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3710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19 CN 202437104 U *CN202437104U* (21)申请号 201220040897.7 (22)申请日 2012.01.17 A61B 5/022(2006.01) (73)专利权人 刘亚军 地址 266041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升平路 34 号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刘亚军 (54) 实用新型名称 便携式多功能血压计 (57) 摘要 便携式多功能血压计涉及医疗器械。其包括 血压计盒体1、 汞柱玻璃管7、 测量标尺、 水银罐5、 水银开关 6、 充气管 3、 带压脉气囊的臂带
2、 4、 单向 阀充气囊 2。计量标尺之刻度 8 涂饰荧光粉涂料。 汞柱玻璃管 7 之后侧背景板涂饰荧光粉涂料 13。 血压计盒内配装听诊器 9, 所述听诊器其双耳金 属管间之弹簧片 10 中间通过铰链 11 连接。本实 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 测量标尺之刻度 8 和汞柱 玻璃管后侧背景板均涂饰荧光粉涂料, 在光线差 或夜间环境可提供弱照明, 便于测量刻度的观察。 盒内配置听诊器, 出诊时可不必另行携带, 盒体一 侧设有提手, 外诊提拿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
3、明书 1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便携式多功能血压计, 包括盒体(1)、 汞柱玻璃管(7)、 测量标尺、 水银罐(5)、 水银开 关 (6)、 充气管 (3)、 带压脉气囊的臂带 (4)、 单向阀充气囊 (2), 其特征是, 测量标尺之刻度 (8) 涂饰荧光粉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功能血压计, 其特征是, 汞柱玻璃管(7)后侧背景板涂 饰荧光粉涂料 (13)。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便携式多功能血压计, 其特征是, 血压计盒内配装听诊器 (9), 所述听诊器其双耳金属管间之弹簧片 (10) 中间通过铰链 (11)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
4、便携式多功能血压计, 其特征是, 血压计盒体一侧设有提手 (12)。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37104 U 2 1/1 页 3 便携式多功能血压计 技术领域 :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 主要涉及水银血压计。 背景技术 : 0002 现有技术中的水银血压计, 在使用过程有如下不便之处, 一是, 在弱光环境测量血 压, 因光线不好其水银柱刻度观察不清, 造成读数不准 ; 二是, 与水银血压计配套使用的听 诊器, 当外诊时需专门携带, 不方便 ; 三是、 血压计无提手, 携带不便。 发明内容 : 0003 本使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在于对现有血压计加以改进, 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
5、能血 压计, 在弱光、 夜间使用, 便于读数。 血压计盒内配装经改进的听诊器, 血压计盒体一侧设有 提手, 携带、 使用方便。 0004 本使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 便携式多功能血压计, 包括盒体 1、 汞柱玻璃管 7、 测量 标尺、 水银罐5、 水银开关6、 充气管3、 带压脉气囊的臂带4、 单向阀充气囊2。 计量标尺之刻 度 8 涂饰荧光粉涂料。 0005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包括, 汞柱玻璃管 7 之后侧背景板涂饰荧光粉涂料 13。 0006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包括, 血压计盒内配装听诊器 9, 所述听诊器其双耳金属管间之 弹簧片 10 中间通过铰链 11 连接。 0007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
6、是, 测量标尺之刻度 8 和汞柱玻璃管后侧背景板均涂饰荧 光粉涂料, 在光线差的环境或夜间可提供弱照明, 便于测量刻度的观察。盒内配置听诊器, 出诊时可不必另行携带, 盒体一侧设有提手, 外诊提拿方便。 附图说明 : 0008 附图 1 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0009 附图 2 本实用新型汞柱玻璃管及测量标尺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0 上述说明书附图 1 和 2 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 本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1 便携式多功能血压计, 包括血压计盒体 1、 汞柱玻璃管 7、 测量标尺、 水银罐 5、 水银 开关 6、 充气管 3、 带压脉气囊的臂带 4、 单向阀充气囊 2。测量标尺之刻度 8 涂饰荧光粉涂 料。 汞柱玻璃管7后侧背景板涂饰荧光粉涂料13。 血压计盒内配装听诊器9, 所述听诊器其 双耳金属管间之弹簧片 10 中间通过铰链 11 连接, 使双耳金属管可折叠, 减小血压计体积, 便于放置于血压计盒内。血压计盒体一侧设有提手 12, 便于提拿。 说 明 书 CN 202437104 U 3 1/2 页 4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37104 U 4 2/2 页 5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37104 U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