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pdf

  • 资源ID:7344254       资源大小:362.8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51546.7 (22)申请日 2017.08.02 (71)申请人 广西南宁东能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 司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 区科园东五路4号工业园3号 (72)发明人 汪任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530 代理人 赵永强 (51)Int.Cl. A01G 25/09(2006.01) A01G 25/16(2006.01) A01M 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2、(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包 括喷灌壳体以及设置在喷灌壳体顶部的喷灌箱, 喷灌箱下方的喷灌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 第一腔 室内顶壁转接有第一锥状轮, 第一锥状轮顶部固 定设有向上伸延段穿过第一腔室内顶壁且转接 的拌和轴, 第一腔室下方的喷灌壳体内设有左右 伸延设置的第二腔室, 第二腔室左侧伸延末梢互 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滑接腔, 第一滑接腔 顶部伸延段位于第一腔室的左侧相对位置, 第一 腔室左侧内壁与第二腔室顶部伸延段内的右侧 内壁之间转接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一转接轴; 本 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使用寿命强, 自动化程 度高, 提高了喷灌的工作效率以及喷灌质量。

3、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07836330 A 2018.03.27 CN 107836330 A 1.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包括喷灌壳体以及设置在喷灌壳体顶部的喷灌箱, 其特 征在于: 喷灌箱下方的喷灌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 第一腔室内顶壁转接有第一锥状轮, 第一 锥状轮顶部固定设有向上伸延段穿过第一腔室内顶壁且转接的拌和轴, 第一腔室下方的喷 灌壳体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二腔室, 第二腔室左侧伸延末梢互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 第一滑接腔, 第一滑接腔顶部伸延段位于第一腔室的左侧相对位置, 第一腔室左侧内壁与 第二腔室顶部伸延段内的右侧内壁之间转接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一转

4、接轴, 第一转接轴左 侧伸延末梢探到第一滑接腔内, 第一转接轴右侧伸延末梢探到第一腔室内, 第一转接轴左 右两侧末梢均固定设有第二锥状轮, 第一腔室内第二锥状轮与第一锥状轮左端咬合连接, 第二腔室右侧伸延末梢互通设有向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滑接腔, 第一滑接腔内滑接有第一滑 接块, 第二滑接腔内设有第二滑接块, 第二腔室内部中间位置与前后内壁转接的第二转接 轴, 第二转接轴固定设有向左右两侧伸延设置的连接杆, 连接杆左右两侧末梢均设有导接 杆, 左右两侧导接杆上均滑接有滑接套, 左右两侧滑接套离开导接杆一侧分别与第一滑接 块前端以及与第二滑接块前端转接, 连接杆中间底部位置固定设有向下伸延的转换杆,

5、 转 换杆内设有导接滑接槽, 转换杆底部配合连接有转换装置, 第二滑接腔上方的喷灌壳体内 设有截流装置, 第二滑接腔内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缓冲软垫, 喷灌壳体顶面设置有灯座, 灯座 上设置有光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灌箱左侧的所 述喷灌壳体顶部设有喷灌驱动装置, 所述喷灌箱右侧的所述喷灌壳体顶部设有泵体, 所述 喷灌驱动装置包括底端与所述喷灌壳体顶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输送管, 所述第一输送管左 端面设有喷灌头, 所述第一输送管右端设有第一连接部, 所述泵体顶部设有第二连接部, 所 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二输送管。 3.根据权利要

6、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拌和轴顶部伸延 段探到所述喷灌箱内且末梢与所述喷灌箱内顶壁转接, 所述喷灌箱内的所述拌和轴外表面 设有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室左侧内 顶壁设有第一内凹面, 所述第二腔室右侧内底壁设有第二内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接块顶端 面内设有拌和驱动装置, 所述拌和驱动装置顶端面配合连接有探到所述第一滑接块顶端面 外且用以与所述第一滑接腔内的所述第二锥状轮咬合连接的第三锥状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其特征在

