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 资源ID:4371172       资源大小:1.82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82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 N 1 0 4 2 2 8 2 0 8 A (21)申请号 201410504650.X (22)申请日 2014.09.26 B32B 15/04(2006.01) B32B 15/16(2006.01) B32B 9/04(2006.01) B82Y 40/00(2011.01) B82Y 30/00(2011.01) B05D 7/24(2006.01) (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2号楼1110信箱 (72)发明人李明 潘静

2、吴昊 钟莉 王强 李广海 (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18 代理人任岗生 (54) 发明名称 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 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 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薄膜由衬底 上依次覆有膜厚为80120nm的银纳米线膜 和1001000nm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组 成,其中,构成银纳米线膜的银纳米线的线直径为 40100nm、线长为50100m,构成M相二氧 化钒纳米颗粒膜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的粒径 为20100nm;方法为先将浓度为0.31.5wt 的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

3、于衬底上,干 燥后再将浓度为25wt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 颗粒水或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至其上覆有银纳米 线膜的衬底的银纳米线膜上,制得目的产物。它的 相变电压低,制备工艺便捷、成本低,可广泛地用 于节能窗、气敏传感器、光电开关、热敏电阻、红外 遥感接收器和非制冷焦平面辐射探测器等领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8208 A CN 104228208 A 1/2页 2 1.一种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包括衬底,其特

4、征在于: 所述复合薄膜由衬底上依次覆有银纳米线膜和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组成; 所述银纳米线膜的膜厚为80120nm,构成银纳米线膜的银纳米线的线直径为40 100nm、线长为50100m; 所述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的膜厚为1001000nm,构成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 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1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其特征是银纳米 线膜与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之间置有厚度为1040nm的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其特征是有机导 电高分子材料为聚苯胺,或聚吡咯,或聚噻

5、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其特征是衬底为 透明衬底,或柔性衬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其特征是透明衬 底为玻璃衬底,或石英衬底,或载玻片衬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其特征是柔性衬 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或聚氯乙烯衬底,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或聚碳酸 酯衬底,或聚丙烯己二酯衬底,或聚碳酸酯衬底。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涂 覆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先将银纳米线分散于异丙醇中,得到浓度为0

6、.31.5wt的银纳米线异丙醇 溶液,再将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于衬底上,干燥后得到其上覆有银纳米线膜的 衬底; 步骤2,先将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分散于水或乙醇中,得到浓度为25wt的M相 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乙醇溶液,再将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 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至其上覆有银纳米线膜的衬底的银 纳米线膜上,制得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是在银纳米线膜上旋涂或刮涂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乙 醇溶液之前,先在其上旋涂或刮

7、涂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其中,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苯 胺,或聚吡咯,或聚噻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是银纳米线的制作过程为,先分别将硝酸银加入乙二醇中搅拌25h、聚乙烯吡咯烷酮 加入乙二醇中搅拌25h,得到浓度为0.10.5mol/L的硝酸银乙二醇溶液、浓度为0.3 0.6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溶液,再按照0.050.1mL/min的速率将聚乙烯吡咯烷 酮乙二醇溶液滴加至硝酸银乙二醇溶液中后,将其置于185195下反应0.51h,得到 反应物,之后,对反应物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离心清洗,获得银纳米线。 10.根据权利要求

8、7所述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是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的制作过程为,先按照摩尔比为1:25:58的比例将五 氧化二钒、草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后搅拌至少2h,得到草酸氧钒前驱体溶液,再将聚乙烯吡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28208 A 2/2页 3 烷酮或聚乙二醇或乙二醇加入草酸氧钒前驱体溶液中搅拌25h,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混 合溶液中的五氧化二钒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或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050.2, 接着,先将混合溶液置于密闭状态,于180260下反应2120h,得到浑浊状的反应液, 再对反应液依次进行固液分离和干燥的处理,得到亚稳相二氧化钒

9、纳米颗粒,之后,将亚稳 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置于氮气氛或真空气氛中,于300500下退火0.58h,获得M相 二氧化钒纳米颗粒。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28208 A 1/6页 4 银纳米线 -M 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 颗粒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众多的热致相变材料中,二氧化钒(VO 2 )是人们研究的热点。VO 2 在68附近会 发生低温单斜相VO 2 (M)和高温金红石相VO 2 (R)之间的可逆结构相变。伴随着相变,VO 2 的 电阻率和红外光透过率

