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哥釉与弟釉相结合的青瓷烧制工艺方法及其釉料配方.pdf

  • 资源ID:58621       资源大小:802.1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哥釉与弟釉相结合的青瓷烧制工艺方法及其釉料配方.pdf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341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3417A21申请号201410444480022申请日20140903C04B41/8620060171申请人许继武地址323707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上垟镇岱垟路086号72发明人许继武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1代理人张宇娟54发明名称哥釉与弟釉相结合的青瓷烧制工艺方法及其釉料配方57摘要本发明涉及青瓷工艺美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将传统龙泉哥釉与弟釉结合烧制的工艺方法及其釉料配方。由于哥釉与弟釉的膨胀系数差别较大,哥釉开裂极限温度高于烧制弟釉的最高极限温度,当哥釉达到极限开裂温

2、度时,弟釉的流动性变大,导致传统的青瓷工艺品很少出现哥釉与弟釉结合烧制的情况,尤其器皿内部采用哥釉、外部采用弟釉或是器皿内部采用弟釉、外部采用哥釉这种内外不同釉的工艺品还未有工艺大师尝试。本发明通过改变哥釉与弟釉的釉料配方,降低了哥釉开片的最低极限温度,提升了弟釉烧制的最高极限温度,使得哥釉的烧制温度与弟釉的烧制温度有了重叠区间,在保证哥釉开片的同时,弟釉的流动性相对稳定,为哥釉与弟釉结合烧制打下了基础。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3417ACN104193417A1/3页21一种哥釉

3、与弟釉相结合的青瓷烧制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制坯按照需求制作器皿的坯体;2涂刷止口线在干燥的器皿坯体开口处涂刷止口线,其止口线的主要成分为紫金土;3素烧将涂刷止口线并干燥后的坯体置于窑炉中素烧,素烧温度为780820,素烧时间为58H,素烧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4上釉首先,对器皿坯体的内部进行上釉操作,上釉完成后进行干燥;其次,对器皿坯体的外部进行上釉操作,上釉完成后进行干燥,其坯体外部使用与坯体内部不同的釉料,当坯体内部使用哥釉时,坯体外部使用弟釉;当坯体内部使用弟釉时,坯体外部使用哥釉;再次,对整体上釉并干燥的坯体内外同时进行喷釉,其喷釉遍数为23遍;最后,对坯体上釉过厚

4、处进行剔釉。5釉烧将上釉完成的坯体装窑,进行釉烧;其釉烧依次包括干燥、氧化、还原、成瓷、保温五个阶段,在其干燥阶段,窑温慢慢上升,窑门开设有供坯体内水分蒸发逸出的缝隙,经过23小时,温度达到300400时关闭窑门,继续加热升温;在其氧化阶段,用45小时将窑温提升至950,使坯体得到充分缓慢的氧化,再用约1小时时间,使窑温升至980进行过渡保温;在其还原阶段,从980开始,进行强还原焰烧成,升温速度控制在115/MIN,窑温从980升至1250,燃气压力加大至002005MPA,进行34小时的强还原反应;在其成瓷阶段,调小燃气压力至0005002MPA,减少还原气氛,在2个小时之内,将窖温从12

5、50升到1280;在其保温阶段,保持窑温在12801290之间2030分钟后熄火;6冷却釉烧完成后,待窑内温度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开窑,取出成品。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采用的哥釉,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所述步骤4中采用的弟釉为粉青釉或梅子青,所述粉青釉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权利要求书CN104193417A2/3页3所述梅子青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器皿坯体在上釉之前,首先通过气泵及湿海绵将内外表面的粉尘进行处理。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其器皿

6、坯体外部上釉之前,对其坯体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进行均匀刷水处理。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其器皿坯体外部上釉之前,对其坯体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进行均匀刷水处理。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工艺方法的哥釉,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7一种与权利要求6所述哥釉结合使用的弟釉,所述弟釉为粉青釉,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权利要求书CN104193417A3/3页48一种与权利要求6所述哥釉结合使用的弟釉,所述弟釉为梅子青,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权利要求书CN104193417A1/7页5哥釉与弟釉相结合的青瓷烧制工艺方法及其釉料配方技术

7、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青瓷工艺美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传统龙泉哥釉与弟釉结合烧制的工艺方法。背景技术0002龙泉青瓷始于晋代,北宋时初具规模,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制瓷规模空前绝后,技艺登峰造极,弟窑中的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龙泉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瓷业中心。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0003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釉、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哥窑”青瓷以瑰丽、古仆的纹片为装饰手段,如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