7、于: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设 置在所述第二转接轴下方的所述第二腔室内底壁内的滑接槽, 所述滑接槽内左右伸延设置 螺状杆, 所述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导接驱动块, 所述螺状杆左侧伸延末梢与所述滑 接槽左侧内壁转接, 所述螺状杆右侧伸延末梢与转换驱动装置配合连接, 所述转换驱动装 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滑接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所述导接驱动块顶部固定设有向上伸 延设置的驱动杆, 所述驱动杆顶部伸延段探到所述第二腔室内且顶部前端固定设有探到所 述导接滑接槽内且滑接的滑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截流装置包括设 置在所述第二滑接腔顶部且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滑

8、接槽, 所述第一滑接槽内底部与所述第 二滑接腔内顶部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滑接槽内滑接有截流块, 所述截流块底部末梢与所述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836330 A 2 第二滑接块顶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接槽左侧的所述喷灌壳体内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 第一导出管, 所述第一导出管顶部伸延末梢与所述喷灌箱内底部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滑接 槽右侧的所述喷灌壳体内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导出管, 所述第二导出管顶部伸延末梢 与所述泵体底部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导出管底部伸延末梢与所述第二导出管底部伸延末梢 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滑接槽且互通设置的第三导出管, 所述截流块顶部内设有过道

9、 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控装置包括固 定设置在所述灯座顶部右侧的光控器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灯座左侧面顶部的灯体, 所述光控 器和所述灯体电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836330 A 3 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喷灌领域, 具体是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背景技术 0002 水资源是宝贵的, 尤其在雨水不充沛的缺水地区, 在这些地方, 农业灌溉需要严格 遵守节水的原则进行, 以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原有的粗放式灌溉早已不适应现代需求, 精细 化管理成为发展方向, 这其中滴灌尤其节水, 但是

10、其设备投入大, 成本高, 而喷灌成本较低 且较为节水, 现有的喷罐车采用机油驱动, 不太环保, 且喷罐车内不具有拌合功能, 当需要 向水中加药剂时, 无法实现自动拌合, 导致溶液浓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其能够解决上述现 在技术中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包括 喷灌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喷灌壳体顶部的喷灌箱, 所述喷灌箱下方的所述喷灌壳体内设有 第一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内顶壁转接有第一锥状轮, 所述第一锥状轮顶部固定设有向上伸 延段穿过所述第一腔室内顶壁且转接的拌和轴,

11、所述第一腔室下方的所述喷灌壳体内设有 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二腔室, 所述第二腔室左侧伸延末梢互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滑接 腔, 所述第一滑接腔顶部伸延段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左侧相对位置, 所述第一腔室左侧内 壁与所述第二腔室顶部伸延段内的右侧内壁之间转接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一转接轴, 所述 第一转接轴左侧伸延末梢探到所述第一滑接腔内, 所述第一转接轴右侧伸延末梢探到所述 第一腔室内, 所述第一转接轴左右两侧末梢均固定设有第二锥状轮, 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 锥状轮与所述第一锥状轮左端咬合连接, 所述第二腔室右侧伸延末梢互通设有向下伸延设 置的第二滑接腔, 所述第一滑接腔内滑接有第一滑接块, 所述第二滑接

12、腔内设有第二滑接 块, 所述第二腔室内部中间位置与前后内壁转接的第二转接轴, 所述第二转接轴固定设有 向左右两侧伸延设置的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左右两侧末梢均设有导接杆, 左右两侧所述导 接杆上均滑接有滑接套, 左右两侧所述滑接套离开所述导接杆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接块 前端以及与所述第二滑接块前端转接, 所述连接杆中间底部位置固定设有向下伸延的转换 杆, 所述转换杆内设有导接滑接槽, 所述转换杆底部配合连接有转换装置, 所述第二滑接腔 上方的所述喷灌壳体内设有截流装置, 所述第二滑接腔内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缓冲软垫, 所 述喷灌壳体顶面设置有灯座, 所述灯座上设置有光控装置。 0005 作为优选地技

13、术方案, 所述喷灌箱左侧的所述喷灌壳体顶部设有喷灌驱动装置, 所述喷灌箱右侧的所述喷灌壳体顶部设有泵体, 所述喷灌驱动装置包括底端与所述喷灌壳 体顶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输送管, 所述第一输送管左端面设有喷灌头, 所述第一输送管右 端设有第一连接部, 所述泵体顶部设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 间设有第二输送管。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7836330 A 4 0006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拌和轴顶部伸延段探到所述喷灌箱内且末梢与所述喷 灌箱内顶壁转接, 所述喷灌箱内的所述拌和轴外表面设有叶片。 0007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第二腔室左侧内顶壁设有第一

