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热传导改进剂.pdf

  • 资源ID:45363       资源大小:907.7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热传导改进剂.pdf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3742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53742A21申请号201380005618022申请日20130118201200958320120120JP201208989020120411JPC09K5/08200601C01F5/20200601C01F5/22200601C08K3/20200601C08L83/04200601C08L101/0020060171申请人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香川县申请人株式会社海水化学研究所72发明人真锅等工藤大辅大堀康平宫田茂男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代理人程伟唐瑞庭54发明名

2、称热传导改进剂57摘要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对树脂赋予高热传导性的热传导性改进剂。本发明的热传导性改进剂以具有10NM02M厚度、且依照SEM法所测定的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的氢氧化镁粒子作为有效成分。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716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5151420130118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08937JA20130725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3742ACN104053742A1/1页2

3、1一种热传导性改进剂,所述热传导性改进剂以具有10NM02M厚度、且依照SEM法所测定的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的氢氧化镁粒子作为有效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导性改进剂,其中,氢氧化镁粒子的长宽比在15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导性改进剂,其中,氢氧化镁粒子的BET法比表面积为1030M2/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导性改进剂,其中,氢氧化镁粒子的CAO含有量在001重量以下、CL含有量在005重量以下、NA含有量在001重量以下,且铁化合物、锰化合物、钴化合物、铬化合物、铜化合物、钒化合物及镍化合物的合计含有量,换算为金属在002重量以下,MGOH2含有量在995重量以上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导性改进剂,其中,利用选自由高级脂肪酸类、阴离子类界面活性剂、磷酸酯类、偶联剂、及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酯类、硅氧烷油构成的组的至少1种表面处理剂,对所述热传导性改进剂进行表面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导性改进剂,所述热传导性改进剂具有由选自由硅、铝、钛、锆、锌及硼构成的组的至少1种元素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构成的被覆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导性改进剂,所述热传导性改进剂具有由使硅酸及其可溶性盐类产生作用而形成的硅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构成的被覆层。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热传导性改进剂,其中,在被覆层上,更进一步利用选自由高级脂肪酸类、阴离子类界面活性剂、磷酸酯类

5、、偶联剂、及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酯类构成的组的至少1种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9一种散热剂,所述散热剂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导性改进剂作为有效成分。10一种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I100重量份树脂、及II20300重量份热传导性改进剂,其中,热传导性改进剂为具有10NM02M厚度、且依照SEM法所测定的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的氢氧化镁粒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树脂为硅橡胶。12一种成形品,所述成形品由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构成。13一种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由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构成。14一种方法,所述方法为使含有树脂与氢氧化镁粒子的树脂组合物的热传

6、导性提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掺合入具有10NM02M厚度、且依照SEM法所测定的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的氢氧化镁粒子20300重量份。权利要求书CN104053742A1/9页3热传导改进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热传导改进剂、掺合有热传导改进剂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此外,本发明涉及提升树脂组合物的热传导性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作为合成树脂、橡胶类、陶瓷等的热传导性改进剂,截至目前为止使用氧化镁、氧化铝、二氧化硅等专利文献1。二氧化硅的热传导性较低。氧化铝虽热传导性较高,但硬度偏高,因而在成形时有导致对成形机、模具造成磨损的缺点。所以,硬度较低、热传导率为氧

7、化铝约3倍的氧化镁作为热传导性改进剂而受到瞩目。然而,氧化镁有因水或水蒸气的逐渐侵入而转变为氢氧化镁,致使物理性质丧失的缺点,所以目标指向于更高热传导率而进行各种改进。例如使氧化镁的表面上具有硅及/或铝与镁的复合氧化物被覆层的专利文献2、利用磷化合物进行表面被覆的氧化镁专利文献3。此外,也提案有以氢氧化镁作为热传导改进剂的技术专利文献4。然而,任一者均未能获得满足的结果。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324146号0004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27177号0005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6282783号0006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9176368号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目的在

8、于提供能改进树脂的热传导性的热传导改进剂。此外,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拉伸强度、伸长率等机械强度优异、具有高热传导性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此外,本发明提供提升树脂组合物的热传导性的方法。0008本发明发明人针对以氢氧化镁粒子作为有效成分的热传导改进剂的改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具有高长宽比的氢氧化镁粒子,能达到作为热传导性改进剂的优异效果,遂完成本发明。0009即,本发明的热传导性改进剂,以具有10NM02M厚度、且依照SEM法所测定的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的氢氧化镁粒子作为有效成分。0010再者,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为含有I100重量份树脂、及II20300重量份热传导性改进剂的树脂组合物,其

