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19551.3 (22)申请日 2017.03.02 (71)申请人 深圳威枫豪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 道横坪公路87号雅力嘉工业厂区A-2 厂房201 (72)发明人 周劲松 周克文 蒋越 李承光 (51)Int.Cl. A62B 1/1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绳索牵引的制动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绳索牵引的制动装 置, 包括支架、 与支架固定的自动触发结构和与 支架铰接的把手结构
2、、 制动结构; 所述把手结构 设有把手和杠杆, 用于在把手掰开或者归位时带 动所述制动结构转动; 所述制动结构的一端与所 述杠杆的制动端铰接, 所述制动结构的另一端与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活动连接, 并且设有制动部;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用于在掉电时, 将制动部弹 起。 在掉电的瞬间便可产生制动, 同时操作人员 可操作下降; 而且在通电时, 制动装置还可以增 大绳索与转轮的摩擦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 CN 106798977 A 2017.06.06 CN 106798977 A 1.一种用于绳索牵引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 与支架固定的自动触发结构 和与支架铰接的把
3、手结构、 制动结构; 所述把手结构设有把手和杠杆, 用于在把手掰开或者归位时带动所述制动结构转动; 所述制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的制动端铰接, 所述制动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触 发结构活动连接, 并且设有制动部;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用于在掉电时, 将制动部弹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弯曲成一大于90度的夹角设 置, 所述把手与所述杠杆固定, 并且所述把手、 所述杠杆与所述制动结构同处于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杠杆铰接, 并 且所述把手、 所述杠杆与所述制动结构不处于同一个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
4、3任一所述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支 架铰接的压绳结构, 所述压绳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的压绳端铰接, 另一端活动设置一压 绳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结构连接所述杠杆的一端设 置第二制动轴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端设有第一制动轴孔, 所述 第一制动轴孔弯曲设置, 所述第一制动轴孔的弯曲朝向与所述杠杆的弯曲朝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绳轮的外圆周设置为齿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设有弹簧和可通电 的线圈。
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部的制动一侧表面设有间隔 相等的条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798977 A 2 一种用于绳索牵引的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绳索牵引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绳索牵引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救灾场所、 高空作业以及野外升降等场合, 都需要用到绳索牵引装置, 从最开始 的纯机械人力牵引, 到现在的自动化电机牵引, 升降速度以及操作简便性都得到了很大的 提高, 并且载重量提升。 现在的绳索牵引装置, 多数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 省时省力, 因而得 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电机的稳定性以及
6、电源的稳定性, 导致其存在发生意外的可能, 比 如线路出现问题导致电机没电, 比如电机损坏, 从而使电机失去本身的制动力, 如果没有额 外的机械制动, 将会失控, 导致人身财产的损失。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1766873A的发明专 利, 其公开了一种利用传动绳在转向处对转向轮的作用力, 通过杠杆原理放大压块与绳索 之间的正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从而制动传动绳, 确保不会发生装置失控下坠。 然而其制动过 程需要人拉脱制动销, 而不是突发情况发生时立刻制动, 同时, 其制动销的结构在重大负重 的情况下, 手柄对其产生很大的压力, 并不容易拉开。 另外, 其制动原理是压块与绳索之间 的摩擦力, 在
7、安全下降的过程中, 绳索会被磨损, 增加绳索在下次使用时断裂的风险, 同时, 压槽和压块也会因摩擦而光滑, 导致其下一次的制动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新的用于绳索牵引的制动装置, 在突发 情况时立刻制动, 并能简单安全地降落, 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绳索牵引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 与支架固定的自动触发结构和与支架铰接的把手结构、 制动结构; 所述把手结构设有把手 和杠杆, 用于在把手掰开或者归位时带动所述制动结构转动; 所述制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 杠杆的制动端铰接, 所述制动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
