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pdf

  • 资源ID:8071950       资源大小:566.2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pdf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5181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1.30 CN 202051814 U *CN202051814U* (21)申请号 201120101108.1 (22)申请日 2011.04.08 A61B 1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优益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天雄路 588 弄 1-28 号 12 幢 2 楼 (72)发明人 全懿 苏颖颖 叶铭 奚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11 代理人 王函 (54) 实用新型名称 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57) 摘

2、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 位精度检测装置, 其主体是一个可密封的圆柱体, 包括 : 底座, 包括基座、 外罩和数根有机玻璃棒 ; 该基座位于底座的底面, 该基座上设有数根长短 不一的有机玻璃棒 ; 该外罩位于底座的侧面, 该 外罩粘结在基座上, 该外罩上设有数根长度一致 的有机玻璃棒 ; 可拆卸的上盖, 包括密封盖、 连接 螺栓和注水孔螺丝 ; 密封盖中心设有一根用于拧 紧上盖的连接螺栓, 其旁边设有用于注水的注水 孔螺丝 ; 该上盖与底座接触固定 ; 可拆卸的头模, 该头模固定于底座的基座上和底座的外罩内。本 实用新型既能检测点配准也能同时检测面配准精 度, 使检测精度更高

3、、 更真实。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CN 202051806 U1/1 页 2 1. 一种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主体是一个可密封的圆 柱体, 包括 : 底座, 包括基座、 外罩和数根有机玻璃棒 ; 该基座位于底座的底面, 该基座上设有数根 长短不一的有机玻璃棒 ; 该外罩位于底座的侧面, 该外罩粘结在基座上, 该外罩上设有数根 长度一致的有机玻璃棒 ; 可拆卸的上盖, 包括密封盖、 连接螺栓和注水孔螺丝 ; 密

4、封盖中心设有一根用于拧紧上 盖的连接螺栓, 其旁边设有用于注水的注水孔螺丝 ; 该上盖与底座接触固定 ; 可拆卸的头模, 该头模固定于底座的基座上和底座的外罩内。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 上设有 32 个直径一定的孔, 将数根长短不一的有机玻璃棒随机插入这些孔内 ; 在基座上设 的有机玻璃棒的底端固定于基座上, 顶端设一个小的凹坑, 这些凹坑是用于检测的靶点 ; 在 基座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长短分布为随机分布, 但较长的有机玻璃棒分布比较靠中心, 较 短的有机玻璃棒分布比较靠外圈, 其中取 3 根较长的有机玻璃棒, 在其上打孔。 3

5、.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 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长短范围在12mm62mm, 该有机玻璃棒随机插入32个孔内, 插入深度 为10mm ; 所述取3根较长的有机玻璃棒, 其长度分别为58mm、 60mm、 62mm, 在其上打孔的直径 为4mm、 深度为25mm, 与有机玻璃棒中轴线的角度为15度, 打孔后孔底尖点与有机玻璃棒顶 端距离为 37mm。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 上设有 10 根有机玻璃棒, 其底端固定于外罩上, 其顶端设一个小的凹坑, 这些凹坑是用于 检测的靶点

6、; 在外罩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长度比在基座上设的有机玻璃棒更短, 且在外罩 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位置是随机分布的。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 罩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长度为 10mm。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 盖上面设有 2 个孔, 其中一个孔位于密封盖的中心, 用于穿设连接螺栓 ; 另一个孔是注水 孔, 位于中心孔的旁边 ; 该连接螺栓从中心孔内穿出, 在连接螺栓的上部有一小孔, 将密封 圈套入后, 将把手装在连接螺栓上, 再用销固定 ; 该注水孔上设有注水孔螺丝, 该注水孔螺