8、等加之其釉层饱满、莹洁,素有“紫口铁足”之称,与釉面纹片相映,更显古仆、典雅,湛称瓷中珍品。0004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纹片多种多样,以纹道而称之有鳝鱼纹、黑蓝纹、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釉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因为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

9、发生还原,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而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称“紫口铁足”。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地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浅黄纹、鱼子纹;以纹形而称之有纲形纹、梅花纹、细碎纹、大小格纹、冰裂纹等,总名为百极碎。0005哥窑与弟窑最大的区别是,哥窑是开片瓷,即青瓷表面有像裂痕的纹路,这种片纹是因胎体膨胀系数大于釉的膨胀系数,在烧窑冷却时出现的,

10、本是一种缺陷,却产生“金丝铁线”的特殊装饰效果。而弟窑则是不开片瓷。0006由于哥釉与弟釉的膨胀系数差别较大,哥釉开裂极限温度高于烧制弟釉的最高极限温度,当哥釉达到极限开裂温度时,弟釉的流动性变大,导致,传统的青瓷工艺品很少出现哥釉与弟釉结合烧制的情况,尤其器皿内部采用哥釉、外部采用弟釉或是器皿内部采用弟釉、外部采用哥釉这种内外不同釉的工艺品还未有工艺大师尝试。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制器皿内部与外部不同釉料的烧制工艺方法。说明书CN104193417A2/7页6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哥釉与弟釉相结合的青瓷烧制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工艺

11、步骤00091制坯按照需求制作器皿的坯体;00102涂刷止口线在干燥的器皿坯体开口处涂刷止口线,其止口线的主要成分为紫金土;00113素烧将涂刷止口线并干燥后的坯体置于窑炉中素烧,素烧温度为780820,素烧时间为58H,素烧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00124上釉首先,对器皿坯体的内部进行上釉操作,上釉完成后进行干燥;其次,对器皿坯体的外部进行上釉操作,上釉完成后进行干燥,其坯体外部使用与坯体内部不同的釉料,当坯体内部使用哥釉时,坯体外部使用弟釉;当坯体内部使用弟釉时,坯体外部使用哥釉;再次,对整体上釉并干燥的坯体内外同时进行喷釉,其喷釉遍数为23遍;最后,对坯体上釉过厚处进行剔釉。00135釉

12、烧将上釉完成的坯体装窑,进行釉烧;其釉烧依次包括干燥、氧化、还原、成瓷、保温五个阶段,在其干燥阶段,窑温慢慢上升,窑门开设有供坯体内水分蒸发逸出的缝隙,经过23小时,温度达到300400时关闭窑门,继续加热升温;0014在其氧化阶段,用45小时将窑温提升至950,使坯体得到充分缓慢的氧化,再用约1小时时间,使窑温升至980进行过渡保温;0015在其还原阶段,从980开始,进行强还原焰烧成,升温速度控制在115/MIN,窑温从980升至1250,燃气压力加大至002005MPA,进行34小时的强还原反应;0016在其成瓷阶段,调小燃气压力至0005002MPA,减少还原气氛,在2个小时之内,将窖

13、温从1250升到1280;0017在其保温阶段,保持窑温在12801290之间2030分钟后熄火;00186冷却釉烧完成后,待窑内温度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开窑,取出成品。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采用的哥釉,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002000210022所述步骤4中采用的弟釉为粉青釉或梅子青,所述粉青釉按质量百分比计算,说明书CN104193417A3/7页7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00230024所述梅子青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00250026进一步的,其器皿坯体在上釉之前,首先通过气泵及湿海绵将内外表面的灰尘进行处理。0027进一步的,在其器皿坯体外部上釉之前,

14、对其坯体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进行均匀刷水处理。0028进一步的,在其器皿坯体外部上釉之前,对其坯体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进行均匀刷水处理。0029本发明哥釉与弟釉的釉料配方,其降低了哥釉开片的最低极限温度,提升了弟釉烧制的最高极限温度,使得哥釉的烧制温度与弟釉的烧制温度有了重叠区间,在保证哥釉开片的同时,弟釉的流动性相对稳定,为哥釉与弟釉结合烧制打下了基础。运用本发明哥釉与弟釉结合烧制的青瓷产品,颠覆了传统青瓷产品用同一种釉料烧制的传统,尤其是哥釉与弟釉这种极限烧制温度不同的釉料相结合,在青瓷领域,开创了先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具体实施方式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涉及的釉料配方中的各原料,产地均为浙江省龙泉市,其名称及成分对于其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均是明确的。0031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潘兆鸿编著的陶瓷300问收录了浙江省龙泉市的釉料配方,其哥窑釉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0032说明书CN104193417A4/7页80033其粉青釉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00340035其梅子青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00360037上述粉青釉与梅子青即为传统的弟窑釉。本书中收藏的哥釉与弟釉为传统的釉料配方,其烧制温度通常为,哥釉12901320,弟釉12701280。如上所述,其哥釉的最低开片温度高于弟釉的最高极限温度,当达到