9、中,热传导性改进剂为具有10NM02M厚度、且依照SEM法所测定的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的氢氧化镁粒子。0011再者,本发明的成形品由上述树脂组合物构成。0012再者,上述的本发明的方法为提升含有树脂与氢氧化镁粒子的树脂组合物的热传导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掺合入具有10NM02M厚度、且依照SEM法所测定的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的氢氧化镁粒子20300重量份。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4053742A2/9页40013热传导性改进剂0014本发明的热传导性改进剂以具有10NM02M厚度、且依照SEM法所测定的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的氢氧化镁粒子作为有效成分。0

10、015氢氧化镁粒子的厚度利用SEM法测定为10NM02M、优选为10NM015M、更优选为10NM008M。氢氧化镁粒子的厚度下限也可为20NM。氢氧化镁粒子的厚度为于SEM照片20,000倍率中,任意10个晶粒的厚度的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平均厚度。0016氢氧化镁粒子的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优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10100、还更优选为50200。氢氧化镁粒子的长宽比为,在SEM照片20,000倍率中,从任意10个晶粒的长径的测定值的算术平均所求得的平均长径除以平均厚度得到的商值。0017氢氧化镁粒子的BET法比表面积优选为530M2/G、更优选为1030M2/G、还更优选为1025M2/

11、G、还更优选为1020M2/G。0018氢氧化镁粒子优选CAO含有量在001重量以下、CL含有量在005重量以下、NA含有量在001重量以下,以及铁化合物、锰化合物、钴化合物、铬化合物、铜化合物、钒化合物及镍化合物的合计含有量,换算为金属为002重量以下。0019氢氧化镁粒子的MGOH2含有量优选为99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95重量以上、还更优选为998重量以上。0020氢氧化镁粒子的制造方法0021就氢氧化镁粒子而言,在对水溶性镁盐中添加碱而使浆料共沉淀,对浆料进行水热处理以制造氢氧化镁粒子时,若使一元有机酸存在,便可获得长宽比较高的本发明的氢氧化镁。0022作为水溶性镁盐可举出氯化镁、硝酸

12、镁、醋酸镁、硫酸镁等。作为碱可举出苛性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氨水等。作为一元的有机酸可举出醋酸、丙酸、丁酸、甲酸等。此外,还可举出所述的钠盐、钾盐、镁盐、钙盐等。0023碱的使用量,相对于水溶性镁盐1摩尔,优选为20200摩尔、更优选为30100摩尔、还更优选为4090摩尔。一元有机酸的使用量,相对于水溶性镁盐1摩尔,优选为000110摩尔、更优选为00150摩尔、还更优选为00530摩尔。0024水热处理的温度优选为100300、更优选为110250、还更优选为130200。0025表面处理剂0026氢氧化镁粒子优选为利用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剂可举出选自由高级脂肪酸类、阴离

13、子类界面活性剂、磷酸酯类、偶联剂硅烷类、钛酸酯类、铝类、及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酯类、丙烯酸类聚合物、及硅氧烷处理剂等构成的组的至少1种。0027作为高级脂肪酸类可举出硬脂酸、芥酸、棕榈酸、月桂酸、二十二烷酸等碳原子数10以上的高级脂肪酸类、以及所述高级脂肪酸的碱金属盐。0028作为阴离子类界面活性剂可举出硬脂醇、油醇等高级醇的硫酸酯盐、聚乙二醇醚的硫酸酯盐、酰胺键合硫酸酯盐、酯键合硫酸酯盐、酯键合磺酸酯、酰胺键合磺酸盐、醚键合磺酸盐、醚键合烷基芳基磺酸盐、酯键合烷基芳基磺酸盐、酰胺键合烷基芳基磺酸盐等。0029磷酸酯类为正磷酸与油醇、硬脂醇等的单或二酯、或二者的混合物,可举出其酸型或碱金属盐或胺盐