7、丝上套上密封圈, 再拧到密封盖上 ; 在密封盖上粘接密封圈, 再将上盖的密封盖与底座的外 罩接触固定。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 中心设一与上盖的连接螺栓配合固定的螺纹孔。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模 上设有用于流入液体并灌满头模内部空间的几个孔 ; 在头模的下方设有 2 个用于固定的连 接块, 将头模固定在底座的相应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51814 U CN 202051806 U1/5 页 3 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

8、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导航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检测装置, 尤其是基于断层影像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以来虽然有 CT、 MRI 等先进的影像学诊断设备和技术, 但外科医生在术中定 位和寻找病灶却仍较困难, 病灶切除的程度主要依赖于外科医生的主观判断和个人经验。 手术导航技术来源于立体定向神经外科, 将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空间定位技术、 三维图像处 理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结合起来, 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外科或影像导航外科。 0003 外科手术导航最初应用于神经外科, 并逐步扩展到耳鼻喉科、 脊柱外科、 膝髋关节 和创伤等领域。导航技术在

9、临床上的应用是在传统外科手术理念上的巨大进步, 明显提高 了手术精度、 减小了手术创伤, 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导航系统已成为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 部分, 作为一种先进的微侵袭设备, 可降低医生手术的难度和强度, 使手术更加安全。导航 系统的基本原理基于空间定位技术和配准技术。 目前手术导航系统基本采用两种空间定位 技术 : 电磁定位技术和红外线光学定位技术。电磁定位适用于导管类等软性手术器械的跟 踪, 由于精度不理想及需要特殊的手术工具, 除心内科之外的神经外科、 骨科、 耳鼻喉科等 手术基本采用红外线光学定位技术。 光学导航系统主要包括 : 高性能计算机、 红外线空间定 位装置、 导航软件、

10、 手术工具、 解剖结构定位参考架等。红外线定位装置通过追踪安装于手 术工具和解剖结构定位参考架上的红外线发射源或反射源确定手术工具和患者的实际位 置。 0004 手术导航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是定位精确度。 手术过程中的定位误差主要分为两 部分, 一是系统本身的定位误差, 包括手术工具机械加工误差、 反光球尺寸的微小差别、 定 位跟踪仪定位误差、 影像处理导致的误差、 配准误差等。二是手术过程中参考架松动、 组织 移位造成的误差。第一部分的误差是反映导航系统总体性能指标的误差, 反映了一个导航 系统的总体定位精度。 而第二部分误差影响因素更为复杂, 属于不可控误差, 与操作者的熟 练程度、 甚至手

11、术类型、 手术部位等有关。 0005 因此, 反应手术导航系统性能水平的, 是第一类误差, 称为配准精确度。配准是通 过坐标系的空间变换将患者术前的断层影像数据与患者实体之间达到空间上一致的过程, 使影像数据与实际患者的解剖点一一对应。配准的精度是提高手术导航精确度的主要因 素。目前, 手术导航系统术中采用的配准方法分为点配准和面配准两种。点配准是在术中 点取患者身上若干影像上可分辨的标记点, 通过这些标记点的一一对应求出影像坐标系和 患者坐标系的变换关系。面配准是在患者身上连续点取一个点云, 通过点云和患者影像形 状上的匹配求出影像坐标系和患者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 0006 随着手术导航技

12、术的发展, 伴生的手术导航精度的检测技术也在持续改进, 国际 上所有的手术导航系统生产厂商都有自己的手术导航精度检测方法, 导致市面上众多的手 术导航系统的精度参数都由厂商自己给出, 而没有一个标准来检测和衡量, 使广大的使用 说 明 书 CN 202051814 U CN 202051806 U2/5 页 4 者不知道这个精度是如何得出, 在使用中存在隐患。 0007 另外, 一个制约手术导航精度检测技术标准化的因素是 : 对于基于断层影像的手 术导航系统来说, 采用的配准方式主要是点配准和面配准。目前还没有一个可同时检测点 配准和面配准精确度的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

