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601569.9 (22)申请日 2017.11.24 (73)专利权人 浙江军威警用物资有限公司 地址 325105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 千石工业区5号 (72)发明人 许剑翩 覃玉枝 金道忠 (51)Int.Cl. A43B 7/08(2006.01) A43B 7/00(2006.01) A43B 13/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透气鞋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气鞋, 其技术方案 要点包括鞋底, 所述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
2、 所述 中底连接有鞋面, 所述中底与鞋面之间设置有鞋 垫, 所述鞋垫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所述中底具 有弹性, 所述中底朝向鞋垫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与 透气孔对应的储气槽。 当人脚踩下时中底受压而 形变, 使得储气槽内的空间减小, 储气槽内的空 气从而往外流出。 当人脚抬起时中底恢复形变, 储气槽内的空间增大, 从而形成负压差, 使得新 鲜的空气能够沿着透气孔进入储气槽。 因此在人 行走的过程中中底能够使鞋内空气不断流动, 从 而大大增加鞋子的透气性, 并且整个透气的结构 不会影响鞋底的防水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7653675 U 2018.07.27 CN 207
3、653675 U 1.一种透气鞋, 包括鞋底(1), 所述鞋底(1)包括大底(11)和中底(12), 所述中底(12)连 接有鞋面(2), 所述中底(12)与鞋面(2)之间设置有鞋垫(3), 所述鞋垫(3)上设置有若干透 气孔(31),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底(12)具有弹性, 所述中底(12)朝向鞋垫(3)的端面设置有 若干与透气孔(31)对应的储气槽(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鞋,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孔(31)位于鞋垫(3)外沿, 所述 储气槽(121)位于中底(12)外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鞋, 其特征在于: 所有所述储气槽(121)朝大底(11)共同 连通
4、有容纳腔(122), 所述容纳腔(122)内设置有气囊(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气鞋,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面(2)设置有若干出气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气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孔(21)位于鞋面(2)前掌处外 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气鞋,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面(2)于出气孔(21)处朝向中底 (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鞋,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底(12)脚跟处设置有按摩槽 (123), 所述按摩槽(123)内设置有按摩块(6), 所述按摩块(6)朝向鞋面(2)的一侧固定连接 有若干球状的凸起(61)
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透气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块(6)背离鞋面(2)的一侧 固定连接有若干球状的凸起(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透气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槽(123)内设置有两个按 摩块(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透气鞋, 其特征在于: 两个按摩块(6)之间通过连接带 (7)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653675 U 2 一种透气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 特别涉及一种透气鞋。 背景技术 0002 鞋子, 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 在人类文明史前期多为草鞋、 布鞋, 如今多为皮鞋、 运
6、动鞋。 鞋子的功能依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而多种多样, 其中透气、 防滑等功 能最为重要。 0003 公开号为CN10188444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透气鞋, 包括鞋底、 鞋面和鞋 垫, 所述鞋垫上分布有透气孔, 鞋垫与鞋底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蜂巢形透气网布, 所述鞋底的 跟部设置有弹性气囊, 弹性气囊连接有若干气道, 至少一条气道向鞋底的前掌部分延伸, 其 出口与蜂巢形透气网布的网孔相通, 至少一条气道的出口与鞋底外部大气连接, 所述鞋面 为由至少两层植物鞣革组成的结构。 本发明与传统的产品相比, 具有环保、 透气、 穿着舒适、 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04 上述环保透气鞋的透气功能主要鞋垫的
