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pdf

  • 资源ID:4888923       资源大小:330.4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901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8 CN 103090191 A *CN103090191A* (21)申请号 201110338777.5 (22)申请日 2011.11.01 F17D 1/18(2006.01) (71)申请人 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经济开发区 金陵西路 95 号 (72)发明人 余三同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34 代理人 张利强 (54) 发明名称 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 融化装

2、置, 包括 : 熔蜡罐、 缓冲罐和石蜡输送泵, 所述熔蜡罐底部包括设置有第一输出口和第一排 污口, 所述熔蜡罐中部设置第二输出口, 所述第一 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的切线方向接通于缓冲罐的 罐体中, 所述缓冲罐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污口, 所述 缓冲罐罐体中下部设置有第三输出口, 并与石蜡 输送泵连通。 通过上述方式, 本发明用于人造板生 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能够分离出来更多杂质及水 分, 保障了生产质量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

3、)申请公布号 CN 103090191 A CN 103090191 A *CN103090191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熔蜡罐、 缓冲罐和石蜡 输送泵, 所述熔蜡罐底部设置有第一输出口和第一排污口, 所述熔蜡罐中部设置第二输出 口, 所述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的切线方向接通于缓冲罐的罐体中, 所述缓冲罐底部开 设有第二排污口, 所述缓冲罐罐体中下部设置有第三输出口, 并与石蜡输送泵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 罐罐体为蒸汽伴管型。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4、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排污口、 第二排污口和第三输出口的管路中都设置有阀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蜡 罐底部为锥形体, 所述第一排污口设置在锥尖, 所述第一输出口设置在锥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90191 A 2 1/2 页 3 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人造板生产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人造板生产过程中, 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石蜡解决人造板防水防潮的问题。在生产 线中配置的石蜡熔化装置,

5、是一个内部带有蒸汽加热盘管的不锈钢罐体, 熔化的石蜡通过 罐底部的管道流出经石蜡泵输送到生产线。 0003 在实际的应用中, 由于固体石蜡是通过运输工具长途运送工厂, 包装、 运输及生产 操作过程中不免会附带有杂质及水分进入到石蜡罐中, 这些杂质和水分与熔化的石蜡一起 经过石蜡泵被输送到生产线, 经常造成输送管道堵塞, 石蜡泵长期有杂质和水通过, 精密齿 轮泵等零件也遭到破坏, 寿命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 能够 分离出来更多的杂质及水分, 保障了生产质量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

6、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用于人造板生产 线的石蜡融化装置, 包括 : 熔蜡罐、 缓冲罐和石蜡输送泵, 所述熔蜡罐底部包括设置有第一 输出口和第一排污口, 所述熔蜡罐中部设置第二输出口, 所述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的 切线方向接通于缓冲罐的罐体中, 所述缓冲罐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污口, 所述缓冲罐罐体中 下部设置有第三输出口, 并与石蜡输送泵连通。 0006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缓冲罐罐体为蒸汽伴管型。 0007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排污口、 第二排污口和第三输出口的管路 中都设置有阀门。 0008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熔蜡罐底部为锥型, 所述第一排污

7、口设置在锥 尖, 所述第一输出口设置在锥壁。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熔蜡罐内绝大部分的杂质及水分通过两道沉淀和分离, 被 彻底排出来, 流入到石蜡输送泵的石蜡基本上为纯净的石蜡, 使杂质或水分对石蜡输送泵 和其他零部件的损害减少, 及管道的堵塞造成的故障降低到最小, 保障了生产线的稳定运 行和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是本发明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一较佳结构示意图。 0011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 1、 熔蜡罐 ; 2、 缓冲罐 ; 3、 缓冲罐 ; 4、 阀门 ; 11、 第一输 出口 ; 12、 第一排污口 ; 13、 第二输出口 ; 21、

8、 第二排污口 ; 22、 第三输出口。 说 明 书 CN 103090191 A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3 请参阅图 1,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 一种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 包括 : 熔蜡罐 1、 缓冲罐 2 和石蜡输送泵 3, 熔蜡罐 1 的底部包括设置有第一输出口 11 和第一排污 口 12, 熔蜡罐 1 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输出口 13, 第一输出口 11 和第二输出口 13 的切线方向 接通于缓冲罐2的

9、罐体中, 缓冲罐2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污口21, 缓冲罐2的罐体中下部设置 有第三输出口 22, 并与石蜡输送泵 3 连通。 0014 进一步, 所述缓冲罐 2 的罐体为蒸汽伴管型, 对缓冲罐内的水分和杂质再次进行 分离和沉淀, 第一排污口 12、 第二排污口 21 和第三输出口 22 的管路中都分别设置有阀门 4, 用于控制石蜡或杂质的流出。熔蜡罐 1 的底部为锥型, 熔蜡罐的第一排污口 12 设置在锥 尖, 熔蜡罐的第一输出口 11 设置在锥壁。 0015 本发明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其工作原理 : 首先, 对石蜡罐 1 底部的 输出口进行改造, 石蜡罐底部锥尖部位的第一排污口 12

10、只做排污使用。生产过程中, 加入 的固体石蜡中夹带的水分和沙石等杂质在融化过程中沉淀到熔蜡罐 1 底部, 通过定期对石 蜡罐进行排污作业, 确保进入罐中的水分和沙石等及时排出, 经第一排污口 12 并通过阀门 4 控制流出。 0016 其次, 在石蜡罐 1 底部的锥壁上增加第一输出口 11 和在石蜡罐 1 罐体中部开设 第二输出口 13, 其两个输出口与缓冲罐 2 切线连通, 缓冲罐 2 制作成蒸汽伴管型, 经过改动 后的熔蜡罐 1, 其罐体内融化的石蜡中的杂质大部分沉淀到熔蜡罐 1 罐体的底部, 带入的水 分也会沉积在下面, 定期排放就可将杂质排出, 即使有少部分的杂质进入缓冲罐 2, 缓冲

11、罐 2 底部设置有的第二排污口 21, 因采用蒸汽伴管型会因离心作用使杂质沉淀到缓冲罐 2 的 底部, 再经第二排污口 21 排出并通过阀门 4 控制流出。缓冲罐 2 中下部设置的第三输出口 22, 通过阀门 4 控制流量, 最后采用石蜡输送泵 3 将纯度极高的石蜡送入生产线。 0017 本发明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区别于现有技术 : 在人造板生产线 中增加的蒸汽伴管型缓冲罐对熔蜡罐内的杂质和多余水分进行第二次排污处理, 输送到生 产线上的石蜡基本上为纯净的石蜡, 对设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00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090191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0191 A 5


注意事项

本文(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石蜡融化装置.pdf)为本站会员(r7)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