13、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该装置既能检测点配准也能同时检测面配准精度, 使检测精度更高、 更真实。 0009 为了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 精度检测装置, 其主体是一个可密封的圆柱体, 包括 : 0010 底座, 包括基座、 外罩和数根有机玻璃棒 ; 该基座位于底座的底面, 该基座上设有 数根长短不一的有机玻璃棒 ; 该外罩位于底座的侧面, 该外罩粘结在基座上, 该外罩上设有 数根长度一致的有机玻璃棒 ; 0011 可拆卸的上盖, 包括密封盖、 连接螺栓和注水孔螺丝 ; 密封盖中心设有一根用于拧 紧上盖的连接螺栓,

14、 其旁边设有用于注水的注水孔螺丝 ; 该上盖与底座接触固定 ; 0012 可拆卸的头模, 该头模固定于底座的基座上和底座的外罩内。 0013 所述基座上设有 32 个直径一定的孔, 将数根长短不一的有机玻璃棒随机插入这 些孔内 ; 在基座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底端固定于基座上, 顶端设一个小的凹坑, 这些凹坑是 用于检测的靶点 ; 在基座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长短分布为随机分布, 但较长的有机玻璃棒 分布比较靠中心, 较短的有机玻璃棒分布比较靠外圈, 其中取 3 根较长的有机玻璃棒, 在其 上打孔。 0014 所述基座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长短范围在 12mm 62mm, 该有机玻璃棒随机插入 32 个孔

15、内, 插入深度为 10mm ; 所述取 3 根较长的有机玻璃棒, 其长度分别为 58mm、 60mm、 62mm, 在其上打孔的直径为 4mm、 深度为 25mm, 与有机玻璃棒中轴线的角度为 15 度, 打孔后 孔底尖点与有机玻璃棒顶端距离为 37mm。 0015 所述外罩上设有 10 根有机玻璃棒, 其底端固定于外罩上, 其顶端设一个小的凹 坑, 这些凹坑是用于检测的靶点 ; 在外罩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长度比在基座上设的有机玻 璃棒更短, 且在外罩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位置是随机分布的。 0016 所述外罩上设的有机玻璃棒的长度为 10mm。 0017 所述密封盖上面设有 2 个孔, 其中一个孔

16、位于密封盖的中心, 用于穿设连接螺栓 ; 另一个孔是注水孔, 位于中心孔的旁边 ; 该连接螺栓从中心孔内穿出, 在连接螺栓的上部有 一小孔, 将密封圈套入后, 将把手装在连接螺栓上, 再用销固定 ; 该注水孔上设有注水孔螺 丝, 该注水孔螺丝上套上密封圈, 再拧到密封盖上 ; 在密封盖上粘接密封圈, 再将上盖的密 封盖与底座的外罩接触固定。 0018 所述基座中心设一与上盖的连接螺栓配合固定的螺纹孔。 0019 所述头模上设有用于流入液体并灌满头模内部空间的几个孔 ; 在头模的下方设有 2 个用于固定的连接块, 将头模固定在底座的相应位置。 0020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

17、果 : 目前已有精度检测装置只能检 测点配准精度或面配准精度, 本实用新型装置既能检测点配准也能检测面配准精度, 其能 说 明 书 CN 202051814 U CN 202051806 U3/5 页 5 使广大使用者能够知道手术导航系统的精度是如何得出, 以便在使用中规避不必要的风 险 ; 使手术导航精度检测模型能够适应现有的手术情况 ; 使手术导航精度检测模型能够更 加真实的反应手术情况。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 易于加工 ; 尺寸参数在加工后测量获得, 再对计算机中的模型进行补偿, 避免了模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使检测精度更高、 更真 实 ; 能够适用于CT和MRI两种影像学诊断技术,

18、能够适应点配准和面配准两种配准方式, 使 该装置适用的范围更广泛, 能够代表的手术类型更丰富。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4 是是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中头模的结构示意图 ; 0025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在使用中, 配准的取点实 施例示意图 ; 0026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外科手术导航系统