14、等。说明书CN104053742A3/9页50030作为偶联剂可举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硅烷偶联剂类;三异硬脂酰基钛酸异丙酯、三二辛基焦磷酸酯钛酸异丙酯、三N氨乙基氨乙基钛酸异丙酯、十三烷基苯磺酰基钛酸异丙酯等钛酸酯类偶联剂类;乙酰基烷氧基铝二异丙醇盐等铝类偶联剂类等等。0031作为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酯类可举出单硬脂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等。0032当使用表面处理剂进行氢氧化镁粒子的表面涂布处理时,可利用公知的湿式或干式法实施。例如湿式

15、法,只要在氢氧化镁的浆料中以液状或乳液状添加该表面处理剂,再以至约100温度充分进行机械式混合便可。干式法只要在将氢氧化镁的粉末利用亨舍尔搅拌机等混合机充分搅拌下,以液状、乳液状、固态状添加表面处理剂,再于加热或非加热下充分混合便可。表面处理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氢氧化镁粒子的重量,优选为1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80重量、还更优选为1030重量。0033进行表面处理过的氢氧化镁粒子,视需要适当选择进行例如水洗、脱水、造粒、干燥、粉碎、分级等手段实施,便可形成最终制品形态。0034被覆层0035为提升氢氧化镁粒子的耐酸性,可将氢氧化镁粒子的表面利用具有耐酸性的被覆剂进行表面被覆。被覆剂为选自例如由硅

16、、铝、钛、锆、锌及、硼构成的组的至少1种元素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优选为具有由使硅酸及其可溶性盐类产生作用而形成的硅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构成的被覆层。0036被覆剂的使用量相对于氢氧化镁粒子,优选为2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0115重量、还更优选为00110重量。0037对被覆层上亦可更进一步利用选自由高级脂肪酸类、阴离子类界面活性剂、磷酸酯类、偶联剂、及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酯类构成的组的至少1种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0038树脂组合物0039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为含有I100重量份树脂、及II20300重量份热传导性改进剂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热传导性改进剂为具有20NM02M厚度、且依照SEM法所测定的

17、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的氢氧化镁粒子。0040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用作半导体、电阻体、冷凝器等的发热部分的密封材料、以及底盘、壳体、热交换器、轴承等要求散热性的零件的材料。0041树脂通常只要作为成形品使用便可。其例子可例示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丁烯、聚4甲基戊烯1等C2C8烯烃烯烃的聚合体或共聚物、这些烯烃与二烯的共聚物类、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苯乙烯、ABS树脂、AAS树脂、AS树脂、MBS树脂、乙烯/氯乙烯共聚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酯接枝聚合树脂、偏二氯乙烯、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氯乙烯丙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树脂、苯氧树脂、聚缩

18、醛、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砜、聚苯醚、聚苯硫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0042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优选例可举出聚烯烃或其共聚物。具体可举出聚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般的聚丙烯类树脂;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说明书CN104053742A4/9页6烯、超低密度聚乙烯、EVA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EEA乙烯丙烯酸乙酯树脂、EMA乙烯丙烯酸甲基共聚树脂、EAA乙烯丙烯酸共聚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般的聚乙烯类树脂;以及聚丁烯、聚4甲基戊烯1等C2C6的烯烃乙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0043此外,还可例示如环氧树脂、酚树脂、三聚氰胺

19、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脲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及EPDM、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SBR、NBR、氯磺化聚乙烯、NIR、聚氨酯橡胶、丁二烯橡胶、丙烯酸类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合成橡胶。0044树脂组合物中的氢氧化镁粒子含有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优选为10300重量份、更优选为25200重量。0045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亦可含有热传导性改进助剂。热传导性改进助剂可使用纤维状或链上的无机物质,其可为天然物、亦可为合成物。若例示所述助剂的具体例,作为纤维状无机物质可举出例如碱式硫酸镁、碳纤维、硅灰石、硼酸铝、钛酸钾、海泡石、硬硅钙石;此外,作为链状无机物质可举出例如乙炔黑。树脂组合物中的

20、热传导性改进助剂含有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优选为20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1150重量、还更优选为01100重量。0046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尚可添加各种添加剂、补强材料、填充剂等,若例示所述,可举出例如硫化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光稳定剂、金属钝化剂、交联剂、着色剂、硬化剂、润滑剂、成核剂、发泡剂、除臭剂、锌钡白、粘土、木片、玻璃纤维、铁氧体、炭黑、滑石、云母、碳酸钙、红磷、锡及其无机盐类、金属纤维、金属粉末等的添加剂、补强材料、填充剂。0047成形品0048本发明涵盖由上述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成形品。作为成形品可举出散热片、散热板、散热箱、散热盖等。0049提升树脂组

