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310949.7 (22)申请日 2017.10.12 (73)专利权人 左雄 (上海) 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808 上海市嘉定区澄浏公路52号 39幢2楼J267室 (72)发明人 李正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陈娟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拆洗的炒菜装 置, 包括一底座,
2、 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一隔 板, 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摆放槽, 在所述 摆放槽内配合有可电磁加热的锅体, 在所述摆放 槽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一通孔, 在所述隔板的轴 心位置处具有一轴杆, 该轴杆与所述隔板之间配 合有轴承, 所述轴杆向上延伸至所述通孔的上 方, 在所述底座的内底部、 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 固定有一提供扭矩用的电机, 所述锅体的底部轴 心位置处向上凸起后形成一管部, 在所述管部内 安插有一杆件, 该杆件与所述管部之间间隙配 合, 在所述杆件的上端设置有一帽部, 在所述帽 部的外部处环形设置有多根搅拌杆; 本装置便于 拆洗, 使用更加卫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3、CN 208371503 U 2019.01.15 CN 208371503 U 1.一种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底座, 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一隔 板, 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摆放槽, 在所述摆放槽内配合有可电磁加热的锅体, 在所述 底座的顶部环形设置有多个电磁加热炉, 所述电磁加热炉的加热部分位于所述摆放槽的槽 底, 在所述摆放槽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一通孔, 在所述隔板的轴心位置处具有一轴杆, 该轴 杆与所述隔板之间配合有轴承, 所述轴杆向上延伸至所述通孔的上方, 在所述底座的内底 部、 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固定有一提供扭矩用的电机, 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 在所
4、述轴杆的杆身上固定有从动带轮, 在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配合有传动 带, 所述锅体的底部轴心位置处向上凸起后形成一管部, 所述管部与所述锅体底面接合位 置处圆弧过渡, 所述锅体底面的外圈位置处也采用圆弧过渡, 在所述管部内安插有一杆件, 该杆件与所述管部之间间隙配合, 在所述轴杆的顶部具有多边形的插孔, 所述杆件的下端 具有契合所述插孔用的插杆, 在所述杆件的上端设置有一帽部, 所述帽部上移后可带动所 述插杆脱离所述插孔, 在所述帽部的外部处环形设置有多根搅拌杆, 所述搅拌杆贴合所述 锅体和所述管部的内壁, 在所述搅拌杆的内侧位置处横向设置有辅助搅拌杆, 所述辅助搅 拌杆平行设置有多根
5、, 在所述底座的内底部、 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一提供电力的电 源, 该电源分别连接所述电磁加热炉和所述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座的外部设置有 贯穿至所述隔板下方的散热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 贯穿至所述隔板上方的散热风机, 所述散热风机将隔板上方集聚热热量引导至底座的外 部, 所述散热风机连接所述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锅体的顶部配合有 一锅盖, 该锅盖的顶部具有导出锅体内部气压用的导气管, 在所述锅盖的顶部轴心位置处 螺纹连
6、接有一螺杆, 该螺杆的下端配合有一球形的压块, 当所述螺杆下压时、 所述压块作用 于所述帽部的顶部, 所述螺杆的上端具有手动施力用的手环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带为平带或V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71503 U 2 一种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如今, 越来越多的都市生活的人们不会亲自下厨, 其担心被油烟熏烤, 同时也担心 被热油烫伤, 因此主要以外卖为主, 但是外卖难以保证食品的质量, 部分不法商贩所贩卖的 外卖采用过期食材制作, 容易
7、影响肠胃, 而传统技术中的炒菜机, 其结构较为复杂, 在清洗 时, 搅拌部分与锅子是一体的, 因此清洁较为不便, 同时也不便于将锅内的菜品取出。 0003 基于上述问题, 需要提供一种便于拆洗, 使用更加卫生的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拆洗, 使用更加卫生的易于拆洗 的炒菜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一种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包括一底座, 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一隔板, 在所述 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摆放槽, 在所述摆放槽内配合有可电磁加热的锅体, 在所述底座的顶 部环形设置有多个电磁加热炉, 所
8、述电磁加热炉的加热部分位于所述摆放槽的槽底, 在所 述摆放槽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一通孔, 在所述隔板的轴心位置处具有一轴杆, 该轴杆与所 述隔板之间配合有轴承, 所述轴杆向上延伸至所述通孔的上方, 在所述底座的内底部、 位于 所述隔板的下方固定有一提供扭矩用的电机, 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 在所述 轴杆的杆身上固定有从动带轮, 在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配合有传动带, 所述 锅体的底部轴心位置处向上凸起后形成一管部, 所述管部与所述锅体底面接合位置处圆弧 过渡, 所述锅体底面的外圈位置处也采用圆弧过渡, 在所述管部内安插有一杆件, 该杆件与 所述管部之间间隙配合, 在所述轴杆的顶
9、部具有多边形的插孔, 所述杆件的下端具有契合 所述插孔用的插杆, 在所述杆件的上端设置有一帽部, 所述帽部上移后可带动所述插杆脱 离所述插孔, 在所述帽部的外部处环形设置有多根搅拌杆, 所述搅拌杆贴合所述锅体和所 述管部的内壁, 在所述搅拌杆的内侧位置处横向设置有辅助搅拌杆, 所述辅助搅拌杆平行 设置有多根, 在所述底座的内底部、 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一提供电力的电源, 该电源 分别连接所述电磁加热炉和所述电机。 0007 优选地, 在所述底座的外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隔板下方的散热槽。 0008 优选地, 在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贯穿至所述隔板上方的散热风机, 所述散热风 机将隔板上方集聚热热