19、定位精度检测装置在使用中探针的结构示 意图。 0027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 0028 1 是底座, 2 是上盖, 3 是头模, 4 是基座, 5、 6 是有机玻璃棒, 7 是外罩, 8 是把手, 9 是密封盖, 10 是密封圈, 11 是连接螺栓, 12 是注水孔螺丝, 13 是销, 14 是密封圈, 15 是连接 块, 16 是孔, 21 是探针手柄, 22 是探针针尖, 23 是反光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其结构如图 1 所示, 其主体 是一个可密封的圆柱体, 由底座 1

20、, 可拆卸的上盖 2, 可拆卸的头模 3 组成。 0031 如图 2 所示, 底座 1 由基座 4、 外罩 7、 有机玻璃棒 5 和有机玻璃棒 6 组成。基座 4 位于底座 1 的底面, 其由不透明的尼龙材料制成, 在基座 4 上挖 32 个直径一定的孔, 用于装 配 32 根作为靶点的有机玻璃棒 ; 在基座 4 中心挖一个直径与连接螺栓 11 一样的螺纹孔, 当装配上盖 2 时, 用连接螺栓 11 拧入该螺纹孔, 拧紧, 将上盖 2 固定。将 32 根长短范围在 12mm62mm的有机玻璃棒5, 随机插入这32个孔内, 插入10mm, 该32根长短不一的有机玻 璃棒5底端固定于基座4上, 顶

21、端做一个小的凹坑, 这些凹坑就是用于检测的靶点。 该32根 长短不一的有机玻璃棒 5 的长短分布为随机分布, 但较长的棒分布比较靠中心, 较短的棒 分布比较靠外圈, 其中取3根长度分别为58mm、 60mm、 62mm的有机玻璃棒, 在其上打孔, 打孔 的直径为4mm、 深度为25mm, 与玻璃棒中轴线的角度为15度, 打孔后孔底尖点与玻璃棒顶端 距离为 37mm, 在将这些有机玻璃棒固定好后, 便可以通过测量得知这 3 个孔的尖点位置和 轴线的方向, 就可以通过这 3 个孔来检测轴线的精度。将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外罩 7 粘 结在基座 4 上 ( 外罩 7 位于底座 1 的侧面 ), 将短的

22、长度为 10mm 的 10 根有机玻璃棒 6 按随 机位置粘在外罩 7 上。10 根有机玻璃棒 6 的底端固定于外罩 7 上, 顶端做一个小的凹坑, 这 些凹坑就是用于检测的靶点。因为这些有机玻璃棒 5 和有机玻璃棒 6 的分布是随机的, 且 说 明 书 CN 202051814 U CN 202051806 U4/5 页 6 考虑到加工中存在误差, 所以, 在模型完成后, 会利用高精度的现代化的测量方式 ( 三坐标 测量仪等 ) 对用于检测的靶点空间位置进行测量, 而后输入计算机, 使计算机内的模型和 实际模型一致。 0032 如图 3 所示, 上盖 2 由密封盖 9、 连接螺栓 11、 注

23、水孔螺丝 12 等组成。密封盖 9 由 透明有机玻璃板制成, 上面打 2 个孔 ( 其中一个孔位于密封盖 9 的中心, 用于穿设连接螺栓 11 ; 另一个孔是注水孔, 位于中心孔的旁边 ), 用于拧紧上盖 2 的连接螺栓 11 从中心的孔内 穿出, 在连接螺栓 11 的上部有一小孔, 将密封圈 14 套入后, 将把手 8 装在连接螺栓 11 上, 再用销 13 固定 ; 位于中心孔旁边的注水孔上设有注水孔螺丝 12, 该注水孔螺丝 12 上套上 密封圈 14, 再拧到密封盖 9 上 ; 最后在密封盖 9 上粘接密封圈 10, 即将上盖 2 下方与下面底 座 1 接触的部位 ( 底座 1 的外罩

