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22645.5 (22)申请日 2015.12.14 A01G 1/04(2006.01) C05G 3/00(2006.01) (71)申请人 安徽润华生态林业有限公司 地址 242227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邱村镇白 马湖工业集中区 (72)发明人 吴大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43 代理人 黄智明 (54) 发明名称 竹荪菌养殖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竹荪菌养殖方法, 包括了竹荪 菌从配种、 移植、 养护、 采摘、 清洗、 烘干至封装、 贮藏的完整的工艺方法, 其采用阔叶树
2、锯木屑 60-80%, 玉米粉 8-12%, 米糠 9-11%, 黄豆粉 2-5%, 蔗糖、 石膏粉各 0.5-3% 制成菌种原料, 价格低廉 ; 并且选取了自身含有遮荫以及包含适当遮阳的林 地在其长栽培竹荪菌菌种, 栽培后对其周围进行 实时除草、 适当保温处理, 移植后 70-90 天便可采 摘。 在采摘的过程中, 以及后期的烘干过程均具有 较为细致的工艺, 从而保证竹荪菌在栽种后的高 收成, 避免其由于采摘时机选择不当或者采摘、 清 洗等的方法处理不当, 而造成的损伤, 保证其具有 较高的收益。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5页 CN 105393800 A 2016.03.16 CN 105393800 A 1/1 页 2 1.竹荪菌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S1 : 竹荪菌种培植, 采用阔叶树锯木屑60-80%, 玉米粉8-12%, 米糠9-11%, 黄豆粉2-5%, 蔗糖、 石膏粉各 0.5-3% 制成菌种原料 ; 然后, 采用直径为 10-80cm 的透明容器盛放菌种原 料, 保证菌种原料的厚度为 5-30cm ; 将配制好的上述菌种原料置于温度为 20-22 度、 湿度为 60-80% 的室内环境中, 培植 3-4 个月, 待其长满瓶或接近长满瓶取出栽培 ; S2 : 竹
4、荪菌移植栽培, 选取坡度在 25 C 以下, 土壤为壤土或者轻砂壤土的林地, 在 其上开菌沟 ; 在菌沟内填充阔叶树树枝或小径材作为栽培材料, 其铺设厚度为 3-7cm, 铺满 床, 拍平压实 ; 并且使用无残留杀虫杀菌剂溶液消毒 ; 播第一层菌种, 破瓶取种, 掰为核桃 大的种块, 均匀撒布在已经排好的料面上, 种块之间距离为 3-6cm ; 覆土 : 用已经筛取和消 毒好的细土覆盖整个床面, 厚 3-4cm, 不得露出材料和菌种块 ; 搭盖小拱棚 : 用竹片起拱, 高 30-40cm, 覆盖农膜, 以防过多的雨水和保持厢面湿度 ; S3 : 竹荪菌养护, 竹荪菌种移植栽培后 55-70 天
5、, 菌种成长为菌蛋, 及时除去其菌沟旁 的杂草, 并且保证竹荪菌生长时周围的环境温度平均温度不低于 25 C ; S4 : 竹荪菌采摘, 竹荪菌蛋成形后 12-16 天, 竹荪菌便会破壳, 当竹荪子实体破雷散开 菌裙后, 将竹荪子实体与菌托一起摘离菌床, 随后清洗, 并将其烘干 ; S5 : 竹荪菌包装, 将 S4 步骤烘干后的竹荪菌置于空气中冷却后, 观察放置竹荪菌的竹 编, 竹编上若无水蒸气, 将其迅速用塑料袋封装 ; S6 : 竹荪菌存储, 将塑料袋封装好之后的袋装竹荪菌置于 18-23 C 的环境中阴干存 贮。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竹荪菌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S
