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pdf

  • 资源ID:6902543       资源大小:570.4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pdf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6381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06 CN 203263816 U *CN203263816U* (21)申请号 201320278995.9 (22)申请日 2013.05.21 A61J 1/20(2006.01) A61M 5/14(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月季路 8 号 (72)发明人 邱宇 李科 袁媛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0212 代理人 穆祥维 (54) 实用新型名称 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带分接口的硬双接 口, 包括底座、 肝素帽、 肝素帽、 混药杯体和加 药针, 肝素帽的连接套与混药通道密封连接, 混 药杯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加药通道, 在混药杯 体的底部设置外套, 外套旋合在肝素帽的外壳 上 ; 肝素帽设置在加药通道的外壁上, 其内的 通道与加药通道内相通。该硬双接口既可作为混 药使用 ; 还可以实现多种混药器械间的相互转换 或替代, 为混药方式提供了多重选择, 如可用作药 物注射, 只需将混药杯体从肝素帽上旋下, 将注 射器的针座插入肝素帽内, 使注射器内的应急 药与混合药液混合, 药液进入患者体内, 起到应急 作用 ; 而肝素帽作为分接口, 在混药时可实现 两种或两种以

3、上的药物和溶液同时混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63816 U CN 203263816 U *CN203263816U* 1/1 页 2 1. 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包括底座 (1) , 所述底座 (1) 上设有混药通道 (2) 和输液通道 ;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肝素帽 (3) 、 肝素帽 (14) 、 混药杯体 (4) 和设置在混药杯体 (4) 内的 加药针 (5) , 所述肝素帽 (3) 的连接套 (3

4、1) 与混药通道 (2) 密封连接, 所述混药杯体 (4) 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加药通道 (6) , 在所述混药杯体 (4) 的底部并位于加药通道 (6) 外设 置外套 (7) , 外套 (7) 内设置内螺纹并旋合在肝素帽 (3) 的外壳 (32) 上, 所述加药通道 (6) 顶在肝素帽 (3) 的密封塞 (33) 上 ; 所述肝素帽 (14) 设置在加药通道 (6) 的外壁上, 肝 素帽 (14) 内的通道与加药通道 (6) 内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混药杯体 (4) 内设置 混药卡体, 所述混药卡体包括底板 (8) 、 卡体环 (9) 、

5、支撑板 (10) 和卡体 (11) , 在底板 (8) 上 且靠近边缘均布设有多个支撑板 (10) , 卡体环 (9) 通过多个支撑板 (10) 设置在底板 (8) 的 正上方, 在相邻两个支撑板 (10) 之间设置一卡体 (11) , 卡体 (11) 的一端固定于卡体环 (9) 上, 另一端伸向混药卡体内的下方 ; 所述加药针 (5) 垂直设置在底板 (8) 的中部, 加药针 (5) 的底部伸出底板 (8) 并与加药通道 (6) 密封对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卡体 (11) 与混药杯 体 (4) 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 30 50。 4.根据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混药杯体 (4) 的顶端 口设置密封盖 (12)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 U 型连接板 (15) , 所述 U 型连接板 (15) 的两端连接在混药杯体 (4) 的下方, 所述加 药通道 (6) 向下穿过 U 型连接板 (15) , 所述外套 (7) 连接在 U 型连接板 (15) 的底部。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套 (31) 与混药 通道 (2) 一体成型。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带分接口的硬双

7、接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套 (31) 与混药 通道 (2) 通过焊接的方式、 螺纹配合的方式或卡接的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药针 (5) 的底部与 加药通道 (6) 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 焊接的方式或卡接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堵头 (16) , 所述堵 头 (16) 旋套在肝素帽 (14) 的外壳 (142) 的外螺纹端上并与肝素帽 (14) 密封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263816 U 2 1/4 页 3 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

8、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背景技术 0002 在临床治疗疾病中, 常给病人输液或者通过静脉滴注直接将药物注入体内, 药物 常存储在输液软袋内, 而输液软袋内的药液注入或输出常常通过一种接口实现。 0003 现有技术中, 该接口主要包括混药杯、 硬双接口和加药针。硬双接口包括底座, 底 座上设有一混药通道和一输液通道, 混药通道延伸出底座形成混药接口 ; 输液通道延伸出 基座形成输液接口。 混药杯设置在硬双接口的混药接口上, 混药杯为圆柱状中空结构, 在混 药杯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呈倒钩状、 且用于防止药物容器松动的防滑扣。 0004 混药杯与硬双接口组合只能