7、透气孔和鞋底的气道实现, 但由于其中一 条气道的出口与鞋底外部大气连接, 因此鞋底的防水性大大降低, 无法在积水路面行走, 具 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鞋, 能够在保证鞋底防水 性的条件下增加鞋内的透气性。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透气鞋, 包括鞋底, 所述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 所述中底连接有鞋面, 所述中 底与鞋面之间设置有鞋垫, 所述鞋垫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所述中底具有弹性, 所述中底朝 向鞋垫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与透气孔对应的储气槽。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人脚踩下
8、时中底受压而形变, 使得储气槽内的空间减 小, 储气槽内的空气从而往外流出。 当人脚抬起时中底恢复形变, 储气槽内的空间增大, 从 而形成负压差, 使得新鲜的空气能够沿着透气孔进入储气槽。 因此在人行走的过程中中底 能够使鞋内空气不断流动, 从而大大增加鞋子的透气性, 并且整个透气的结构不会影响鞋 底的防水性。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透气孔位于鞋垫外沿, 所述储气槽位于中底外沿。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便于人脚抬起时外界的空气从人脚与鞋垫之间的缝隙进 入透气孔, 从而便于空气进入储气槽, 使得空气的流动性加强。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有所述储气槽朝
9、大底共同连通有容纳腔, 所述容纳 腔内设置有气囊。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人脚踩下时气囊内的空气沿着储气槽挤出, 人脚抬起时 气囊产生吸力, 将新鲜的空气吸入, 使得中底的储气量大大增加, 从而增加鞋内空气的流通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7653675 U 3 量, 提高鞋子的透气性。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鞋面设置有若干出气孔。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鞋内的空气能够从出气孔处排出, 避免鞋内空气仅能从 鞋面开口处排出时排气量较小的问题, 使得鞋子的透气性增加。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出气孔位于鞋面前掌处外沿。 0016
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人的行走过程中一般脚跟先落地, 前掌随后落地, 因此气 囊内大部分的气体先朝前掌处移动, 接着人脚落地后从储气槽中排出, 然后从出气孔中排 出。 该出气孔位置的设置符合人体运动学的原理, 大大提高鞋子的透气性。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鞋面于出气孔处朝向中底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 透气膜。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使得空气能够从出气孔处通过, 但水流无法通过, 从而避 免下雨天行走时雨水从出气孔处进入鞋内的麻烦。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中底脚跟处设置有按摩槽, 所述按摩槽内设置有 按摩块, 所述按摩块朝向鞋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
11、干球状的凸起。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人行走的过程中凸起不断挤压人脚, 加速人脚的血液循 环, 起到按摩作用, 利于人体健康。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按摩块背离鞋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球状的凸 起。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按摩块通过凸起挤压按摩槽槽底, 使得按摩块相对中底 的能够进行活动, 从而增大按摩块对于人脚的刺激范围, 增强按摩效果。 002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按摩槽内设置有两个按摩块。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两个按摩块相向一侧的凸起能够卡入彼此之间的缝隙, 使得按摩块受到挤压后缩回, 避免按摩块硌到人脚。 0025 本