10、都会发生突变。利用其相变,VO 2 在节能窗、气敏传感器、光电开关、 热敏电阻、红外遥感接收器和非制冷焦平面辐射探测器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0003 目前,人们为了实现对VO 2 相变的可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如题为“Electrically controlled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process in VO 2 thin lms”,J.Phys:Condens. Matter 24(2012)03560(“电场控制二氧化钒薄膜金属-绝缘体相变过程”,物理学报:凝 聚态物质2012年第24期03560页)的文章。该文中提及的M相二氧化钒薄膜的厚度为 1

11、50nm,其由磁控溅射法于575的高温下溅射获得,相变发生时的阈值电压为2030V。 这种二氧化钒薄膜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虽能发生相变,却也存在着欠缺之处,首先,电场是 直接加在二氧化钒薄膜上以产生焦耳热诱导相变的,因二氧化钒本身在低温时的相导电性 差,故需较高的外加电压方才能诱导相变;其次,制备时所需的设备价格昂贵,工艺条件苛 刻,尤为不能在柔性衬底上制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欠缺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 用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上述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 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

12、法。 0006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 粒复合薄膜包括衬底,特别是, 0007 所述复合薄膜由衬底上依次覆有银纳米线膜和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组成; 0008 所述银纳米线膜的膜厚为80120nm,构成银纳米线膜的银纳米线的线直径为 40100nm、线长为50100m; 0009 所述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的膜厚为1001000nm,构成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 粒膜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100nm。 0010 作为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进一步改进: 0011 优选地,银纳米线膜与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之间置有厚度为10

13、40nm的有 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利于外加电场均匀地作用于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 0012 较好的是,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苯胺,或聚吡咯,或聚噻吩。 0013 优选地,衬底为透明衬底,或柔性衬底;拓展了其应用的领域。 说 明 书CN 104228208 A 2/6页 5 0014 较好的是,透明衬底为玻璃衬底,或石英衬底,或载玻片衬底。 0015 较好的是,柔性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衬底,或聚氯乙烯(PVC)衬 底,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衬底,或聚碳酸酯衬底,或聚丙烯己二酯衬底,或聚碳酸 酯衬底。 0016 为解决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上述

14、银纳米线-M 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涂覆法,特别是主要步骤如下: 0017 步骤1,先将银纳米线分散于异丙醇中,得到浓度为0.31.5wt的银纳米线异 丙醇溶液,再将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于衬底上,干燥后得到其上覆有银纳米线 膜的衬底; 0018 步骤2,先将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分散于水或乙醇中,得到浓度为25wt的M 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乙醇溶液,再将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 粒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至其上覆有银纳米线膜的衬底的 银纳米线膜上,制得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 0019 作为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

15、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0020 优选地,在银纳米线膜上旋涂或刮涂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 钒纳米颗粒乙醇溶液之前,先在其上旋涂或刮涂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其中,有机导电高分 子材料为聚苯胺,或聚吡咯,或聚噻吩。 0021 优选地,银纳米线的制作过程为,先分别将硝酸银加入乙二醇中搅拌25h、聚乙 烯吡咯烷酮加入乙二醇中搅拌25h,得到浓度为0.10.5mol/L的硝酸银乙二醇溶液、 浓度为0.30.6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溶液,再按照0.050.1mL/min的速率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溶液滴加至硝酸银乙二醇溶液中后,将其置于185195下反 应0.5

16、1h,得到反应物,之后,对反应物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离心清洗,获得银纳米 线。 0022 优选地,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的制作过程为,先按照摩尔比为1:25:58 的比例将五氧化二钒、草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后搅拌至少2h,得到草酸氧钒前驱体溶液,再将 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或乙二醇加入草酸氧钒前驱体溶液中搅拌25h,得到混合溶 液,其中,混合溶液中的五氧化二钒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或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 0.050.2,接着,先将混合溶液置于密闭状态,于180260下反应2120h,得到浑浊 状的反应液,再对反应液依次进行固液分离和干燥的处理,得到亚稳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 之后,将亚稳相二氧