9、实现西林瓶与焊合在硬双接口上的输液软袋连接, 进 而实现混药, 搭配形式单一, 无法实现多种混药器械间的转换或替代。 肝素帽具有相对比较 多样化的对接形式, 适用范围广, 还具有非常好的自密封效果, 但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硬双接 口均没有与肝素帽连接的统一的结构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大肝素帽的适用范 围, 可实现多形式混药的带分接口的输液用的硬双接口。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 0007 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 包括底座、 肝素帽、 肝素帽、 混药杯体和设置在混药杯 体内的加药针, 所述底座上设

10、有混药通道和输液通道 ; 所述肝素帽的连接套与混药通道 密封连接, 所述混药杯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加药通道, 在所述混药杯体的底部并位于 加药通道外设置外套, 外套内设置内螺纹并旋合在肝素帽的外壳上, 所述加药通道顶在 肝素帽的密封塞上 ; 所述肝素帽设置在加药通道的外壁上, 肝素帽内的通道与加药 通道内相通。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混药杯体内设置混药卡体, 所述混药卡体 包括底板、 卡体环、 支撑板和卡体, 在底板上且靠近边缘均布设有多个支撑板, 卡体环通过 多个支撑板设置在底板的正上方, 在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一卡体, 卡体的一端固定于 卡体环上, 另一端伸向混

11、药卡体内的下方 ; 所述加药针垂直设置在底板的中部, 加药针的底 部伸出底板并与加药通道密封对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卡体与混药杯体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 30 50。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混药杯体的顶端口设置密封盖。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 该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还包括 U 型连接板, 所 述U型连接板的两端连接在混药杯体的下方, 所述加药通道向下穿过U型连接板, 所述外套 连接在 U 型连接板的底部。 说 明 书 CN 203263816 U 3 2/4 页 4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方案, 所述连接套与混

12、药通道一体成型。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方案, 所述连接套与混药通道通过焊接的方式、 螺 纹配合的方式或卡接的方式连接。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 所述加药针的底部与加药通道通过螺纹配合 的方式、 焊接的方式或卡接的方式连接。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方案, 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还包括堵头, 所述堵 头旋套在肝素帽的外壳的外螺纹端上并与肝素帽密封配合。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0017 1、 将肝素帽连接在混药通道上, 混药杯体连接在肝素帽上, 实现了一种带肝 素帽和混药杯体的硬双接口的统一结构形式。该带分接口的硬

13、双接口既可作为混药使 用, 只需将西林瓶卡入混药杯体内, 通过混药杯和肝素帽实现西林瓶内的药物和输液软 袋内溶液混合 ; 还可以实现多种混药器械间的相互转换或替代, 为混药方式提供了多重选 择, 如可用作药物注射, 只需将混药杯体从肝素帽上旋下, 比如在输液过程中, 若有患者 出现不良反应, 将注射器的针座插入肝素帽内, 注射器的针座压缩密封塞, 使混药通道内 与注射器内相通, 推动注射器上的活塞筒, 注射器内的应急药液进入混药通道内, 并与混合 药液混合, 随药液及时进入患者体内, 起到应急作用。 0018 2、 由于在加药通道的外壁上设置肝素帽作为分接口, 在混药时可实现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

14、药物和溶液同时混合。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2 为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的局部左视图 ; 0021 图 3 为混药卡体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4 为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上的密封塞被压缩的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中 : 1底座 ; 2混药通道 ; 3肝素帽 ; 31连接套 ; 32外壳 ; 33密封塞 ; 4混药杯体 ; 5加药针 ; 6加药通道 ; 7外套 ; 8底板 ; 9卡体 环 ; 10支撑板 ; 11卡体 ; 12密封盖 ; 13输液接口 ; 14肝素帽 ; 141连 接板 ; 142外壳 ; 143密封塞 ; 15U 型

15、连接板 ; 16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0025 如图 1、 2 所示, 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包括底座 1、 肝素帽 3、 肝素帽 14、 U 型连 接板 15、 外套 7、 混药杯体 4 和设置在混药杯体 4 内的加药针 5。底座 1 上设有混药通道 2 和输液通道, 输液通道延伸出底座 1 形成输液接口 13。肝素帽 3 包括连接套 31、 外壳 32 和密封塞 33, 外壳 32 套接在连接套 31 的一端上, 连接套 31 的另一端与混药通道 2 密封连 接, 密封塞 33 设置在外壳 32 内。肝素帽 3 为现有产品,