12、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两个按摩块之间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接。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两者连为一体, 使得按摩块从按摩槽内移出所需要的作 用力增大, 避免为了倒出鞋内石头而倒转鞋子时靠近按摩槽开口的按摩块掉出的麻烦。 0027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 1.通过储气槽的设置, 使得鞋子的透气性大大增加并且不会对鞋底的防水性造成 影响; 0029 2.通过按摩块的设置, 使得人体行走时血液循环加快, 有利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31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0032 图3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33
13、图4是图2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34 附图标记说明: 1、 鞋底; 11、 大底; 12、 中底; 121、 储气槽; 122、 容纳腔; 123、 按摩槽; 2、 鞋面; 21、 出气孔; 3、 鞋垫; 31、 透气孔; 4、 气囊; 5、 防水透气膜; 6、 按摩块; 61、 凸起; 7、 连接 带。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7653675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 一种透气鞋, 如图1、 图2所示, 包括鞋底1、 鞋垫3和鞋面2, 鞋底1包括用于与地面接 触的大底11和与鞋面2连接的中底12。 鞋垫3上设置有
14、若干圆形的透气孔31, 便于空气穿过 鞋垫3。 中底12朝向鞋面2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与透气孔31对应的储气槽121, 使得空气穿过鞋 垫3后能够存储在储气槽121内。 中底12具有弹性, 当人脚踩下时中底12受压而形变, 使得储 气槽121内的空间减小, 储气槽121内的空气从而往外流出。 当人脚抬起时中底12恢复形变, 储气槽121内形成负压差, 从而将外界新鲜的空气吸入。 空气一进一出的动态过程之下大大 增加鞋底1的透气性, 并且空气流动时能够将鞋内的湿气带走, 使得鞋内始终保持干爽, 提 高穿着的舒服性。 同时, 整个用于提高鞋子透气性的结构不会对鞋子的防水性造成影响。 0037 如图1所
15、示, 为了增加鞋子的透气性, 透气孔31位于鞋垫3外沿, 与透气孔31对应的 储气槽121位于中底12外沿, 使得人脚对于空气流动造成的影响大大减弱, 便于人脚抬起时 外界的空气从人脚与鞋垫3之间的缝隙进入透气孔31, 紧接着在进入储气槽121。 0038 如图2、 图3所示, 所有储气槽121朝大底11方向共同连通有容纳腔122, 容纳腔122 内设置有气囊4。 人脚踩下时气囊4受压而形变, 其内的空气沿着储气槽121挤出, 人脚抬起 时气囊4产生吸力, 将新鲜的空气吸入, 使得中底12的储气量大大增加, 从而增加鞋内空气 的流通量, 提高鞋子的透气性。 0039 如图1 所示, 由于鞋内的
16、空气仅能从鞋面2开口处排出时人脚占据了大部分的空 间, 使得出气量较小, 不利于鞋子内部空气的流动, 因此鞋面2设置有若干出气孔21, 使得鞋 内的空气能够从出气孔21处排出, 增加鞋子的透气性。 由于人的行走过程中一般脚跟先落 地, 前掌随后落地, 因此气囊4内大部分的气体先朝前掌处移动, 接着人脚落地后从储气槽 121中排出, 然后从出气孔21中排出。 出气孔21位于前掌处外沿, 其位置符合人体运动学的 原理, 便于空气的排出, 大大提高鞋子的透气性。 0040 如图2、 图4所示, 由于出气孔21的设置, 雨水天气时水珠容易从出气孔21处进入鞋 内, 使得鞋内潮湿, 影响穿着的舒适感,
17、因此鞋面2于出气孔21处朝向中底12的一侧固定连 接有防水透气膜5, 使得空气能够从出气孔21处通过, 但水流无法通过, 增加鞋子的防水性。 0041 如图2、 图3所述, 为了增加鞋子的按摩性, 中底12脚跟处设置有按摩槽123, 按摩槽 123内设置有圆盘状的按摩块6, 按摩块6朝向鞋面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球状的凸起61。 人行走的过程中凸起61能够不断挤压人脚, 加速人脚的血液循环, 起到按摩作用, 利于人体 健康。 按摩块6朝向大底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球状的凸起61, 按摩块6通过凸起61挤压 按摩槽123槽底, 使得按摩块6相对中底12的能够进行活动, 从而增大按摩块6对于人脚
18、的刺 激范围, 增强按摩效果。 0042 如图2、 图3所示, 为了避免按摩块6硌到脚, 按摩槽123内设置有两个按摩块6, 使得 两个按摩块6相向的凸起61能够卡入彼此之间的缝隙, 使得按摩块6缩回按摩槽123, 但始终 对于人脚有作用力。 为了倒出鞋内石头等情况而需要倒转鞋子时, 由于靠近按摩槽123开口 的按摩块6容易从按摩槽123内掉出, 因此两个按摩块6之间通过连接带7固定连接, 将两个 按摩块6连为一体, 使得按摩块6从按摩槽123内移出所需要的作用力增大。 004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7653675 U 5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7653675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7653675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7653675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7653675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7653675 U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