14、内凹面, 所述第二腔室 右侧内底壁设有第二内凹面。 0008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滑接块顶端面内设有拌和驱动装置, 所述拌和驱 动装置顶端面配合连接有探到所述第一滑接块顶端面外且用以与所述第一滑接腔内的所 述第二锥状轮咬合连接的第三锥状轮。 0009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轴下方的所述第二 腔室内底壁内的滑接槽, 所述滑接槽内左右伸延设置螺状杆, 所述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 接有导接驱动块, 所述螺状杆左侧伸延末梢与所述滑接槽左侧内壁转接, 所述螺状杆右侧 伸延末梢与转换驱动装置配合连接, 所述转换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滑接槽右侧内壁 内且固定连接,

15、 所述导接驱动块顶部固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驱动杆, 所述驱动杆顶部伸 延段探到所述第二腔室内且顶部前端固定设有探到所述导接滑接槽内且滑接的滑接头。 0010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截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接腔顶部且向上伸延 设置的第一滑接槽, 所述第一滑接槽内底部与所述第二滑接腔内顶部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 滑接槽内滑接有截流块, 所述截流块底部末梢与所述第二滑接块顶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 一滑接槽左侧的所述喷灌壳体内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导出管, 所述第一导出管顶部伸 延末梢与所述喷灌箱内底部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滑接槽右侧的所述喷灌壳体内设有上下伸 延设置的第二导出管, 所述第二导出管

16、顶部伸延末梢与所述泵体底部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 导出管底部伸延末梢与所述第二导出管底部伸延末梢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滑接槽且 互通设置的第三导出管, 所述截流块顶部内设有过道孔。 0011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光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灯座顶部右侧的光控器 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灯座左侧面顶部的灯体, 所述光控器和所述灯体电连接, 当环境亮度不 佳时, 所述光控器感知到后将信号传给所述灯体并控制所述灯体亮起。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滑接腔内滑接第一滑接块, 第二滑接腔内设第二滑接块, 第二腔室内部中 间位置与前后内壁转接的第二转接轴, 第二转接轴固定设向左右两侧伸延设置的

17、连接杆, 连接杆左右两侧末梢均设导接杆, 左右两侧导接杆上均滑接滑接套, 左右两侧滑接套离开 导接杆一侧分别与第一滑接块前端以及与第二滑接块前端转接, 连接杆中间底部位置固定 设向下伸延的转换杆, 转换杆内设导接滑接槽, 转换杆底部配合连接转换装置, 第二滑接腔 上方的喷灌壳体内设截流装置,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拌和工作的传动工作以及截流装置开启 和关闭工作, 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率, 减少人工操作, 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0013 2.通过转换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转接轴下方的第二腔室内底壁内的滑接槽, 滑接 槽内左右伸延设置螺状杆, 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导接驱动块, 螺状杆左侧伸延末梢与 滑接槽左侧内

18、壁转接, 螺状杆右侧伸延末梢与转换驱动装置配合连接, 转换驱动装置外表 面设置于滑接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导接驱动块顶部固定设向上伸延设置的驱动杆, 驱动杆顶部伸延段探到第二腔室内且顶部前端固定设探到导接滑接槽内且滑接的滑接头,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三锥状轮与第二锥状轮离合控制以及截流装置的开启和闭合工作, 提 高了自动控制率, 减少人工操作, 提高了使用效率。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107836330 A 5 0014 3.通过截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滑接腔顶部且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滑接槽, 第一 滑接槽内底部与第二滑接腔内顶部互通设置, 第一滑接槽内滑接有截流块, 截流块底部末

19、梢与第二滑接块顶端面固定连接, 第一滑接槽左侧的喷灌壳体内设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导 出管, 第一导出管顶部伸延末梢与喷灌箱内底部互通设置, 第一滑接槽右侧的喷灌壳体内 设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导出管, 第二导出管顶部伸延末梢与泵体底部互通设置, 第一导出 管底部伸延末梢与第二导出管底部伸延末梢之间连接穿过第一滑接槽且互通设置的第三 导出管, 截流块顶部内设过道孔, 从而实现开启供应喷灌水以及闭合停止供应喷灌水工作, 提高喷灌操控效率。 0015 4.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能实现自动控制拌和工作的离合连接以及供应喷 灌水的开启和闭合工作, 减少损耗, 提高使用寿命, 同时, 能实现持续控制拌和

