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29401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5.15 CN 102294010 B *CN102294010B* (21)申请号 201110259100.2 (22)申请日 2011.09.05 A61K 36/9068(2006.01) A61P 37/04(2006.01) A61P 2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陈柏炫 地址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梨园办事 处樱桃园北村平房 2 排 11 号 (72)发明人 陈柏炫 陈树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代理人 刘亚宁 吕志杰 . 桂枝加芍药生
2、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 加汤 .张仲景方剂学 .2005,69. 陈佳等 . 小建中汤方证辨析 .江苏中医 药 .2009, 第 41 卷 ( 第 11 期 ),51-53. 刘雁峰等 . 绝经期综合征中药临床应用动 态的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中医临床 版 ) .2005, 第 12 卷 ( 第 02 期 ),28-30. (54) 发明名称 一种扶正消抑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扶正消抑药物及其制作方 法。该药物由下述的原料和配方制作而成 : 西洋 参3g、 赤芍5g、 桂枝7g、 甘草2g、 大枣1g、 枸杞2g、 生姜 1g 和黄芪 10g。其制作方法包括如
3、下步骤 : 1、 将西洋参、 桂枝、 赤芍、 甘草和黄芪研成细末 ; 2、 取大枣、 枸杞、 生姜的汁液 ; 3、 将步骤 1 制成的 细末放入步骤 2 取得的汁液中, 制作成颗粒状 ; 烘 干后, 制作成药片、 胶囊、 冲剂、 煎剂或者药丸。本 发明所述的扶正消抑药物制作工艺简单, 具有补 气养阴、 清热生津、 温通经脉、 平冲降气和扶正气 的功能, 对心悸气短、 倦怠乏力、 自汗、 盗汗、 虚汗、 心神抑郁、 脾气烦躁、 虚热烦倦、 抑郁和妇女更年 期综合症等疗效显著, 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调节阴 阳平衡、 抑制神经紊乱。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尹婷 权利要求书
4、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294010 B CN 102294010 B *CN102294010B* 1/1 页 2 1. 一种扶正消抑药物, 其特征在于 : 该药物由下述的原料和配方制作而成 : 西洋参 3g、 赤芍 5g、 桂枝 7g、 甘草 2g、 大枣 1g、 枸杞 2g、 生姜 1g 和黄芪 10g。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扶正消抑药物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1) 将西洋参、 桂枝、 赤芍、 甘草和黄芪研成细末 ; (2) 取大枣、 枸杞
5、、 生姜的汁液 ; (3) 将步骤 (1) 制成的细末放入步骤 (2) 取得的汁液中, 制作成颗粒状 ; 烘干后, 制作成 药片、 胶囊、 冲剂、 煎剂或者药丸。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94010 B 1/2 页 3 一种扶正消抑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扶正消抑药物及其制作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节奏逐渐加快, 人们的生活、 工作压力也越来越 大。而与此同时, 人们的自身免疫力却越来越差, 抗病能力越来越弱。另一方面, 在生活和 工作的重压之下, 人们往往会出现心悸气短、 倦怠乏
6、力、 自汗、 盗汗、 虚汗、 心神抑郁、 脾气烦 躁、 虚热烦倦、 抑郁等各样症状, 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上述症状更为明显。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调节阴阳平衡、 抑制神经紊乱 的扶正消抑药物。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扶正消抑药物, 其特征在于 : 该药物由下述的原料和配方制作而成 : 西洋参 3g、 赤芍 5g、 桂枝 7g、 甘草 2g、 大枣 1g、 枸杞 2g、 生姜 1g 和黄芪 10g。 0006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痔疮的药方中 : 0007 西洋参 : 性凉, 味甘、 微苦, 归心、 肺、
