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679846.1 (22)申请日 2016.08.1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26341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7.01.04 (73)专利权人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址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和 畅七路西86号 (72)发明人 李积忠 李晨阳 巫春雄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304 代理人 孙伟峰 武岑飞 (51)Int.Cl. A45C 11/00(2006.01)
2、 审查员 沈婷婷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设备套件及其智能设备保护套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设备保护套包括后 壳和与盖板, 盖板内设有薄膜开关, 盖板的外端 面上设有与薄膜开关的面板层上的按键部分位 置相对应的按键窗口, 上述薄膜开关的下层线路 层的引出线由盖板的内部引出, 在薄膜开关的下 层线路层的引出线上设有弹簧顶针连接器; 智能 设备上设有插孔, 上述智能设备的机身内设有与 智能设备处理器的GPIO脚连接的顶针基座, 顶针 基座的触点裸露在插孔的后端内。 本发明还公开 了一种智能设备套件包括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 上的上述的智能设备保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 通过在盖板内设置薄
3、膜开关, 经弹簧顶针连接器 与设于智能设备机身后端面上的顶针基座连接, 实现与智能设备的连接, 实现在不需要翻开盖板 的同时能够单手进行操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106263411 B 2018.06.01 CN 106263411 B 1.一种智能设备保护套, 包括后壳(1)和与后壳(1)的一侧边缘连接的盖板(2),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盖板(2)内设有薄膜开关(3), 在盖板(2)的外端面上设有与薄膜开关(3)的面板 层上的按键部分位置相对应的按键窗口(4), 上述薄膜开关(3)的下层线路层的引出线(10) 由盖板(2)的内部引出, 在薄膜开关(3)的下层线路层的
4、引出线(10)上设有弹簧顶针连接器 (5); 在智能设备上与弹簧顶针连接器(5)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供弹簧顶针连接器(5)的顶针 插入的插孔(6), 上述智能设备的机身内、 位于插孔(6)处设有与智能设备处理器的GPIO脚 连接的顶针基座(7), 顶针基座(7)的触点裸露在插孔(6)的后端内; 所述薄膜开关(3)的下层线路层的引出线(10)由盖板(2)的内部引出至后壳(1)的边缘 处, 弹簧顶针连接器(5)固定在盖板(2)的边缘上; 插孔(6)设于智能设备的机身侧边与弹簧 顶针连接器(5)位置相对应处, 顶针基座(7)设于智能设备的机身内与插孔(6)位置相对应 处; 或者所述薄膜开关(3)的下层线
5、路层的引出线(10)由盖板(2)的内部引出至后壳(1)的 内端面上, 弹簧顶针连接器(5)固定在后壳(1)的内端面上; 插孔(6)设于智能设备的后盖与 弹簧顶针连接器(5)位置相对应处, 顶针基座(7)设于智能设备的机身内与插孔(6)位置相 对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开关(3)的面板层上 的按键部分包括数字0-9键、 *号键、 #号键以及拨号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2)上设有屏幕观察 口(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设备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观察口(8)中设有透 明的保护板(9)。
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设备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2)包括面层和底层, 按键窗口(4)设于面层上, 薄膜开关设于面层与底层之间, 屏幕观察口(8)设于面层以及底 层上, 保护板(9)的四周边缘设于屏幕观察口(8)四周的盖板(2)面层与底层之间。 6.一种智能设备套件, 包括智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设备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保护套, 所述后壳(1)与智能设备的后端面相适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套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设备的边框与后壳(1) 的四周向上延伸的边缘紧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设备套件, 其特征在于:
7、 所述智能设备与后壳(1)之间通 过磁吸式结构相互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263411 B 2 一种智能设备套件及其智能设备保护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设备周边产品, 特别是一种智能设备套件及其智能设备保 护套。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智能设备(如手机、 平板等待显示屏的电子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更轻、 更 薄、 更大显示屏幕的产品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 这些产品在满足以上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带 来一系列问题。 轻薄的大屏智能手机始终被这些问题困扰: 1.屏幕易碎易刮花; 2.难以单手 操作; 3.散热不良。 此三大问题致使用户体验不佳, 后来
8、市场上开始出现手机保护套, 一定 程度上解决了易碎易刮花的问题, 但是5寸以上大屏智能手机需要双手配合打开保护套, 然 后按电源键、 解锁屏幕才能进行操作, 甚为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套件及其智能设备保护套,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是在保护智能设备的同时, 能够单手方便快捷地操作, 而且结构简单。 0004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保护套, 包括后壳和与后壳的一侧边 缘连接的盖板, 所述盖板内设有薄膜开关, 在盖板的外端面上设有与薄膜开关的面板层上 的按键部分位置相对应的按键窗口, 上述薄膜开关的下层线路层的引出线由盖板的内部引 出, 在薄膜开关