24、 7) 也用密封圈将其密封。 0033 如图 4 所示, 头模 3 固定在底座 1 的位置为一定的, 头模 3 由快速原型加工而成, 加工前在头模 3 上开几个孔 16 以便液体能够流入头模 3 灌满头模 3 的内部空间。加工完 后在头模3的下方粘接2个用于固定的连接块15, 使头模3能够固定在底座1的相应位置。 0034 如图 1 所示, 将可拆卸的头模 3 装在底座 1 上, 再将上盖 2 盖上, 将连接螺栓 11 拧 紧, 整个装置就装配完成。 0035 装配完成后, 开始进行精度测试, 包括如下步骤 : 0036 1.在CT扫描的情况下, 在CT扫描前, 在上盖2和底座1的外罩7上随机

25、的贴10 15 个标记点 (marker), 然后等待扫描 ; 在 MRI 扫描的情况下, 在 MRI 扫描前, 将注水孔螺丝 12 拧下, 往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 ( 下面简称模型 ) 中灌满水, 之后将注水孔螺丝 12 重新拧 紧, 在模型上盖 2 和底座 1 的外罩 7 上随机的贴 10 15 个标记点 (marker), 然后等待扫 描 ; 0037 2. 然后将模型横放 ( 如图 5 所示 ), 进行断层影像扫描 (CT 扫描或 MRI 扫描 ), 断 层影像扫描结束后将模型中的水抽出 ; 0038 3. 将断层影像扫描得到的数据, 输入电脑, 利用三维重建软件将断层影像数据重 建成三

26、维模型 ; 0039 4. 数据重建好后, 将该三维数据导入导航软件中, 开始进行配准, 配准方法有 2 种 : 点配准和面配准。 0040 1)点配准 : 如图6所示, 利用探针, 手握探针手柄21, 当探针针尖22点在任一标记 点的中心时, 标记点和探针上安装的反光球 23 都能被红外线空间定位装置识别, 所以在计 算机中也能够看到这一标记点中心和探针针尖 22 的位置, 如果它们的位置不在一起, 则利 用导航软件将这 2 个位置补偿到一起, 按照以上相同的操作, 取 5 个左右标记点, 直至将三 维模型和实际模型在导航软件中配准为止。 0041 2)面配准 : 取下上盖2, 利用探针,

27、在模型的头模3上连续的选取一组点云, 该点云 形成的曲面形状和三维模型中该区域的模型形状是一致的, 将两者配准, 即可将三维模型 和实际模型在导航软件中配准。 0042 5. 配准完成后, 将上盖 2、 头模 3 都取下, 开始进行精度检测 : 在 42 个靶点中选取 一个靶点 P, 用探针针尖 22 点在该靶点 P 凹坑内, 这时, 在导航界面的三个视图 ( 分别表示 空间的三个方向)上就会出现利用十字坐标表示的探针针尖22的位置P , 在导航界面上分 别测量这三个视图中 P 点与 P 点之间的距离, 即可计算出 P 点与 P 点的空间距离, 理论上 说 明 书 CN 202051814 U

28、 CN 202051806 U5/5 页 7 这两个点完全对应, 距离应该为0。 但实际应用中, 由于系统的定位存在一定偏差, 所以这个 距离可能不为 0, 而这个距离值也就是系统对 P 点的定位误差。用上述方法, 逐一测量体模 中 42 个空间定位点的定位误差。 0043 6.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布的正态性检验采用均方根法, 计算 42 个已测量点的误差 的均方根, 得到利用该模型检测出的导航系统的整体精度。 说 明 书 CN 202051814 U CN 202051806 U1/3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51814 U CN 202051806 U2/3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51814 U CN 202051806 U3/3 页 10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51814 U


注意事项

本文(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检测装置.pdf)为本站会员(1**)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