7、 肾经 ; 具有补气养阴、 清热生津的功效, 主治 气虚阴亏, 内热, 咳喘痰血, 虚热烦倦, 消渴, 口燥咽干。 0008 赤芍 : 性微寒, 味苦, 归肝经 ; 具有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的功效。 0009 桂枝 : 性温, 味辛、 甘, 归心、 肺、 膀胱经 ; 具有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平冲 降气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 脘腹冷痛, 血寒经闭, 关节痹痛, 痰饮, 水肿, 心悸等。 0010 甘草 : 性平, 味甘, 归十二经 ; 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 诸药的功效, 主治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8、, 痈肿疮 毒, 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等。 0011 大枣 : 性温, 味甘, 归脾胃经 ; 含有蛋白质、 脂肪、 醣类、 有机酸、 维生素 A、 维生素 C、 微量钙和多种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 有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缓和药性的功效。 0012 枸杞 : 性平, 味甘, 归肝、 肾经 ; 具有补肾益精、 养肝明目、 补血安神、 生津止渴和润 肺止咳的功效, 主治肝肾阴亏, 腰膝酸软, 头晕, 目眩, 目昏多泪, 虚劳咳嗽, 遗精等。 0013 生姜 : 性温, 味辛, 归肺、 脾、 胃经 ; 具有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解鱼蟹毒、 解药毒的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 头痛, 痰
9、饮, 咳嗽, 胃寒呕吐等。 0014 黄芪 : 性温, 味甘, 归肺、 脾经 ; 具有补气固表、 利尿脱毒、 排脓、 敛疮生肌的功效, 主治气虚乏力, 食少便溏, 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 痈疽难溃, 久溃不敛, 血虚萎黄, 内热消渴等。 0015 上述的各种原料中 : 君药为桂枝, 臣药为西洋参、 黄芪赤芍、 甘草, 左施药为枸杞和 大枣, 引药为生姜。 说 明 书 CN 102294010 B 2/2 页 4 001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扶正消抑药物的制作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17 1、 将西洋参、 桂枝、 赤芍、 甘草和黄芪研成细末 ;
10、0018 2、 取大枣、 枸杞、 生姜的汁液 ; 0019 3、 将步骤 1 制成的细末放入步骤 2 取得的汁液中, 制作成颗粒状 ; 烘干后, 制作成 药片、 胶囊、 冲剂、 煎剂或者药丸。 0020 本发明所述的扶正消抑药物制作工艺简单, 具有补气养阴、 清热生津、 温通经脉、 平冲降气和扶正气的功能, 对心悸气短、 倦怠乏力、 自汗、 盗汗、 虚汗、 心神抑郁、 脾气烦躁、 虚热烦倦、 抑郁和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疗效显著, 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调节阴阳平衡、 抑制 神经紊乱。 002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实施例 : 0023 一种扶正消抑
11、药物, 由下述的原料和配方制作而成 : 西洋参 3g、 赤芍 5g、 桂枝 7g、 甘草 2g、 大枣 1g、 枸杞 2g、 生姜 1g 和黄芪 10g。 0024 上述扶正消抑药物的制作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25 1、 将西洋参、 桂枝、 赤芍、 甘草和黄芪用超微粉碎机研成细度为 120 目以上的细 末 ; 0026 2、 将大枣、 枸杞、 生姜放入中药不锈钢罐或者高压锅内取汁 ; 0027 3、 将步骤 1 制成的细末放入步骤 2 取得的汁液中, 制作成颗粒状 ; 烘干后, 制作成 0.3g 的药片。 0028 该药物也可以制成 0.5g 的胶囊, 还可以制成冲剂、 煎剂或者药丸。 0029 为了证实本发明所述药物的疗效, 以 3 例举证说明本发明所述药物的疗效 : 0030 1、 某女, 53 岁, 潍坊人 ; 病症 : 突发自汗、 盗汗、 虚汗、 心烦意乱、 心悸等 ; 服用该药 物, 五剂痊愈。 0031 2、 某女, 49 岁, 烟台人 ; 病症 : 自汗、 心烦意乱、 神志不安、 易怒、 大发脾气等 ; 服用 该药物, 三剂全愈。 0032 3、 某女, 44 岁, 潍坊人 ; 病症 : 三年前心悸不安、 睡眠不好、 坐立不安、 盗汗、 抑郁、 少言寡语、 不爱劳作等 ; 服用该药物, 十五剂痊愈。 说 明 书 CN 10229401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