16、哥釉的开片温度时,弟釉的流动性过大,因此,传统的哥釉与弟釉无法同时烧制。0038为了解决上述哥釉与弟釉无法同时烧制的问题,本发明对哥釉及弟釉的配方做出调整。0039其哥釉,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0040说明书CN104193417A5/7页90041上述哥釉配方与陶瓷300问收录的哥釉配方相比,石灰石的含量有所增加,并且增加了石英与长石,对于青瓷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石灰石、长石及石英在釉料及毛坯配料中,起到溶剂的作用,其含量的增加,起到的效果便是增加了流动性,降低了哥釉开片的极限温度。经过本申请人改良的哥釉烧制温度为12801310。0042其弟釉包括粉青釉与梅子青,其粉青釉按

17、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00430044其梅子青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004500460047上述弟釉的配方与陶瓷300问收录的弟釉配方相比,主要是降低了作为溶剂的石灰石含量,使得釉料的稳定性增加,流动性减小,相应的烧制温度升高。经过改进的弟釉,其烧制温度为12801290。0048经过对改进后的哥釉与弟釉烧制温度分析可知,其具有一个重叠的温度区间,及说明书CN104193417A6/7页1012801290。因此,只要温度控制的足够精确,其改进后的哥釉与弟釉有了可以同窑烧制的基础,也就为在同一器皿的内外使用不同釉料打下了基础。0049本实施例中,其哥釉与弟釉相结合

18、的青瓷烧制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00501制坯按照需求制作器皿的坯体。00512涂刷止口线在干燥的器皿坯体开口处涂刷止口线,用于将哥釉与弟釉分隔开,防止混合,其止口线的主要成分为紫金土。00523素烧将涂刷止口线并干燥后的坯体置于窑炉中素烧,素烧温度为780820,素烧时间为58H,素烧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对其素烧的坯体用气泵及湿海绵将内外表面的灰尘处理干净。00534上釉首先,对器皿坯体的内部进行上釉操作,上釉完成后进行干燥;其次,对器皿坯体的外部进行上釉操作,上釉完成后进行干燥,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外部上釉之前,对其坯体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进行均匀刷水处理,防止釉料过后,烧制过程中往下

19、流动。0054其坯体外部使用与坯体内部不同的釉料,当坯体内部使用哥釉时,坯体外部使用弟釉;当坯体内部使用弟釉时,坯体外部使用哥釉;再次,对整体上釉并干燥的坯体内外同时进行喷釉,其喷釉遍数为23遍;最后,对坯体上釉过厚处进行剔釉。0055在本实施例中,其哥釉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00560057其弟釉选择粉青釉时,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00580059其弟釉选择梅子青时,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0060说明书CN104193417A107/7页1100615釉烧将上釉完成的坯体装窑,进行釉烧;其釉烧依次包括干燥、氧化、还原、成瓷、保温五个阶段,在其干

20、燥阶段,窑温慢慢上升,窑门开设有供坯体内水分蒸发逸出的缝隙,经过23小时,温度达到300400时关闭窑门,继续加热升温;0062在其氧化阶段,用45小时将窑温提升至950,使坯体得到充分缓慢的氧化,再用约1小时时间,使窑温升至980进行过渡保温;0063在其还原阶段,从980开始,进行强还原焰烧成,升温速度控制在115/MIN,窑温从980升至1250,燃气压力加大至002005MPA,进行34小时的强还原反应;0064在其成瓷阶段,调小燃气压力至0005002MPA,减少还原气氛,在2个小时之内,将窖温从1250升到1280;0065在其保温阶段,保持窑温在12801290之间2030分钟后熄火。00666冷却釉烧完成后,待窑内温度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开窑,取出成品。0067本发明哥釉与弟釉的釉料配方,其降低了哥釉开片的最低极限温度,提升了弟釉烧制的最高极限温度,使得哥釉的烧制温度与弟釉的烧制温度有了重叠区间,在保证哥釉开片的同时,弟釉的流动性相对稳定,为哥釉与弟釉结合烧制打下了基础。运用本发明哥釉与弟釉结合烧制的青瓷产品,颠覆了传统青瓷产品用同一种釉料烧制的传统,尤其是哥釉与弟釉这种极限烧制温度不同的釉料相结合,在青瓷领域,开创了先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说明书CN104193417A11


注意事项

本文(哥釉与弟釉相结合的青瓷烧制工艺方法及其釉料配方.pdf)为本站会员(r5)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