后续制备颗粒提供良好的条件。 0033 优选地, 仪器进液速度为20, 雾化温度为130, 雾化压力为54mmHg。 0034 进一步地, 在步骤(e)中, 所述湿法制粒为: 在干燥后得到的粉末中加入质量浓

18、度 说 明 书 2/13 页 5 CN 107115479 A 5 为95的乙醇水溶液, 润湿粉末, 摇摆式制粒, 干燥即得。 一般干燥的时间为2小时。 0035 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摸索, 得到该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制得的颗粒剂效果优良。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7 (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方中龙胆大苦大寒, 清肝胆湿热, 为本方君药; 黄芩性味苦寒, 清肺热, 为臣药; 白茅根、 生地黄滋阴凉血清热, 茯 苓、 车前草、 滑石粉利湿清热、 使湿热从水道而解,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 甘草补脾益气、 清 热解毒, 生石膏清气分卫热

19、, 数药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 使该方清热利湿力强, 兼有凉血之 功, 全方治疗急性湿疹、 接触性皮炎、 带状疱疹、 药疹等皮肤病, 治愈率均达85以上, 治疗 效果显著。 0038 (2)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不同原 料采用不同的提取方式得到提取物, 将各原料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充分的提取出来, 然后将 提取物混合后制成各种剂型即可, 整个制备方法简便易行, 制得的颗粒剂的效果佳。 0039 (3)本发明还进一步限定了制备方法中的各参数, 提高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出率, 增 加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4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20、 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41 图1为本发明实验例1中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柱形图; 0042 图2为本发明实验例1中对小鼠型变态反应模型耳肿胀度的影响柱形图; 0043 图3为本发明实验例1中对小鼠型变态反应模型耳肿胀率的影响柱形图; 0044 图4为本发明实验例1中对4-氨基吡啶诱发小鼠舔体反应的影响柱形图; 0045 图5为本发明实验例1中对4-氨基吡啶诱发小鼠前驱时间的影响柱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 理解, 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

21、明的范围。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 条件者, 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 均为 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47 实施例1 0048 一、 提取工艺研究 0049 1.提取方法研究 0050 根据方中各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其相关的药理作用, 设计了分类提 取法(醇提和水提); 以主成分含量和抗炎效果为评价指标, 比较分类提取法与传统水煎煮 法, 结果见表1、 表2。 君药龙胆中龙胆苦苷含量和臣药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分类提取法大于 传统水煎煮法,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分类提取法强于传统水煎煮法, 确定提 取方法为分类提取法。 0

22、051 表1分类提取法与水煎法含量测定结果比较 说 明 书 3/13 页 6 CN 107115479 A 6 0052 成分水煎法分类提取法 龙胆苦苷含量()2.813.91 黄芩苷含量()3.616.63 龙胆苦苷转移率()67.5094.02 黄芩苷转移率()36.2866.69 0053表2分类提取法与水煎法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0054 0055 注: 与模型对照组比 P0.01; n20 0056 2.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0057 2.1醇提工艺研究: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处方中的龙胆、 黄芩、 车前草。 考察影响提 取工艺的4个因素乙醇浓度、 乙醇用量、 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

23、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 按照 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 以HPLC法测定的龙胆苦苷、 黄芩苷、 大车前苷的含量作为评价 指标。 实验结果及分析见表3、 4。 0058 表3醇提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0059 0060 *注: 表中所示含量为两次重复实验平均含量。 龙胆苦苷的权重系数为0.5, 黄芩苷 的权重系数为0.3, 大车前苷的权重系数为0.2, 综合评分龙胆苦苷含量/3.760.5100 说 明 书 4/13 页 7 CN 107115479 A 7 +黄芩苷含量/9.570.3100+大车前苷含量/0.530.2100 0061 表4综合评分方差分析 0062 0063 经直观分析

24、和方差分析可知, 影响该工艺的因素依次为D(提取次数)C(提取时 间)B(乙醇用量)A(乙醇浓度), 4个因素对3个成分的含量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 0.05)。 综合考虑工艺成本, 最佳水提工艺为A3B2C1, 即加8倍量的水提取3次, 每次2h。 经验 证, 工艺重现性良好。 0071 二、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0072 1.浓缩与干燥 0073 1.1辅料优选: 采用喷雾干燥法将浓缩、 干燥一步完成。 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辅 料最佳配比, 以出粉率和吸湿率为评价指标, 出粉率值以最大者为佳, 吸湿率值以最小者为 佳, 权重各占50。 综合加权评分出粉率各值-出粉率最小值)/(出粉率

