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5455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5455A21申请号201310119175X22申请日20130408A47G9/1020060171申请人梁金屯地址048100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凰东街161号202室72发明人梁金屯54发明名称可调节高度的枕头57摘要本发明涉及枕头,具体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枕头高度不可调的问题。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包括枕套、枕芯、调节气囊、第一软管、第一单向阀、充气球、硬板、第二软管、第二单向阀、以及排气阀;枕芯套设于枕套的内腔;调节气囊嵌设于枕芯的内部;调节气囊由若干个气囊单元平铺排列构成,且相邻两个气
2、囊单元之间相互连通;第一软管贯穿枕芯和枕套;第一软管的一端与调节气囊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通;第一单向阀安装于充气球的球壁上;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充气球连通;硬板嵌设于调节气囊的上侧外壁与枕芯之间。本发明适用于宾馆、旅店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5455ACN104095455A1/1页2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套(1)、枕芯(2)、调节气囊(3)、第一软管(4)、第一单向阀(5)、充气球(6)、硬板(7)、第二软管(
3、8)、第二单向阀(9)、以及排气阀(10);枕芯(2)套设于枕套(1)的内腔;调节气囊(3)嵌设于枕芯(2)的内部;调节气囊(3)由若干个气囊单元平铺排列构成,且相邻两个气囊单元之间相互连通;第一软管(4)贯穿枕芯(2)和枕套(1);第一软管(4)的一端与调节气囊(3)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阀(5)的出口连通;第一单向阀(5)安装于充气球(6)的球壁上;第一单向阀(5)的进口与充气球(6)连通;硬板(7)嵌设于调节气囊(3)的上侧外壁与枕芯(2)之间;第二软管(8)的一端与第二单向阀(9)的进口连通;第二单向阀(9)安装于充气球(6)的球壁上;第二单向阀(9)的出口与充气球(6)连通;排气阀(
4、10)安装于第一软管(4)上,且排气阀(10)位于第一单向阀(5)的出口与调节气囊(3)之间;第一单向阀(5)、充气球(6)、第二软管(8)、第二单向阀(9)、排气阀(10)均设于枕套(1)的外部。权利要求书CN104095455A1/2页3可调节高度的枕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枕头,具体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背景技术0002枕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高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人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研究表明,人在采取不同睡姿(如侧卧睡姿、仰卧睡姿等)时对枕头高度的要求不同,不同年龄和体质的人对枕头高度的要求也不同。现有枕头由于自身结构所限,其高度均是固定不可调的,因而其不利于改
5、善睡眠质量,无法保证身体健康。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枕头,以解决现有枕头高度不可调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枕头高度不可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0004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包括枕套、枕芯、调节气囊、第一软管、第一单向阀、充气球、硬板、第二软管、第二单向阀、以及排气阀;枕芯套设于枕套的内腔;调节气囊嵌设于枕芯的内部;调节气囊由若干个气囊单元平铺排列构成,且相邻两个气囊单元之间相互连通;第一软管贯穿枕芯和枕套;第一软管的一端与调节气囊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通;第一单向阀安装于充气球的球壁上;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充气球连通;硬板
6、嵌设于调节气囊的上侧外壁与枕芯之间;第二软管的一端与第二单向阀的进口连通;第二单向阀安装于充气球的球壁上;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充气球连通;排气阀安装于第一软管上,且排气阀位于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调节气囊之间;第一单向阀、充气球、第二软管、第二单向阀、排气阀均设于枕套的外部。0005使用时,将充气球放置于枕套旁侧。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当需要增加枕头高度时,关闭排气阀,并挤压充气球,充气球内的空气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一单向阀充入调节气囊内,调节气囊开始进行膨胀。然后松开充气球,外界空气通过第二软管和第二单向阀充入充气球内。如此反复挤压和松开充气球,使得调节气囊持续进行膨胀,并推动枕芯进行膨胀。待枕芯膨胀至一定
7、程度时,停止挤压充气球,枕芯和调节气囊停止膨胀,由此实现了枕头高度的增加。当需要降低枕头高度时,打开排气阀,并挤压枕芯,枕芯推动调节气囊内的空气通过第一软管和排气阀排放至外界,枕芯和调节气囊开始进行收缩。待枕芯收缩至一定程度时,关闭排气阀,枕芯和调节气囊停止收缩,由此实现了枕头高度的降低。在此过程中,各个气囊单元能够保证调节气囊的结构稳定。硬板能够保证调节气囊受力均匀,使得枕芯能够均匀膨胀和均匀收缩,并使得头部的压力能够均摊在调节气囊上,从而避免枕芯被头部压得过度变形。基于上述过程,本发明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实现了枕头高度可调,因而其不仅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而且有效保证了身体健康,适用于各种
8、场所,尤其适用于宾馆、旅店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0006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枕头高度不可调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场所,尤其适用于宾馆、旅店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说明书CN104095455A2/2页4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中1枕套,2枕芯,3调节气囊,4第一软管,5第一单向阀,6充气球,7硬板,8第二软管,9第二单向阀,10排气阀。具体实施方式0009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包括枕套1、枕芯2、调节气囊3、第一软管4、第一单向阀5、充气球6、硬板7、第二软管8、第二单向阀9、以及排气阀10;枕芯2套设于枕套1的内腔;调节气囊3嵌设于枕芯2的内部;
9、调节气囊3由若干个气囊单元平铺排列构成,且相邻两个气囊单元之间相互连通;第一软管4贯穿枕芯2和枕套1;第一软管4的一端与调节气囊3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阀5的出口连通;第一单向阀5安装于充气球6的球壁上;第一单向阀5的进口与充气球6连通;硬板7嵌设于调节气囊3的上侧外壁与枕芯2之间;第二软管8的一端与第二单向阀9的进口连通;第二单向阀9安装于充气球6的球壁上;第二单向阀9的出口与充气球6连通;排气阀10安装于第一软管4上,且排气阀10位于第一单向阀5的出口与调节气囊3之间;第一单向阀5、充气球6、第二软管8、第二单向阀9、排气阀10均设于枕套1的外部。0010具体实施时,枕套1采用织物面料制成。枕芯2采用软性材料制成。充气球6的体积较小,便于放置和手握。说明书CN104095455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9545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