21、合物的热传导性的方法0050本发明包括提升含有树脂与氢氧化镁粒子的树脂组合物的热传导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掺合入具有10NM02M厚度、且依照SEM法所测定的长宽比长径/厚度为10以上的氢氧化镁粒子20300重量份。树脂及氢氧化镁粒子如前述。0051实施例0052氢氧化镁粒子、树脂组合物的特性依照以下方法进行测定。0053A热传导率根据ISO/CD220072。装置使用热碟法热物理性质测定装置TPA501京都电子工业制7MM传感器RTK7。0054BBET法比表面积依照“催化剂”VOL2,NO4,第473页,1960年,高木德二所记载方法进行测定。0055C长宽比0056

22、SEM法在氢氧化镁粒子的SEM照片20000倍率中,从任意10个晶粒的长径、厚度的测定值的算术平均求取。0057原子力显微镜法利用OLYMPUS公司制OLS3500式进行测定。0058DCAO、CL,NA荧光X射线法基准原子吸收光谱法0059EFE、MN、CU、V、CO、NI、CR的分析ICPMS法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说明书CN104053742A5/9页7SPECTROMETRY0060FMGOH2螯合滴定法0061G拉伸强度JISK6301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0062H伸长率JISK6301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0063I硬度JISK6253弹簧式A006

23、4实施例10065在氯化镁与醋酸钠的混合水溶液MG10摩尔/L、醋酸钠15摩尔/L、30400L中,于搅拌下添加30摩尔/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30213L而使其进行共沉淀反应。将该反应物全量利用10KL高压釜,以160进行5小时水热处理。经冷却至100以下之后,从高压釜中取出,进行过滤、水洗、干燥、粉碎。0066利用SEM观察所获得的氢氧化镁,拍摄照片,测定10个晶粒的长径与厚度并求取平均。结果,长径为26M、厚度为012M,所以长宽比为21。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所测定的长宽比为46。0067实施例20068在一级试剂的氯化镁与醋酸钠的混合水溶液MG20摩尔/L、醋酸钠20摩尔/L、304L中,于搅

24、拌下添加80摩尔/L的氨水溶液3018L而使其进行共沉淀反应。将该反应物1L装入高压釜中,以250进行3小时水热处理。经冷却至100以下之后,从高压釜中取出,进行过滤、水洗、干燥、粉碎。0069利用SEM观察所获得的氢氧化镁,拍摄照片,测定10个晶粒的横宽与厚度并求取平均。结果,横宽为45M、厚度为006M,所以长宽比为75。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所测定的长宽比为130。0070实施例30071在一级试剂的硝酸镁与丙酸钠的混合水溶液MG15摩尔/L、丙酸钠10摩尔/L、355L中,于搅拌下添加8摩尔/L的氢氧化钠3516L而使其进行共沉淀反应。将该反应物1L装入高压釜中,以180进行4小时水热处理后

25、,再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处理。0072利用SEM测定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结果横宽为38M、厚度为009M、长宽比为42。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所测定的长宽比为73。0073实施例40074在硝酸镁与醋酸铵的混合水溶液MG15摩尔/L、醋酸铵15摩尔/L、35400L中,于搅拌下添加4摩尔/L的氨水35240L而使其进行共沉淀反应。将该反应物全量利用10KL高压釜,以200进行4小时水热处理后,再与实施例1同样的进行。利用SEM观察所获得的氢氧化镁,拍摄照片进行测定的结果,晶粒长径为35M、厚度为011M、长宽比为31。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所测定的长宽比为78。0075实施例5表面处理0076将实施例1中所

26、获得的氢氧化镁粒子500G装入亨舍尔搅拌机中,于高速搅拌下,将相对于氢氧化镁粒子的重量相当于1重量的5G乙烯基硅烷,利用50ML乙醇稀释后,再添加而进行表面处理。将其在120进行干燥。0077比较例1说明书CN104053742A6/9页80078在实施例1中,除未使用醋酸钠之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所获得氢氧化镁粒子的晶粒长径为077M、厚度为014M、长宽比为55。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所测定的长宽比为10。0079实施例14、比较例1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粒子的特性,如表1所示。0080表10081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比较例1长宽比12175423155长宽比2461307378

27、10BET法比表面积M2/G9517012113565CAOWT00010001000100010011CLWT00050011001000100037NAWT00010001000200010013FEWT00010003000200030005MNWT00010001000100010001CUWT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VWT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COWT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NIWT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