6、1 菌种培植中使用 的阔叶树锯木屑为除松树和杉树以外的阔叶树的锯木屑, 并且所述栽培材料的平均长度不 大于 4cm。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竹荪菌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S2 中使用的栽培 材料为除松树和杉树以外的阔叶树的树枝以及树叶, 并且所述栽培材料的平均长度不大于 8cm。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竹荪菌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S3 中, 竹荪菌的生 长在 7、 8 和 9 月份。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竹荪菌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S4 中, 竹荪菌采摘 后烘干的烘干温度为 : 先以湿度为 35-40%, 温度为 35-40 C
7、 的环境下烘 2-3 小时 ; 再逐渐升温至 60-70 C, 湿度保持在 20-25%, 烘 1-2 小时 ; 随后再将温度升至 78-80 C, 烘 1-1.2 小时, 出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93800 A 2 1/5 页 3 竹荪菌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竹荪菌养殖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竹荪菌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 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 而同属的 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当孢子萌发形成菌丝, 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 营养, 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 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
8、原基, 在适宜 条件下, 经过一个多月生长, 原基形成菌蕾, 状如鸡蛋。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 多在晴 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 先露出菌盖, 菌柄相继延伸, 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即停止伸 长, 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 空气相对湿度为 95% 时, 菌裙生长正常, 温度偏低和湿度过 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 4 5 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 滴向地面, 同时整个子实 体萎缩倒下。 0003 竹荪为竹林腐生真菌, 以分解死亡的竹根、 竹竿和竹叶等为营养源。 野生时多生长 于楠竹、 平竹、 苦竹、 慈竹等竹林里, 其土质有黑色壤土、 紫色土、 黄泥土等。竹荪营腐生生 活, 其菌丝能穿透许
9、多微生物的拮抗线, 能利用许多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纤维素、 木质素。因 此, 人工栽培时, 可用竹木屑及多种农作物秸秆及少量无机盐等, 即可满足其营养需求。故 而竹荪可以采用组培或者种植的方法进行养殖, 从而满足人们对竹荪的营养需求。 0004 然而, 现有的竹荪在种植时, 直接种植于田间或者山林、 竹林, 其成活率很难保证, 每年能够采摘到的竹荪菌也很有限, 采摘之后, 加工处理以及保藏的不好, 也会损伤一部分 竹荪菌, 故而竹荪菌在市场上的价格比较高, 很难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竹荪菌养殖方法, 其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竹荪菌从配种、