8、自动触发结构活动连接, 并且设有制动 部;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用于在掉电时, 将制动部弹起。 0005 优选的, 所述杠杆弯曲成一大于90度的夹角设置, 所述把手与所述杠杆固定。 0006 或者, 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杠杆铰接与所述杠杆的中部, 所述把手结构与所述 支架铰接于所述把手的中部。 0007 优选的, 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支架铰接的压绳结构, 所述压绳结构的一端 与所述杠杆的压绳端铰接, 另一端活动设置一压绳轮。 0008 优选的, 所述制动结构连接所述杠杆的一端设置第二制动轴孔。 0009 优选的, 所述制动端设有第一制动轴孔, 所述第一制动轴孔弯曲设置, 所述第一制 动轴孔的弯
9、曲朝向与所述杠杆的弯曲朝向相反。 0010 优选的, 所述压绳轮的外圆周设置为齿状。 0011 优选的。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设有弹簧和可通电的线圈。 0012 优选的, 所述制动部的制动一侧表面设有间隔相等的条纹。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798977 A 3 0013 采用上述方案, 本发明的制动装置采用把手结构、 制动结构和自动触发结构, 把手 结构和制动结构形成两个杠杆作用, 可以在掉电的瞬间达到制动的目的, 同时可以实施人 工操作, 进行制动、 下降, 达到安全下降的目的, 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 并且对绳索无损害, 而且在通电时, 制动装置还可以增大绳索与转轮的摩擦力。
10、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 图3是图1实施例的把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图1实施例的制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 图6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通电时的把手掰开状态的工作示例图。 0021 图8是图7实施例的把手归位状态的工作示例图。 0022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掉电时的把手掰开状态的工作示意图。 0023 图10是图9实施例的把手归位状态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
11、详细说明。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 佳的实施例。 但是, 本发明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 施例, 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 全面。 0025 需要说明的是, 当元件被称为 “固定” 或 “固定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直接固定在 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 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个元件, 它可 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 除非另有定义, 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 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用于
12、描述 具体的实施例, 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 “和/或” 包括一个或多个相 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 例如,一种用于绳索牵引的制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 与支架固定的自动 触发结构和与支架铰接的把手结构、 制动结构; 所述把手结构设有把手和杠杆, 用于在把手 掰开或者归位时带动所述制动结构转动; 所述制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的制动端铰接, 所述制动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触发结构活动连接, 并且设有制动部; 所述自动触发结 构用于在掉电时, 将制动部弹起。 所述杠杆弯曲成一大于90度的夹角设置, 所述把手与所述 杠杆固定。 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
13、杠杆铰接与所述杠杆的中部, 所述把手结构与所述支架 铰接于所述把手的中部。 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支架铰接的压绳结构, 所述压绳结构 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的压绳端铰接, 另一端活动设置一压绳轮。 所述制动结构连接所述杠杆 的一端设置第二制动轴孔。 所述制动端设有第一制动轴孔, 所述第一制动轴孔弯曲设置, 所 述第一制动轴孔的弯曲朝向与所述杠杆的弯曲朝向相反。 所述压绳轮的外圆周设置为齿 状。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设有弹簧和可通电的线圈。 所述制动部的制动一侧表面设有间隔相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798977 A 4 等的条纹。 0028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 如图1、 2所示,
14、一种用于绳索牵引的制动装置, 包括支架、 与支架固定的自动触发结构3和与支架铰接的把手结构1、 制动结构2; 所述把手结构设有把 手和杠杆, 用于在把手掰开或者归位时带动所述制动结构转动; 所述制动结构的一端与所 述杠杆的制动端铰接, 所述制动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触发结构活动连接, 并且设有制 动部;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用于在掉电时, 将制动部弹起。 0029 优选的, 如图2所示, 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所述杠杆铰接于所述杠杆的中部, 所述把 手结构与所述支架铰接于所述把手的中部。 所谓中部, 并非是指所述把手的中心位置, 而是 其本体中不靠近两端的中间部分, 可以是离本体一端的本体的二分之一处、
15、 三分之一、 四分 之一处或五分之一处, 由此, 把手组成一个杠杆结构, 把手掰开和归位时, 可以带动杠杆运 动。 0030 或者, 所述杠杆弯曲成一大于90度的夹角设置, 所述把手与所述杠杆固定。 0031 优选的, 如图3、 4所示, 所述杠杆弯曲形成第一分杆122和第二分杆121, 两分杆形 成的夹角大于90度, 所述第一分杆设有定轴1221, 并且在端部设有第一制动轴孔1222, 所述 把手与杠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分杆; 所述制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杆铰接于所述第一制 动轴孔, 另一端设有制动部23以及触发轴孔24, 两端的中间设有制动定轴22, 所述触发轴孔 为长圆形; 所述自动触发结