25、最大值-出粉率最 小值)*50-(吸湿率各值-吸湿率最小值)/(吸湿率最大值-吸湿率最小值)*50, 结果见 表7。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 显示模型无统计学意义, 各因素也无显著性影响。 结合直观分析 方法, 确定三因素对出粉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A(羟丙基纤维素)B(糊精)C(可溶性淀粉); 各因素最优水平为A2B2C3, 可溶性淀粉的影响最小, C3与C2差距甚微, 综合考虑节约辅料成本 及减少服用量的原则选定辅料条件为A2B2C2即: 每付加入羟丙纤维素1、 糊精1及可溶性 淀粉1。 0074 表7辅料正交试验结果表 说 明 书 6/13 页 9 CN 107115479 A 9 0075

26、0076 表8辅料方差分析结果 0077 0078 1.2仪器参数优选: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喷雾干燥仪器进液速度、 雾化温度及雾 化压力三关键指标进行优选, 参考文献并结合以往经验分别选择三个因素的三个水平, 按 照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 以出粉率为评价指标, 出粉率值以最大者为佳。 实验结果及分析 见表9、 10。 0079 表9仪器参数正交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7/13 页 10 CN 107115479 A 10 0080 0081 表10仪器参数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 0082 0083 方差分析显示, 模型有统计学意义, 且因素A(进液速度)与因素C(雾化压力)对出 粉率有极显

27、著影响。 结合直观分析方法, 确定三因素对出粉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进液速度 雾化压力雾化温度; 各因素最优水平为A1B2C3。 即进液速度为20, 雾化温度为130, 雾化 压力为54mmHg。 0084 1.3验证实验: 在优选的辅料最佳配比及仪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重复三批验证 实验。 即: 仪器参数为进液速度为20, 雾化温度为130, 雾化压力为54mmHg; 辅料加入量 为每290ml药液中加入羟丙纤维素1.45g、 糊精1.45g及可溶性淀粉1.45g。 结果表明三批样 品重现性好, 出粉率RSD在2以内, 吸湿率RSD在5以内。 0085 三、 制粒工艺研究 0086 采用单因素考察

28、法考察了润湿剂(乙醇)的体积分数及其用量, 以颗粒成型率作为 评价指标。 结果以95乙醇润湿, 用量为每g药粉约0.6ml。 0087 实施例2 0088 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89 取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 说 明 书 8/13 页 11 CN 107115479 A 11 0090 龙胆9份、 黄芩9份、 车前草12份、 白茅根30份、 生地黄15份、 茯苓10份、 板蓝根15份、 生石膏30份、 甘草2.1份、 滑石粉12.9份; 0091 龙胆、 黄芩和车前草加12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乙醇水溶液, 提取3次, 每次1.5h, 滤过, 滤

29、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得到醇提物; 0092 白茅根、 茯苓、 生地黄、 板蓝根、 生石膏、 甘草和滑石粉加入8倍量水浸泡30分钟后, 提取3次, 每次2h, 得到水提物; 0093 将醇提物和水提物混合, 浓缩至总药材重量的1.5-3倍, 优选为2倍, 得到浓缩液; 0094 浓缩液中加入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 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的 添加量均为浓缩液重量的0.8-1.2, 优选为1; 0095 喷雾干燥器中进行干燥, 喷雾干燥器干燥时, 仪器进液速度为20, 雾化温度为 130, 雾化压力为54mmHg; 0096 在干燥后得到的粉末中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水溶液,

30、润湿粉末, 摇摆式制 粒, 干燥即得。 0097 实施例3 0098 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99 取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 0100 龙胆8份、 黄芩8份、 车前草10份、 白茅根25份、 生地黄13份、 茯苓8份、 板蓝根13份、 生石膏25份、 甘草1.5份、 滑石粉9份; 0101 龙胆、 黄芩和车前草加10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5乙醇水溶液, 提取4次, 每次1h, 滤 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得到醇提物; 0102 白茅根、 茯苓、 生地黄、 板蓝根、 生石膏、 甘草和滑石粉加入5倍量水浸泡20分钟, 提 取2次, 每次3h, 得到