10、移植、 养护、 采摘、 清洗、 烘干至封装、 贮藏的完整的工艺方法, 从而保证 竹荪菌在栽种后的高收成, 避免其由于采摘时机选择不当或者采摘、 清洗等的方法处理不 当, 而造成的损伤, 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收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竹荪菌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S1 : 竹荪菌种培植, 采用阔叶树锯木屑60-80%, 玉米粉8-12%, 米糠9-11%, 黄豆粉2-5%, 蔗糖、 石膏粉各 0.5-3% 制成菌种原料 ; 然后, 采用直径为 10-80cm 的透明容器盛放菌种原 料, 保证菌种原料的厚度为 5-30cm ; 将配制好的上述菌种原料置于温度为 20-22 度、 湿度
11、为 60-80% 的室内环境中, 培植 3-4 个月, 待其长满瓶或接近长满瓶取出栽培 ; S2 : 竹荪菌移植栽培, 选取坡度在 25 C 以下, 土壤为壤土或者轻砂壤土的林地, 在 其上开菌沟 ; 在菌沟内填充阔叶树树枝或小径材作为栽培材料, 其铺设厚度为 3-7cm, 铺满 床, 拍平压实 ; 并且使用无残留杀虫杀菌剂溶液消毒 ; 播第一层菌种, 破瓶取种, 掰为核桃 大的种块, 均匀撒布在已经排好的料面上, 种块之间距离为 3-6cm ; 覆土 : 用已经筛取和消 毒好的细土覆盖整个床面, 厚 3-4cm, 不得露出材料和菌种块 ; 搭盖小拱棚 : 用竹片起拱, 高 说 明 书 CN
12、105393800 A 3 2/5 页 4 30-40cm, 覆盖农膜, 以防过多的雨水和保持厢面湿度 ; S3 : 竹荪菌养护, 竹荪菌种移植栽培后 55-70 天, 菌种成长为菌蛋, 及时除去其菌沟旁 的杂草, 并且保证竹荪菌生长时周围的环境温度平均温度不低于 25 C ; S4 : 竹荪菌采摘, 竹荪菌蛋成形后 12-16 天, 竹荪菌便会破壳, 当竹荪子实体破雷散开 菌裙后, 将竹荪子实体与菌托一起摘离菌床, 随后清洗, 并将其烘干 ; S5 : 竹荪菌包装, 将 S4 步骤烘干后的竹荪菌置于空气中冷却后, 观察放置竹荪菌的竹 编, 竹编上若无水蒸气, 将其迅速用塑料袋封装 ; S6
13、: 竹荪菌存储, 将塑料袋封装好之后的袋装竹荪菌置于 18-23 C 的环境中阴干存 贮。 0006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步骤 S1 中使用的阔叶树锯木屑为除松树和杉树以外 的阔叶树的锯木屑, 并且栽培材料的平均长度不大于 4cm。 0007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步骤 S2 中使用的栽培材料为除松树和杉树以外的阔 叶树的树枝以及树叶, 并且栽培材料的平均长度不大于 8cm。 0008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步骤 S3 中, 竹荪菌的生长在 7、 8 和 9 月份。 0009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步骤 S4 中, 竹荪菌采摘后烘干的烘干温度为 : 先以湿度为 35-40%,
14、 温度为 35-40 C 的环境下烘 2-3 小时 ; 再逐渐升温至 60-70 C, 湿度保持在 20-25%, 烘 1-2 小时 ; 随后再将温度升至 78-80 C, 烘 1-1.2 小时, 出炉。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的竹荪菌养殖方法, 包括了竹荪菌从 配种、 移植、 养护、 采摘、 清洗、 烘干至封装、 贮藏的完整的工艺方法, 其采用阔叶树锯木屑 60-80%, 玉米粉8-12%, 米糠9-11%, 黄豆粉2-5%, 蔗糖、 石膏粉各0.5-3%制成菌种原料, 价格 低廉 ; 并且选取了自身含有遮荫以及包含适当遮阳的林地在其长栽培竹荪菌菌种, 栽培后 对其