20、工作, 自动化 程度高, 提高了喷灌的工作效率以及喷灌质量。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易于说明, 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喷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滑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图4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 包括喷灌壳体5以及设置在 所述喷灌壳体5顶部的喷灌箱6, 所述喷灌箱6下方的所述喷灌壳体5内设有第一腔室54, 所 述第一腔室54内顶壁转接有第一锥状轮5

21、41, 所述第一锥状轮541顶部固定设有向上伸延段 穿过所述第一腔室54内顶壁且转接的拌和轴61, 所述第一腔室54下方的所述喷灌壳体5内 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二腔室52, 所述第二腔室52左侧伸延末梢互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 第一滑接腔51, 所述第一滑接腔51顶部伸延段位于所述第一腔室54的左侧相对位置, 所述 第一腔室54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二腔室52顶部伸延段内的右侧内壁之间转接有左右伸延设 置的第一转接轴543, 所述第一转接轴543左侧伸延末梢探到所述第一滑接腔51内, 所述第 一转接轴543右侧伸延末梢探到所述第一腔室54内, 所述第一转接轴543左右两侧末梢均固 定设有第二锥状轮54

22、2, 第一腔室54内所述第二锥状轮542与所述第一锥状轮541左端咬合 连接, 所述第二腔室52右侧伸延末梢互通设有向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滑接腔53, 所述第一滑 接腔51内滑接有第一滑接块511, 所述第二滑接腔53内设有第二滑接块531, 所述第二腔室 52内部中间位置与前后内壁转接的第二转接轴523, 所述第二转接轴523固定设有向左右两 侧伸延设置的连接杆524, 所述连接杆524左右两侧末梢均设有导接杆5241, 左右两侧所述 导接杆5241上均滑接有滑接套525, 左右两侧所述滑接套525离开所述导接杆5241一侧分别 与所述第一滑接块511前端以及与所述第二滑接块531前端转接, 所

23、述连接杆524中间底部 位置固定设有向下伸延的转换杆526, 所述转换杆526内设有导接滑接槽5261, 所述转换杆 526底部配合连接有转换装置, 所述第二滑接腔53上方的所述喷灌壳体5内设有截流装置, 所述第二滑接腔53内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缓冲软垫530, 所述喷灌壳体5顶面设置有灯座91,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107836330 A 6 所述灯座91上设置有光控装置。 0019 其中, 所述喷灌箱6左侧的所述喷灌壳体5顶部设有喷灌驱动装置7, 所述喷灌箱6 右侧的所述喷灌壳体5顶部设有泵体8, 所述喷灌驱动装置7包括底端与所述喷灌壳体5顶端 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输送管71, 所述

24、第一输送管71左端面设有喷灌头73, 所述第一输送管71 右端设有第一连接部72, 所述泵体8顶部设有第二连接部82, 所述第二连接部82与所述第一 连接部72之间设有第二输送管81,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喷灌工作, 提高了喷灌的效率以及喷 灌范围。 0020 其中, 所述拌和轴61顶部伸延段探到所述喷灌箱6内且末梢与所述喷灌箱6内顶壁 转接, 所述喷灌箱6内的所述拌和轴61外表面设有叶片62, 从而实现快速控制拌和工作, 提 高拌和均匀性。 0021 其中, 所述第二腔室52左侧内顶壁设有第一内凹面521, 所述第二腔室52右侧内底 壁设有第二内凹面522。 0022 其中, 所述第一滑接块51

25、1顶端面内设有拌和驱动装置512, 所述拌和驱动装置512 顶端面配合连接有探到所述第一滑接块511顶端面外且用以与所述第一滑接腔51内的所述 第二锥状轮542咬合连接的第三锥状轮513,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三锥状轮513与第二锥状 轮542离合连接控制, 减少喷灌壳体5搬运或运输中产生的晃动而造成本装置的损耗, 提高 了本装置的整体使用寿命。 0023 其中,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轴523下方的所述第二腔室52内底 壁内的滑接槽56, 所述滑接槽56内左右伸延设置螺状杆561, 所述螺状杆561上螺状纹配合 连接有导接驱动块562, 所述螺状杆561左侧伸延末梢与所述滑接槽56