28、1以下CRWT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00001以下MGOH2WT9991999099879990995800821依照SEM法所测得的长宽比00832依照原子力显微镜法所测得的长宽比0084实施例60085将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TSE201有限责任公司制100重量份、与作为热传导性填充剂用的由实施例1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粒子100重量份,装填入捏合机中,进行混炼。取出经充分混炼过的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复合物,在其中均匀混合交联剂、2,5二甲基2,5叔丁基过氧化己烷TC8,有限责任公司制10重量份,而制备得组说明书CN104053742A7/9页9合物。0086将所获得

29、组合物形成厚度2MM的薄片,以16010分的条件进行加压硫化后,再以2004小时进行二次硫化。然后,返回常温经24小时后,依照JISK6301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测定薄片的硬度、拉伸强度、伸长率。此外,依照ISO/CC220072,使用热碟法热物理性质测定装置TPA501京都电子工业制测定热传导率。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0087实施例70088在实施例6中,除将实施例1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粒子替换为实施例2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粒子之外,其余均与实施例6同样地调制薄片,并测定热传导率。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0089实施例80090在实施例6中,除将实施例1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粒子替换为实施例3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粒

30、子之外,其余均与实施例6同样地调制薄片,并测定热传导率。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0091实施例90092在实施例6中,除将实施例1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粒子替换为实施例4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粒子之外,其余均与实施例6同样地调制薄片,并测定热传导率。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0093比较例20094在实施例6中,除将实施例1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粒子替换为比较例1所获得的氢氧化镁粒子之外,其余均与实施例6同样地调制薄片,并测定热传导率。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0095表200960097实施例101散热片的制成0098将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TSE201有限责任公司制100重量份、与由实施例4所获得氢氧化镁粒子25重量份,利用双

31、轴开放式滚筒进行混炼。在此时的滚筒宽度10刻度,将生的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卷绕于滚筒上,逐渐投入高长宽比氢氧化镁粒子。在滚筒宽度13刻度翻搅10次,添加硫化剂2,5二甲基2,5叔丁基过氧化己烷TC8、有限责任公司制,再度翻搅10次进行混炼。取出物以滚筒宽度15刻度进行翻搅10次后,再收集硅橡胶复合物。说明书CN104053742A8/9页100099将该硅橡胶复合物形成厚度2MM的薄片,以16010分的条件进行加压硫化后,再以2004小时进行二次硫化,而调制得散热片。然后,返回常温经24小时后,测定薄片的拉伸强度、伸长率、硬度及热传导率。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0100实施例102实施例104散热片

32、的制成0101除将由实施例4所获得氢氧化镁粒子的掺合量设定为表3所示量之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01同样地调制得散热片。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0102实施例1050103将由实施例2所获得氢氧化镁300G进行粉碎,使用搅拌机使分散于异丙醇中之后,添加甲基氢化硅氧烷信越化学性、KF99019G,而进行表面处理。然后,过滤、干燥、粉碎。将该粉末相对于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0重量份为100重量份,并添加交联剂过氧化物,利用开放式滚筒进行混合后,使用冲压成型机,以160进行10分钟交联,再加压成型为直径50MM、厚度30MM。使用该试料,依照稳态热流法根据ASTME1530测定热传导率。结果如表3所示。01

33、04实施例1060105将由实施例3所获得氢氧化镁予以粉碎,并与实施例5同样地利用硅氧烷进行表面处理后,相对于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0重量份,掺合100重量份后,进行混炼、成型而制成试验片。该试验片的热传导性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0106比较例30107在实施例101中,除将由实施例4所获得氢氧化镁粒子25重量份替换为8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氢氧化镁,依照SEM法所测得长宽比48100重量份之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01同样地调制得散热片,并测定热传导率。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0108表3010901108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氢氧化镁依照SEM法测定的长宽比480111发明效果说明书CN104053742A109/9页110112本发明的热传导性改进剂以具有较高的长宽比的氢氧化镁粒子作为有效成分,因而能对树脂赋予高热传导性。含有本发明热传导性改进剂的树脂组合物具有高热传导性。根据本发明的提升热传导性的方法,能在不致降低树脂组合物物理性质的情况下,提升树脂组合物的热传导性。说明书CN104053742A11


注意事项

本文(热传导改进剂.pdf)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