15、周围进行实时除草、 适当保温处理, 移植后 70-90 天便可采摘。在采摘的过程中, 以及 后期的烘干过程均具有较为细致的工艺, 从而保证竹荪菌在栽种后的高收成, 避免其由于 采摘时机选择不当或者采摘、 清洗等的方法处理不当, 而造成的损伤, 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收 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 下面结合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实施例仅用 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11 实施例 1 竹荪菌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S1 : 竹荪菌种培植, 采用阔叶树锯木屑 70%, 玉米粉 9%, 米糠 10%, 黄豆粉 5%, 蔗糖、 石膏 粉各
16、 3% 制成菌种原料 ; 然后, 采用直径为 60cm 的透明容器盛放菌种原料, 保证菌种原料的 厚度为 10-25cm ; 将配制好的上述菌种原料置于温度为 20-22 度、 湿度为 60-80% 的室内环 境中, 培植 3-4 个月, 待其长满瓶或接近长满瓶取出栽培 ; 阔叶树锯木屑除松树和杉树以外 的果树的锯木屑, 并且栽培材料的平均长度不大于 4cm ; S2 : 竹荪菌移植栽培, 选取坡度在 25 C 以下, 土壤为壤土或者轻砂壤土的林地, 在 其上开菌沟 ; 在菌沟内填充阔叶树树枝或小径材作为栽培材料, 其铺设厚度为 3-7cm, 铺满 说 明 书 CN 105393800 A 4
17、 3/5 页 5 床, 拍平压实 ; 并且使用无残留杀虫杀菌剂溶液消毒 ; 播第一层菌种, 破瓶取种, 掰为核桃 大的种块, 均匀撒布在已经排好的料面上, 种块之间距离为 3-6cm ; 覆土 : 用已经筛取和消 毒好的细土覆盖整个床面, 厚 3-4cm, 不得露出材料和菌种块 ; 搭盖小拱棚 : 用竹片起拱, 高 30-40cm, 覆盖农膜, 以防过多的雨水和保持厢面湿度 ; 栽培材料为除松树和杉树以外的阔 叶树的树枝以及树叶, 并且栽培材料的平均长度不大于 8cm ; S3 : 竹荪菌养护, 7 月中旬, 将竹荪菌种移植栽培后 60 天, 菌种成长为菌蛋, 及时除去其 菌沟旁的杂草, 并且
18、保证竹荪菌生长时周围的环境温度平均温度不低于 25 C ; S4 : 竹荪菌采摘, 竹荪菌蛋成形后 12-14 天, 竹荪菌便会破壳, 当竹荪子实体破雷散开 菌裙后, 将竹荪子实体与菌托一起摘离菌床, 随后清洗, 并将其烘干 ; 竹荪菌采摘后烘干的 烘干温度为 : 先以湿度为 35-40%, 温度为 35-40 C 的环境下烘 2-3 小时 ; 再逐渐升温至 60-70 C, 湿度保持在 20-25%, 烘 1-2 小时 ; 随后再将温度升至 78-80 C, 烘 1-1.2 小时, 出炉。 0012 S5 : 竹荪菌包装, 将 S4 步骤烘干后的竹荪菌置于空气中冷却后, 观察放置竹荪菌 的竹
19、编, 竹编上若无水蒸气, 将其迅速用塑料袋封装 ; S6 : 竹荪菌存储, 将塑料袋封装好之后的袋装竹荪菌置于 18-23 C 的环境中阴干存 贮。 0013 本发明的竹荪菌养殖方法, 包括了竹荪菌的采收时机、 采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清 洗环境以及方法、 烘干环境以及装置要求、 封装环境条件和存贮要求, 详细地包络了竹荪菌 从采收至存贮的全工艺过程, 可以有效地避免竹荪在上述过程中的浪费, 降低其成本 ; 并且 保证其具有较好的品质, 保障了竹荪菌在入口时, 具有较为爽口的口感。 0014 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制成的竹荪菌, 存贮 3-5 个月后, 取出烹饪, 并且食用, 口感与 刚刚烘干食用口