26、左侧内壁转接, 所述 螺状杆561右侧伸延末梢与转换驱动装置563配合连接, 所述转换驱动装置563外表面设置 于所述滑接槽56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所述导接驱动块562顶部固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 的驱动杆564, 所述驱动杆564顶部伸延段探到所述第二腔室52内且顶部前端固定设有探到 所述导接滑接槽5261内且滑接的滑接头5641,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三锥状轮513与第二锥 状轮542离合控制以及截流装置的开启和闭合工作, 提高了自动控制率, 减少人工操作, 提 高了使用效率。 0024 其中, 所述截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接腔53顶部且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滑 接槽55, 所述第一滑接槽5

27、5内底部与所述第二滑接腔53内顶部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滑接槽 55内滑接有截流块551, 所述截流块551底部末梢与所述第二滑接块531顶端面固定连接, 所 述第一滑接槽55左侧的所述喷灌壳体5内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导出管552, 所述第一导 出管552顶部伸延末梢与所述喷灌箱6内底部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滑接槽55右侧的所述喷灌 壳体5内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导出管554, 所述第二导出管554顶部伸延末梢与所述泵 体8底部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导出管552底部伸延末梢与所述第二导出管554底部伸延末梢 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滑接槽55且互通设置的第三导出管553, 所述截流块551顶部内设

28、有过道孔5510, 从而实现开启供应喷灌水以及闭合停止供应喷灌水工作, 提高喷灌操控效 率。 0025 其中, 所述光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灯座91顶部右侧的光控器93和固定设置 在所述灯座91左侧面顶部的灯体92, 所述光控器93和所述灯体92电连接, 当环境亮度不佳 时, 所述光控器93感知到后将信号传给所述灯体92并控制所述灯体92亮起。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7836330 A 7 0026 初始状态时, 导接驱动块562位于滑接槽56内的最右侧位置, 此时, 由导接驱动块 562带动驱动杆564前端面的滑接头5641最大程度位于导接滑接槽5261内的上方位置, 此

29、时, 转换杆526为竖直状态, 同时, 使第二转接轴523上的连接杆524为水平直线状态, 此时, 由连接杆524左侧的导接杆5241带动第一滑接块511位于第一滑接腔51内的最底部位置, 同 时, 由连接杆524右侧的导接杆5241带动第二滑接块531位于第二滑接腔53内的最顶部位 置, 此时, 使第一滑接块511顶部的第三锥状轮513最大程度离开第一滑接腔51内的第二锥 状轮542, 同时, 使第二滑接块531带动截流块551完全位于第一滑接槽55内, 此时, 使截流块 551内的过道孔5510位于第一导出管552上方的第一滑接槽55内。 0027 当拌和喷灌使用时, 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需

30、要喷灌的位置, 接着将已经混合完成 的溶液加入喷灌箱6内, 然后通过转换驱动装置563带动螺状杆561转动, 由螺状杆56带动导 接驱动块562逐渐沿滑接槽56内的左侧向滑动, 此时, 由导接驱动块562带动驱动杆564前端 面的滑接头5641逐渐向左侧移动, 同时, 由滑接头5641伸延导接滑接槽5261内的底部方向 滑动, 此时, 使滑接头5641带动转换杆526逐渐沿第二转接轴523的中心线顺时针方向转动, 同时, 由第二转接轴523带动连接杆524逐渐沿第二转接轴523的中心线顺时针方向转动, 此 时, 由左侧的导接杆5241带动左侧滑接套525上转接的第一滑接块511逐渐沿第一滑接腔

31、51 内的顶部方向滑动, 同时, 由右侧的导接杆5241带动右侧滑接套525上转接的第二滑接块 531逐渐沿第二滑接腔53内的底部方向滑动, 此时, 第一滑接块511带动顶部的第三锥状轮 513逐渐靠近第一滑接腔51内的第二锥状轮542, 同时, 第二滑接块531带动截流块551底部 段逐渐滑入第二滑接腔53内, 使截流块551上的过道孔5510逐渐靠近第一导出管552, 此时 左右两侧的导接杆5241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滑接套525伸缩滑接, 直至如图3所示导接驱动块 562移动至滑接槽56内的最左侧位置时, 此时控制转换驱动装置563停止转动, 使第一滑接 块511顶部的第三锥状轮513与第一