31、所述水提物; 0103 将醇提物和水提物混合, 浓缩至总药材重量的1.5倍, 得到浓缩液; 0104 浓缩液中加入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 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的 添加量均为浓缩液重量的0.8; 0105 喷雾干燥机中进行干燥, 喷雾干燥机干燥时, 仪器进液速度为18, 雾化温度为 1305, 雾化压力为53mmHg; 0106 在干燥后得到的粉末中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水溶液, 润湿粉末, 摇摆式制 粒, 干燥即得。 0107 实施例4 0108 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109 取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 0110 龙胆10份、

32、 黄芩10份、 车前草15份、 白茅根35份、 生地黄18份、 茯苓12份、 板蓝根18 份、 生石膏35份、 甘草2.5份、 滑石粉15份; 0111 龙胆、 黄芩和车前草加14倍量的质量浓度为68乙醇水溶液, 提取2次, 每次2h, 滤 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得到醇提物; 0112 白茅根、 茯苓、 生地黄、 板蓝根、 生石膏、 甘草和滑石粉加入10倍量水浸泡1h, 提取4 次, 每次1h, 得到所述水提物; 0113 将醇提物和水提物混合, 浓缩至总药材重量的3倍, 得到浓缩液; 说 明 书 9/13 页 12 CN 107115479 A 12 0114 浓缩液中加入羟丙纤维素

33、、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 羟丙纤维素、 糊精和可溶性淀粉的 添加量均为浓缩液重量的1.2; 0115 喷雾干燥器中进行干燥, 喷雾干燥器干燥时, 仪器进液速度为25, 雾化温度为 1305, 雾化压力为55mmHg; 0116 在干燥后得到的粉末中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水溶液, 润湿粉末, 摇摆式制 粒, 干燥即得。 0117 实验例1 0118 以实施例2制得的颗粒剂进行以下试验。 0119 动物实验 0120 1、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0121 1.1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 体重18-22g。 0122 1.2实验分组: 模型组、 颗粒剂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34、 低剂量组、 扑尔敏组(阳性对 照)。 每组雌雄各6只。 0123 1.3实验方法: 0124 模型组: 给予0.4mL/只蒸馏水灌胃。 连续6天。 第7日, 灌胃给予蒸馏水1小时后, 右 耳内外侧涂抹二甲苯20 L/只。 0125 阳性对照组: 取药品2片(8mg)超声溶解, 100mL定容, 给药浓度为1.8mg/Kg, 每天灌 胃0.4mL/只, 连续6天。 第7日, 灌胃1小时后, 右耳内外侧涂抹二甲苯20 L/只。 0126 颗粒剂高剂量: 颗粒中试样品加水溶解调整浓度为2.16g/mL, 每天灌胃0.4mL/只, 连续6天。 第7日, 灌胃1小时后, 右耳内外侧涂抹二甲苯20 L/

35、只。 0127 颗粒剂中剂量: 颗粒中试样品加水溶解调整浓度为1.08g/mL, 每天灌胃0.4mL/只, 连续6天。 第7日, 灌胃1小时后, 右耳内外侧涂抹二甲苯20 L/只。 0128 颗粒剂低剂量: 颗粒中试样品加水溶解调整浓度为0.54g/mL, 每天灌胃0.4mL/只, 连续6天。 第7日, 灌胃1小时后, 右耳内外侧涂抹二甲苯20 L/只。 0129 各组涂抹二甲苯50分钟后, 脱颈处死小鼠, 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后, 使用直径7mm 打孔器, 分别在同一位置打下耳片, 电子天平称重, 以两片重量之差表示肿胀度, 具体计算 公式如下: 肿胀度右耳片重量-左耳片重量。 0130 1.

36、4实验结果 0131 (1)二甲苯刺激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0132 给予二甲苯刺激的鼠耳较未给予刺激的鼠耳红肿、 变大, 说明耳肿胀模型造模成 功。 0133 (2)各剂量组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0134 各剂量组的肿胀度较模型组均有抑制作用, 其中治疗效果低剂量组的好于高剂量 组好于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效果与其它组有极显著差异。 具体见表1和图1。 0135 表1颗粒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 0136 组别肿胀度 模型0.01190.0043 低剂量0.00410.0031* 说 明 书 10/13 页 13 CN 107115479 A 13 中剂量0.00780.0066 高剂量0