20、感相差不多, 仍然清脆爽口。 0015 并且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制成的竹荪菌, 与原来的采收以及烘干方法制成的相比, 同一平方米的烘干得到的干竹荪菌, 收成高 2-3 斤。 0016 实施例 2 竹荪菌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S1 : 竹荪菌种培植, 采用阔叶树锯木屑79%, 玉米粉8%, 米糠9%, 黄豆粉2%, 蔗糖、 石膏粉 各 1% 制成菌种原料 ; 然后, 采用直径为 60cm 的透明容器盛放菌种原料, 保证菌种原料的厚 度为 10-25cm ; 将配制好的上述菌种原料置于温度为 20-22 度、 湿度为 60-80% 的室内环境 中, 培植 3-4 个月, 待其长满瓶或接近长满瓶
21、取出栽培 ; 阔叶树锯木屑除松树和杉树以外的 果树的锯木屑, 并且栽培材料的平均长度不大于 4cm ; S2 : 竹荪菌移植栽培, 选取坡度在 25 C 以下, 土壤为壤土或者轻砂壤土的林地, 在 其上开菌沟 ; 在菌沟内填充阔叶树树枝或小径材作为栽培材料, 其铺设厚度为 3-7cm, 铺满 床, 拍平压实 ; 并且使用无残留杀虫杀菌剂溶液消毒 ; 播第一层菌种, 破瓶取种, 掰为核桃 大的种块, 均匀撒布在已经排好的料面上, 种块之间距离为 3-6cm ; 覆土 : 用已经筛取和消 毒好的细土覆盖整个床面, 厚 3-4cm, 不得露出材料和菌种块 ; 搭盖小拱棚 : 用竹片起拱, 高 30-
22、40cm, 覆盖农膜, 以防过多的雨水和保持厢面湿度 ; 栽培材料为除松树和杉树以外的阔 叶树的树枝以及树叶, 并且栽培材料的平均长度不大于 8cm ; 说 明 书 CN 105393800 A 5 4/5 页 6 S3 : 竹荪菌养护, 8 月中旬, 将竹荪菌种移植栽培后 70 天, 菌种成长为菌蛋, 及时除去其 菌沟旁的杂草, 并且保证竹荪菌生长时周围的环境温度平均温度不低于 25 C ; S4 : 竹荪菌采摘, 竹荪菌蛋成形后 14 天, 竹荪菌便会破壳, 当竹荪子实体破雷散开菌裙 后, 将竹荪子实体与菌托一起摘离菌床, 随后清洗, 并将其烘干 ; 竹荪菌采摘后烘干的烘干 温度为 : 先
23、以湿度为 35-38%, 温度为 35-38 C 的环境下烘 2 小时 ; 再逐渐升温至 60-70 C, 湿度保持在 20-25%, 烘 2 小时 ; 随后再将温度升至 78-80 C, 烘 1.2 小时, 出炉。 0017 S5 : 竹荪菌包装, 将 S4 步骤烘干后的竹荪菌置于空气中冷却后, 观察放置竹荪菌 的竹编, 竹编上若无水蒸气, 将其迅速用塑料袋封装 ; S6 : 竹荪菌存储, 将塑料袋封装好之后的袋装竹荪菌置于 18-23 C 的环境中阴干存 贮。 0018 本发明的竹荪菌养殖方法, 包括了竹荪菌的采收时机、 采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清 洗环境以及方法、 烘干环境以及装置要求、
24、 封装环境条件和存贮要求, 详细地包络了竹荪菌 从采收至存贮的全工艺过程, 可以有效地避免竹荪在上述过程中的浪费, 降低其成本 ; 并且 保证其具有较好的品质, 保障了竹荪菌在入口时, 具有较为爽口的口感。 0019 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制成的竹荪菌, 存贮 3-5 个月后, 取出烹饪, 并且食用, 口感与 刚刚烘干食用口感相差不多, 仍然清脆爽口。 0020 并且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制成的竹荪菌, 与原来的采收以及烘干方法制成的相比, 同一平方米的烘干得到的干竹荪菌, 收成高 3.5-4.5 斤。 0021 实施例 3 竹荪菌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S1 : 竹荪菌种培植, 采用阔叶树锯木屑7
25、5%, 玉米粉9%, 米糠9%, 黄豆粉3%, 蔗糖、 石膏粉 各 2% 制成菌种原料 ; 然后, 采用直径为 60cm 的透明容器盛放菌种原料, 保证菌种原料的厚 度为 10-20cm ; 将配制好的上述菌种原料置于温度为 20-22 度、 湿度为 70-80% 的室内环境 中, 培植 3-4 个月, 待其长满瓶或接近长满瓶取出栽培 ; 阔叶树锯木屑除松树和杉树以外的 果树的锯木屑, 并且栽培材料的平均长度不大于 4cm ; S2 : 竹荪菌移植栽培, 选取坡度在 25 C 以下, 土壤为壤土或者轻砂壤土的林地, 在 其上开菌沟 ; 在菌沟内填充阔叶树树枝或小径材作为栽培材料, 其铺设厚度为