16、 在此不再对肝素帽 3 的作用和 工作原理作过多的说明。肝素帽 3 的连接套 31 与混药通道 2 密封连接, 在混药杯体 4 的 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加药通道 6, U 型连接板 15 的两端连接在混药杯体 4 的下方, 加药通 道 6 向下穿过 U 型连接板 15, 外套 7 连接在 U 型连接板 15 的底部, 外套 7 并位于加药通道 说 明 书 CN 203263816 U 4 3/4 页 5 6 外, 外套 7 与加药通道 6 同轴线设置, 外套 7 内设置内螺纹并旋合在肝素帽 3 的外壳 32 上, 加药通道 6 顶在肝素帽 3 的密封塞 33 上。肝素帽 14 位于 U 型连接板

17、 15 的敞口一 侧, 肝素帽 14 包括连接套 141、 外壳 142 和密封塞 143, 外壳 142 套接在连接套 141 的一 端上, 连接套141的另一端设置在加药通道6的外壁上, 肝素帽14内的通道与加药通道6 内相通, 密封塞 143 设置在外壳 142 内。肝素帽 14 也为现有产品, 在此也不再对肝素帽 14 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作过多的说明。堵头 16 的内圆上设置内螺纹, 堵头 16 旋套在肝素 帽 14 的外壳 142 的外螺纹端上并与肝素帽 14 密封配合。 0026 混药杯体 4 内设置混药卡体, 混药卡体的结构如图 3 所示。混药卡体包括底板 8、 卡体环 9、 支撑

18、板 10 和卡体 11。在底板 8 上且靠近边缘均布设有多个支撑板 10 (本实施例 中, 在底板 8 上对称设置六个支撑板 10) , 卡体环 9 通过多个支撑板 10 设置在底板 8 的正 上方, 在相邻两个支撑板 10 之间设置一卡体 11, 卡体 11 的一端固定于卡体环 9 上, 另一端 伸向混药卡体内的下方, 卡体 11 与混药杯体 4 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 30 50, 使该卡体 11 的自由端的弹性调节范围增大, 增大对西林瓶的适应性。加药针 5 垂直设置在底板 8 的 中部, 加药针 5 的底部伸出底板 8 并与加药通道 6 密封对接。 0027 混药杯体 4 的顶端口设置密封

19、盖 12, 通过该密封盖 12 和堵头 16 使混药杯体 4 和 加药通道 6 处于密封状态, 避免被空气污染, 既有利于保持混药杯体 4 和加药通道 6 内的清 洁度, 又有利于在无菌状态下进行混药。 0028 在本实施例中, 连接套31与混药通道2一体成型, 既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也使制作工艺简单。连接套 31 与混药通道 2 的结合方式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 还可采用螺 纹连接的方式, 甚至可采用卡接的方式, 均能实现连接套 31 与混药通道 2 密封连接。 0029 加药针 5 的底部与加药通道 6 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 以实现加药针 5 的底部 与加药通道6密封对接 ; 也

20、可将加药针5的底部与加药通道6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还可将 加药针 5 的底部与加药通道 6 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 同样可实现加药针 5 的底部与加药通 道 6 密封对接。 0030 将肝素帽 3 连接在混药通道 2 上, 混药杯体 4 连接在肝素帽 3 上, 实现了一种 带肝素帽 3 和混药杯体 4 的硬双接口的统一结构形式。该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既可作为 混药使用, 只需将西林瓶卡入混药杯卡体内, 向下旋转混药杯体 4, 随着在肝素帽 3 的外 套 32 上向下旋转的过程中, 加药通道 6 的底部逐渐挤压肝素帽 3 内的密封塞 33 并最终 使加药通道 6 内与肝素帽 3 内的通道相通, 如

21、图 4 所示, 通过混药杯和肝素帽 3 实现西 林瓶内的药物和输液软袋内溶液混合 ; 还可以实现多种混药器械间的相互转换或替代, 为 混药方式提供了多重选择, 如可用作药物注射, 只需将混药杯体 4 从肝素帽 3 上旋下, 比 如在输液过程中, 若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将注射器的针座插入肝素帽3的外壳32内, 注 射器的针座压缩密封塞 33, 使混药通道内与注射器内相通, 推动注射器上的活塞筒, 注射器 内的应急药液进入混药通道内, 并与混合药液混合, 随药液及时进入患者体内, 起到应急作 用。同时, 由于在加药通道 6 的外壁上设置肝素帽 14 作为分接口, 将肝素帽 14 上的堵 头 16

22、 旋下, 在混药时可通过该肝素帽 14 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和溶液同时混合 0031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说 明 书 CN 203263816 U 5 4/4 页 6 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CN 203263816 U 6 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63816 U 7 2/4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63816 U 8 3/4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63816 U 9 4/4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63816 U 10


注意事项

本文(带分接口的硬双接口.pdf)为本站会员(狗**)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