16、构3与所述制动结构铰接于所述触发轴孔, 用于在所述自动触发 结构掉电时, 将制动部弹起; 所述把手结构、 制动结构分别通过所述定轴、 制动定轴与所述 支架铰接;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由此, 当绳索牵引装置发生掉电意外时, 制动装置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制动动作, 防止垂直下坠。 同时, 通过可以掰开或归位把手, 可 以拉下或弹出制动部, 进行安全降落。 所述第二分杆设有压绳轴孔1211, 所述压绳轴孔为长 圆形。 0032 如图5、 6所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基础上, 优先的, 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支 架铰接的压绳结构4, 所述压绳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的压绳端铰接, 另一端活动设
17、置一压 绳轮。 即所述杠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动结构, 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绳结构。 0033 优先的, 所述压绳结构与所述支架铰接于所述压绳结构的中部。 由此, 当把手掰开 时, 压绳轮将往里靠, 可以使外部的绳索更紧密地与转轮压紧, 从而增大两者的摩擦力, 并 且在下降过程, 绳子与压绳并不会产生摩擦, 因而不会导致绳索的磨损。 同时, 在不掉电的 情况下, 不管绳子牵引装置是上升还是下降, 掰开把手均可以增大绳子与转轮的摩擦力, 使 绳子与转轮之间不会产生摩擦位移, 上升或者下降更为快速以及安全。 0034 为了使第一分杆与制动结构的滑动更为顺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基础上, 优先的, 所述制动结
18、构连接所述第一分杆的一端设置第二制动轴孔21, 第二制动轴孔为长圆形。 0035 为了使制动结构在把手掰开时可以拉下制动部, 在归位时制动结构可以自由地以 制动定轴为中心转动, 优先的, 所述第一制动轴孔弯曲设置且角度大于90度, 所述第一制动 轴孔的弯曲朝向与所述杠杆的弯曲朝向相反, 所谓弯曲朝向, 即弯曲的部分组成的夹角方 向, 如图2中所示, 第一制动轴孔的弯曲朝向为向左, 杠杆的弯曲朝向为向右。 此处仅为借用 图2解释弯曲朝向的意义, 不代表本申请的其他技术方案限于此。 0036 为了增大压绳结构对绳子的附着力, 优先的, 所述压绳轮的外圆周设置为齿状。 0037 优先的, 所述自动触
19、发结构设有一线圈, 所述制动部为磁性金属, 当自动触发结构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798977 A 5 通电时, 所述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力将制动部拉下。 优先的,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还设有一弹 簧, 所述弹簧用于将制动部弹起。 所述自动触发结构通电时, 线圈产生的磁力大于弹簧的弹 力, 使制动部被磁力拉下, 从而无法被弹出, 导致无法制动外部转轮。 0038 优先的, 所述制动部制动一侧表面设有间距均匀的条纹。 由此形成一阶梯表面, 把 手掰开拉下制动部的时候可以一步步放松。 0039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 所述杠杆、 所述制动结构、 所述压绳结构三者之间的 铰接处均设有一
20、长圆形轴孔, 比如所述杠杆和所述制动结构铰接处、 所述杠杆和所述压绳 结构铰接处, 所述长圆形轴孔可以设置在两者铰接的任意一边, 所述长圆形为一长方形以 及在其两侧宽上以宽为直径的两个半圆所组成的形状, 类似于球场的形状, 中间为长方形, 两边各为一个半圆。 优选的, 所述所述杠杆和所述制动结构铰接处还设置一弯曲轴孔, 使得 制动部在把手归位状态时, 可以自由地被自动触发结构弹开与拉下。 具体的, 所述弯曲轴孔 设置在杠杆或者制动结构的一端。 0040 通电时, 如图7、 图8, 无论把手是掰开还是归位状态, 制动部均不被弹起, 也就没有 制动转轮转动, 若设置了压绳结构, 把手结构的主要功能
21、为带动压绳结构的转动, 使压绳轮 压向或远离转轮, 从而增大或减小绳索与转轮之间的摩擦力。 同样的, 可以看出图9、 图10的 结构具有相同的功能。 0041 停电时, 如图9、 图10中, 在把手归位状态时, 制动部将会被弹出, 从而制动转轮转 动; 在把手掰开状态时, 制动部将被拉下, 从而无法制动转轮转动。 同样的, 可以看出图7、 图 8的结构具有相同的功能。 0042 于是,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保证了停电时, 制动结构对转轮的紧急制动, 又可以通过 制动结构, 控制转轮转动, 从而实现安全下降。 此外在通电时, 可以进一步加强绳索与转轮 的摩擦力。 0043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各技术
22、特征的相互组合, 形成各个实施例, 应视为本发明说明 书记载的范围。 0044 应当理解的是,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798977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8 页 7 CN 106798977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8 页 8 CN 106798977 A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8 页 9 CN 106798977 A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8 页 10 CN 106798977 A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8 页 11 CN 106798977 A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8 页 12 CN 106798977 A 12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8 页 13 CN 106798977 A 13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8/8 页 14 CN 106798977 A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