9、的下层线路层的引出线上设有弹簧顶针连接器; 在智能设备上与弹簧顶针 连接器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供弹簧顶针连接器的顶针插入的插孔, 上述智能设备的机身内、 位于插孔处设有与智能设备处理器的GPIO脚连接的顶针基座, 顶针基座的触点裸露在插孔 的后端内。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薄膜开关的面板层上的按键部分包括数字0-9键、 *号键、 #号键以 及拨号键。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盖板上设有屏幕观察口。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屏幕观察口中设有透明的保护板。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盖板包括面层和底层, 按键窗口设于面层上, 薄膜开关设于面层与 底层之间, 屏幕观察口设于面层以及底层上, 保护
10、板的四周边缘设于屏幕观察口四周的盖 板面层与底层之间。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薄膜开关的下层线路层的引出线由盖板的内部引出至后壳的边缘 处, 弹簧顶针连接器固定在盖板的边缘上; 插孔设于智能设备的机身侧边与弹簧顶针连接 器位置相对应处, 顶针基座设于智能设备的机身内与插孔位置相对应处。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薄膜开关的下层线路层的引出线由盖板的内部引出至后壳的内端 面上, 弹簧顶针连接器固定在后壳的内端面上; 插孔设于智能设备的后盖与弹簧顶针连接 器位置相对应处, 顶针基座设于智能设备的机身内与插孔位置相对应处。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套件, 包括智能设
11、备, 所述智能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263411 B 3 备上设有上述的智能设备保护套, 所述后壳与智能设备的后端面相适配连接。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智能设备的边框与后壳的四周向上延伸的边缘紧密贴合。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智能设备与后壳之间通过磁吸式结构相互连接。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通过在盖板内设置薄膜开关, 经设于后壳上的弹簧顶针 连接器与设于智能设备机身后端面上的顶针基座连接, 实现与智能设备的连接, 从而能够 进行按键操作, 实现在不需要翻开盖板的同时能够单手进行操作, 不仅方便快捷, 而且结构 简单, 特别适合屏幕尺寸大于5英寸的智能设
12、备使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1-1是本发明盖板的剖视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保护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顶针基座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智能设备与保护套的安装示意图。 0020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智能设备与保护套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如图1、 图1-1、 图2以及图3所示, 本发明的智能设备保护套包括后壳1和与后壳1的 一侧边缘连接的盖板2, 盖板2包括面层和底层, 在盖板2的面层与底层之间设有薄膜
13、开关3, 在盖板2的面层上设有与薄膜开关3面板层上的按键部分位置相对应的按键窗口4, 该薄膜 开关3的下层线路层的引出线10由盖板2的面层与底层之间引出, 在薄膜开关3的下层线路 层的引出线10上设有弹簧顶针连接器(POGO PIN连接器)5; 在智能设备上与弹簧顶针连接 器5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供弹簧顶针连接器5的顶针插入的插孔6, 插孔6的数量与弹簧顶针连 接器5的顶针数量相等, 而智能设备的机身内、 位于插孔6处设有与智能设备处理器的GPIO 脚连接的顶针基座7, 顶针基座7的触点裸露在插孔6的后端内; 盖板2上设有贯通面层以及 底层的屏幕观察口8, 屏幕观察口8中设有透明的保护板9, 保护
14、板9的四周边缘设于屏幕观 察口8四周的盖板2的面层与底层之间, 保护板9与盖板2的固定方式采用现有的粘接方式连 接; 薄膜开关3的面板层上的按键部分包括数字0-9键、 *号键、 #号键以及拨号键, 按键部分 的排布方式与现有手机拨号界面中的数字0-9键、 *号键、 #号键以及拨号键的排布方式相 同。 0023 如图3和图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薄膜开关3的下层线路层的引出线10延伸至 后壳1的内端面上(与智能设备相对的一端端面), 弹簧顶针连接器5固定在后壳1的内端面 上, 插孔6设于智能设备的后盖与弹簧顶针连接器5位置相对应处, 顶针基座7设于智能设备 的机身内与插孔6位置相对应处。 0
15、024 如图5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薄膜开关3的下层线路层的引出线10由盖板2的面 层与底层之间引出至后壳1的边缘处, 弹簧顶针连接器5固定在盖板2的边缘上; 插孔6设于 智能设备的机身侧边与弹簧顶针连接器5位置相对应处, 顶针基座7设于智能设备的机身内 与插孔6位置相对应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263411 B 4 0025 如图4所示, 本发明的智能设备套件, 包括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上设有上述结构的 智能设备保护套, 智能设备保护套的后壳1与智能设备的后端面相适配连接。 0026 智能设备的边框与后壳的四周向上延伸的边缘紧密贴合或者采用磁吸式结构实 现两者相互连
16、接, 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2和图3所示, 在后壳1上设有一个第一磁铁11, 智能设 备内或智能设备后盖表面上设有磁极与第一磁铁11磁极相反的第二磁铁12, 通过两者的磁 力吸附作用, 实现了智能设备与智能设备保护套的快速连接。 0027 本发明具有在保护智能设备的同时, 能够在不打开盖板的前提下对智能设备进行 操作, 解决了屏幕尺寸过大的操作问题。 0028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 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在此进行形式和 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263411 B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106263411 B 6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106263411 B 7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106263411 B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106263411 B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106263411 B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