32、滑接腔51内的第二锥状轮542完全咬合连接, 同时, 使第 二滑接块531滑动至第二滑接腔53内的最底部位置, 同时使第二滑接块531带动截流块551 底部段最大程度探到第二滑接腔53内, 此时, 使截流块551内的过道孔5510完全与第一导出 管552相重合, 同时, 左侧的滑接套525顶端面与第一内凹面521内斜部壁相抵接, 右侧的滑 接套525底端面与第二内凹面522内斜部壁相抵接, 然后通过拌和驱动装置512控制第三锥 状轮513转动, 进而由第三锥状轮513带动第一滑接腔51内的第二锥状轮542转动, 并由第一 滑接腔51内的第二锥状轮542带动第一转接轴543以及第一腔室54内的第

33、二锥状轮542转 动, 进而由第一腔室54内的第二锥状轮542带动第一锥状轮541以及第一锥状轮541顶部的 拌和轴61转动实现拌和工作, 同时控制泵体8开启, 使喷灌箱6内的水依次经第一导出管 552、 第三导出管553和第二导出管554进而泵体8加压后经第二输送管81输送至第一输送管 71内, 最后通过第一输送管71上的喷灌头73喷出。 0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滑接腔内滑接第一滑接块, 第二滑接腔内设第二滑接块, 第二腔室内部中 间位置与前后内壁转接的第二转接轴, 第二转接轴固定设向左右两侧伸延设置的连接杆, 连接杆左右两侧末梢均设导接杆, 左右两侧导接杆上均滑接滑接套

34、, 左右两侧滑接套离开 导接杆一侧分别与第一滑接块前端以及与第二滑接块前端转接, 连接杆中间底部位置固定 设向下伸延的转换杆, 转换杆内设导接滑接槽, 转换杆底部配合连接转换装置, 第二滑接腔 上方的喷灌壳体内设截流装置,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拌和工作的传动工作以及截流装置开启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7836330 A 8 和关闭工作, 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率, 减少人工操作, 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0029 2.通过转换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转接轴下方的第二腔室内底壁内的滑接槽, 滑接 槽内左右伸延设置螺状杆, 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导接驱动块, 螺状杆左侧伸延末梢与 滑接槽左侧内壁转接,

35、 螺状杆右侧伸延末梢与转换驱动装置配合连接, 转换驱动装置外表 面设置于滑接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导接驱动块顶部固定设向上伸延设置的驱动杆, 驱动杆顶部伸延段探到第二腔室内且顶部前端固定设探到导接滑接槽内且滑接的滑接头,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三锥状轮与第二锥状轮离合控制以及截流装置的开启和闭合工作, 提 高了自动控制率, 减少人工操作, 提高了使用效率。 0030 3.通过截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滑接腔顶部且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滑接槽, 第一 滑接槽内底部与第二滑接腔内顶部互通设置, 第一滑接槽内滑接有截流块, 截流块底部末 梢与第二滑接块顶端面固定连接, 第一滑接槽左侧的喷灌壳体内设上下伸延设

36、置的第一导 出管, 第一导出管顶部伸延末梢与喷灌箱内底部互通设置, 第一滑接槽右侧的喷灌壳体内 设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导出管, 第二导出管顶部伸延末梢与泵体底部互通设置, 第一导出 管底部伸延末梢与第二导出管底部伸延末梢之间连接穿过第一滑接槽且互通设置的第三 导出管, 截流块顶部内设过道孔, 从而实现开启供应喷灌水以及闭合停止供应喷灌水工作, 提高喷灌操控效率。 0031 4.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能实现自动控制拌和工作的离合连接以及供应喷 灌水的开启和闭合工作, 减少损耗, 提高使用寿命, 同时, 能实现持续控制拌和工作, 自动化 程度高, 提高了喷灌的工作效率以及喷灌质量。 003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7836330 A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10 CN 107836330 A 10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1 CN 107836330 A 11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2 CN 107836330 A 12


注意事项

本文(一种新能源精细化喷灌车.pdf)为本站会员(三**)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