26、 3-7cm, 铺满 床, 拍平压实 ; 并且使用无残留杀虫杀菌剂溶液消毒 ; 播第一层菌种, 破瓶取种, 掰为核桃 大的种块, 均匀撒布在已经排好的料面上, 种块之间距离为 3-6cm ; 覆土 : 用已经筛取和消 毒好的细土覆盖整个床面, 厚 3-4cm, 不得露出材料和菌种块 ; 搭盖小拱棚 : 用竹片起拱, 高 30-40cm, 覆盖农膜, 以防过多的雨水和保持厢面湿度 ; 栽培材料为除松树和杉树以外的阔 叶树的树枝以及树叶, 并且栽培材料的平均长度不大于 8cm ; S3 : 竹荪菌养护, 9 月中旬, 将竹荪菌种移植栽培后 90 天, 菌种成长为菌蛋, 及时除去其 菌沟旁的杂草,
27、并且保证竹荪菌生长时周围的环境温度平均温度不低于 25 C ; S4 : 竹荪菌采摘, 竹荪菌蛋成形后 12 天, 竹荪菌便会破壳, 当竹荪子实体破雷散开菌裙 后, 将竹荪子实体与菌托一起摘离菌床, 随后清洗, 并将其烘干 ; 竹荪菌采摘后烘干的烘干 温度为 : 说 明 书 CN 105393800 A 6 5/5 页 7 先以湿度为 35-38%, 温度为 35-38 C 的环境下烘 2.5 小时 ; 再逐渐升温至 60-70 C, 湿度保持在 20-25%, 烘 1.5 小时 ; 随后再将温度升至 78-80 C, 烘 1 小时, 出炉。 0022 S5 : 竹荪菌包装, 将 S4 步骤烘
28、干后的竹荪菌置于空气中冷却后, 观察放置竹荪菌 的竹编, 竹编上若无水蒸气, 将其迅速用塑料袋封装 ; S6 : 竹荪菌存储, 将塑料袋封装好之后的袋装竹荪菌置于 18-23 C 的环境中阴干存 贮。 0023 本发明的竹荪菌养殖方法, 包括了竹荪菌的采收时机、 采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清 洗环境以及方法、 烘干环境以及装置要求、 封装环境条件和存贮要求, 详细地包络了竹荪菌 从采收至存贮的全工艺过程, 可以有效地避免竹荪在上述过程中的浪费, 降低其成本 ; 并且 保证其具有较好的品质, 保障了竹荪菌在入口时, 具有较为爽口的口感。 0024 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制成的竹荪菌, 存贮 3-5 个月
29、后, 取出烹饪, 并且食用, 口感与 刚刚烘干食用口感相差不多, 仍然清脆爽口。 0025 并且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制成的竹荪菌, 与原来的采收以及烘干方法制成的相比, 同一平方米的烘干得到的干竹荪菌, 收成高 3.5-5 斤。 0026 本发明的竹荪菌养殖方法, 包括了竹荪菌从配种、 移植、 养护、 采摘、 清洗、 烘干至 封装、 贮藏的完整的工艺方法, 其采用阔叶树锯木屑 60-80%, 玉米粉 8-12%, 米糠 9-11%, 黄 豆粉 2-5%, 蔗糖、 石膏粉各 0.5-3% 制成菌种原料, 价格低廉 ; 并且选取了自身含有遮荫以及 包含适当遮阳的林地在其长栽培竹荪菌菌种, 栽培后对其周围进行实时除草、 适当保温处 理, 移植后 70-90 天便可采摘。在采摘的过程中, 以及后期的烘干过程均具有较为细致的工 艺, 从而保证竹荪菌在栽种后的高收成, 避免其由于采摘时机选择不当或者采摘、 清洗等的 方法处理不当, 而造成的损伤, 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收益。 0027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 但并不局限于此,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 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 领会本发明的精神, 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 但只要不脱离本 发明的精神, 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5393800 A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