10、量引导至底座的外部, 所述散热风机连接所述电源。 0009 优选地, 在所述锅体的顶部配合有一锅盖, 该锅盖的顶部具有导出锅体内部气压 用的导气管, 在所述锅盖的顶部轴心位置处螺纹连接有一螺杆, 该螺杆的下端配合有一球 形的压块, 当所述螺杆下压时、 所述压块作用于所述帽部的顶部, 所述螺杆的上端具有手动 施力用的手环部分。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371503 U 3 0010 优选地, 所述传动带为平带或V带。 0011 本装置在实现做菜时, 通过电机的转动产生扭矩, 通过轴杆将扭矩传递给杆件, 利 用帽部带动搅拌杆实现材料的搅拌, 由于搅拌杆贴合锅体和管部的外壁, 因此可
11、以有效的 避免食材粘锅, 同时在搅拌杆的内侧设置有多根辅助搅拌杆, 可以带动堆叠起来的材料, 使 得材料充分的与调料进行混合, 并且也可以翻动材料, 使得材料的烹煮更加的均匀, 所获得 的菜品更加为美味, 本装置在做菜完成后, 可以直接上提后拆卸锅体, 锅体在拆卸的同时带 动杆件脱离轴杆, 而后上提帽部即可将杆件拆下后进行清理, 清理较为便利, 传统技术中的 搅拌部件通常是不可拆的, 因此清理较为不完整。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可拆卸, 特别是锅体与杆件之间的 可拆卸, 方便将锅体和搅拌杆拆卸后进行清洗, 清洗较为完全, 避免残留, 确保卫生, 减少细 菌的滋生,
12、 同时本装置在使用时, 由于设置有管部, 管部上凸, 因此做菜时的汤汁无法进入 到底座内, 保证底座的清洁卫生, 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 成本较为低廉, 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底座的俯视图; 0016 图3为轴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
13、017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 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 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 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8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 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 除非特别叙 述, 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 即, 除非特别叙述, 每个特征只 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9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易于拆洗的炒菜装置, 包括一底座1, 在所述底座1的 内部设置有一隔板2, 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一摆放槽101, 在所述摆放槽101内配合有 可电磁加热的锅体3, 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环形设置有多个电磁加热
14、炉4, 所述电磁加热炉4 的加热部分位于所述摆放槽101的槽底, 在所述摆放槽101的轴心位置处设置有一通孔102, 在所述隔板2的轴心位置处具有一轴杆5, 该轴杆5与所述隔板2之间配合有轴承(未图示), 所述轴杆5向上延伸至所述通孔102的上方, 在所述底座1的内底部、 位于所述隔板2的下方 固定有一提供扭矩用的电机6, 该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601, 在所述轴杆5的杆 身上固定有从动带轮501, 在所述主动带轮601与所述从动带轮501之间配合有传动带7, 所 述锅体3的底部轴心位置处向上凸起后形成一管部311, 所述管部311与所述锅体3底面接合 位置处圆弧过渡, 所述锅体3底
15、面的外圈位置处也采用圆弧过渡, 在所述管部311内安插有 一杆件8, 该杆件8与所述管部311之间间隙配合, 在所述轴杆5的顶部具有多边形的插孔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371503 U 4 521, 所述杆件8的下端具有契合所述插孔521用的插杆(未图示), 在所述杆件8的上端设置 有一帽部9, 所述帽部9上移后可带动所述插杆脱离所述插孔521, 在所述帽部9的外部处环 形设置有多根搅拌杆901, 所述搅拌杆901贴合所述锅体3和所述管部311的内壁, 在所述搅 拌杆901的内侧位置处横向设置有辅助搅拌杆902, 所述辅助搅拌杆902平行设置有多根, 在 所述底座1的内底部、
16、 位于所述隔板2的下方设置有一提供电力的电源10, 该电源10分别连 接所述电磁加热炉4和所述电机6。 0020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 在所述底座1的外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隔板下 方的散热槽121。 002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 在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贯穿至所述隔板上 方的散热风机131, 所述散热风机131将隔板上方集聚热热量引导至底座的外部, 所述散热 风机连接所述电源。 0022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 在所述锅体3的顶部配合有一锅盖331, 该锅盖 331的顶部具有导出锅体内部气压用的导气管332, 在所述锅盖331的顶部轴心位置处螺纹 连接有一螺杆333
17、, 该螺杆333的下端配合有一球形的压块334, 当所述螺杆333下压时、 所述 压块334作用于所述帽部9的顶部, 所述螺杆333的上端具有手动施力用的手环部分335。 0023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 所述传动带7为平带。 0024 本装置在实现做菜时, 通过电机的转动产生扭矩, 通过轴杆将扭矩传递给杆件, 利 用帽部带动搅拌杆实现材料的搅拌, 由于搅拌杆贴合锅体和管部的外壁, 因此可以有效的 避免食材粘锅, 同时在搅拌杆的内侧设置有多根辅助搅拌杆, 可以带动堆叠起来的材料, 使 得材料充分的与调料进行混合, 并且也可以翻动材料, 使得材料的烹煮更加的均匀, 所获得 的菜品更加为美
18、味, 本装置在做菜完成后, 可以直接上提后拆卸锅体, 锅体在拆卸的同时带 动杆件脱离轴杆, 而后上提帽部即可将杆件拆下后进行清理, 清理较为便利, 传统技术中的 搅拌部件通常是不可拆的, 因此清理较为不完整。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可拆卸, 特别是锅体与杆件之间的 可拆卸, 方便将锅体和搅拌杆拆卸后进行清洗, 清洗较为完全, 避免残留, 确保卫生, 减少细 菌的滋生, 同时本装置在使用时, 由于设置有管部, 管部上凸, 因此做菜时的汤汁无法进入 到底座内, 保证底座的清洁卫生, 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 成本较为低廉, 适合推广使用。 0026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371503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8371503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8371503 U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