37、.00730.0046* 扑尔敏0.01000.0027 0137 2、 对小鼠型变态反应模型耳肿胀度的影响 0138 2.1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52只(雌雄各半), 体重18-22g。 0139 2.2实验分组: 空白组、 模型组、 颗粒剂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 扑尔敏组 (阳性对照)。 空白组4只, 其余每组8只。 0140 2.3实验方法 0141 实验前一天将小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0.08ml/10g)麻醉后, 在小鼠背部中 下部去毛, 面积约2cm2。 实验当日和第二天于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区涂以12,4-二硝基氟苯 (DNFB)液(丙酮/麻油1:1)50 l致敏一次。

38、 同时, 实验组口服给予相应药物, 空白组和模型 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 每天1次, 连续给药7天。 致敏第8天后涂1DNFB液20 l于小鼠右耳内 侧激发, 3小时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 第9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3小时后处死。 用耳肿打耳器 取下直径6.5mm的左右耳片在分析天平上称量, 以两耳重量差为肿胀度作为迟发型超敏反 应指标。 0142 2.4实验结果 0143 (1)DNFB刺激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0144 给予1DNFB刺激的鼠耳较未给予刺激的鼠耳红肿、 变大, 说明耳肿胀模型造模成 功。 0145 (2)各剂量组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0146 各治疗组的肿胀度及肿胀率较模型组均有抑制作

39、用, 其中治疗效果高剂量的好于 中剂量好于低剂量, 但无统计学意义。 具体见表2、 3和图2、 3。 0147 表2对小鼠型变态反应模型耳肿胀度的影响 0148 组别肿胀度 空白0.0008290.000652 模型0.0028140.002137 低剂量0.0014140.001277 中剂量0.0013290.000776 高剂量0.0010430.000658 扑尔敏0.0011430.000966 0149 肿胀度模型耳空白耳。 0150 表3对小鼠型变态反应模型耳肿胀率的影响 0151 组别肿胀率() 空白7.3872276.126197 模型25.6826719.97968 低剂量

40、12.8760111.79919 中剂量11.771037.385086 说 明 书 11/13 页 14 CN 107115479 A 14 高剂量11.051397.418063 扑尔敏11.6027910.37835 0152 肿胀率肿胀度/空白耳100。 0153 3、 对4-氨基吡啶(4-AP)致小鼠瘙痒模型的影响 0154 3.1实验动物: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 体重18-22g。 0155 3.2实验分组: 空白组、 模型组、 颗粒剂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 扑尔敏组 (阳性对照), 每组雌雄各5只。 0156 3.3药物干预: 0157 (1)阳性对照组:

41、取药品2片(8mg)超声溶解, 100mL定容, 给药浓度为1.8mg/Kg, 每 天灌胃0.4mL/只, 每日1次。 0158 (2)高剂量: 颗粒中试样品加水溶解调整浓度为2.16g/mL, 每天灌胃0.4mL/只, 每 日1次。 0159 (3)中剂量: 颗粒中试样品加水溶解调整浓度为1.08g/mL, 每天灌胃0.4mL/只, 每 日1次。 0160 (4)低剂量: 颗粒中试样品加水溶解调整浓度为0.54g/mL, 每天灌胃0.4mL/只, 每 日1次。 0161 3.4实验方法 0162 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0.4mL/只, 每日1次。 模型组给予0.4mL/只蒸馏水灌胃。 连 续6

42、天。 第6日, 将小鼠颈背部脱毛。 第7日, 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蒸馏水灌胃0.4mL/只, 后颈背 部皮下注射0.1mg/mL 4-AP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体重, 注射后立即观察10分钟舔体次数 及前驱时间。 0163 3.5实验结果 0164 给予4-AP刺激后的小鼠均出现明显的舔体反应, 各剂量组小鼠的舔体次数与前驱 时间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其中以高剂量组的调节效果最为明显。 具体见表4、 5和图 4、 5。 0165 表4对4-氨基吡啶诱发小鼠舔体反应的影响 0166 0167 0168 表5对4-氨基吡啶诱发小鼠前驱时间的影响 说 明 书 12/13 页 15 CN

43、107115479 A 15 0169 组别前驱时间 模型组29.301.23 低剂量组18.631.99 中剂量组18.502.31 高剂量组13.633.02 扑尔敏5.401.36 0170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 然而应意识到,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 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 因此, 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 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说 明 书 13/13 页 16 CN 107115479 A 1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17 CN 107115479 A 1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8 CN 107115479 A 1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9 CN 107115479 A 19


注意事项

本文(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为本站会员(e2)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