17、化钒纳米颗粒置于氮气氛或真空气氛中,于300500下退火0.5 8h,获得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 0023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 其一,对制得的目的产物分别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表征,由其结果 可知,目的产物为衬底上依次覆有纳米线膜和纳米颗粒膜;其中,衬底为透明衬底或柔性衬 底,纳米线膜的膜厚为80120nm,构成纳米线膜的纳米线为众多的相互交织的纳米线, 其线直径为40100nm、线长为50100m,纳米颗粒膜的膜厚为1001000nm,构成纳 米颗粒膜的纳米颗粒为大量的、分散性很好的、形貌单一的纳米颗粒,其粒径分布在20 100nm。纳米线为银纳米线,纳米颗粒为M

18、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这种由透明衬底或柔性衬 底上依次覆有银纳米线膜和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组装成的目的产物,既由于衬底为透 说 明 书CN 104228208 A 3/6页 6 明衬底或柔性衬底而极利于其应用领域的扩展;又因基于银纳米线优良的导电性、透光性 和耐曲挠性,将其成膜后作为电极不仅能充分地发挥其在导电、导热等方面突出的优势,为 热致相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为制作柔性目的产物提供了可能;还由于构成M相二氧化 钒纳米颗粒膜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的粒径为纳米尺度,而大大地增加了其相变前后的 电阻突变量级、红外光调控幅度和提高了可见光的透过率,为目的产物的超薄化和柔性化 提供了可能;更因银纳

19、米线膜和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膜的整合而使目的产物在外电场的 作用下极易发生可控相变。 0025 其二,将制得的目的产物作为相变材料,经对其分别于不同电压等级的外电场下 进行多次多批量的测试,当外电场电压仅为3V时,目的产物就已经开始发生相变。 0026 其三,制备方法简单、科学、高效,不仅制得了结构合理,实用的目的产物银纳 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还使其具有了低电压下相变的性能;更有着制备工 艺便捷、成本低的特点;进而使目的产物极易于广泛地商业化应用于节能窗、气敏传感器、 光电开关、热敏电阻、红外遥感接收器和非制冷焦平面辐射探测器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分别对获得的中间

20、产物银纳米线膜和目的产物使用扫描电镜(SEM)进 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中,图1a为中间产物的SEM图像,图1b为目的产物的SEM图像。 0028 图2是对目的产物外加电场后,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的 结果之一。其中,图2a为测试目的产物相变性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目的产物在外加 电场下,其红外透过率随外加电场大小变化的红外谱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0 首先从市场购得或自行制得: 0031 线直径为40100nm、线长为50100m的银纳米线; 0032 粒径为20100nm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 0033

21、 作为衬底的透明衬底和柔性衬底,其中,透明衬底为玻璃衬底、石英衬底和载玻片 衬底,柔性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或聚氯乙烯衬底,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衬 底,或聚碳酸酯衬底,或聚丙烯己二酯衬底,或聚碳酸酯衬底; 0034 作为溶剂的异丙醇、水和乙醇; 0035 作为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 0036 银纳米线的制作过程为,先分别将硝酸银加入乙二醇中搅拌25h、聚乙烯吡咯 烷酮加入乙二醇中搅拌25h,得到浓度为0.10.5mol/L的硝酸银乙二醇溶液、浓度为 0.30.6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溶液,再按照0.050.1mL/min的速率将聚乙烯 吡咯烷酮乙二醇溶

22、液滴加至硝酸银乙二醇溶液中后,将其置于185195下反应0.5 1h,得到反应物,之后,对反应物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离心清洗,获得线直径为40 100nm、线长为50100m的银纳米线。 0037 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的制作过程为,先按照摩尔比为1:25:58的比例将五 氧化二钒、草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后搅拌至少2h,得到草酸氧钒前驱体溶液,再将聚乙烯吡咯 说 明 书CN 104228208 A 4/6页 7 烷酮或聚乙二醇或乙二醇加入草酸氧钒前驱体溶液中搅拌25h,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混 合溶液中的五氧化二钒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或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050.2, 接着,先将混合溶液置

23、于密闭状态,于180260下反应2120h,得到浑浊状的反应液, 再对反应液依次进行固液分离和干燥的处理,得到亚稳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之后,将亚稳 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置于氮气氛或真空气氛中,于300500下退火0.58h,获得粒径 为20100nm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 0038 接着, 0039 实施例1 0040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0041 步骤1,先将线直径为40nm、线长为50m的银纳米线分散于异丙醇中,得到浓度 为0.3wt的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再将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于衬底上; 其中,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干燥后得到近似于图1a所示的其上覆有银纳米 线膜的

24、衬底。 0042 步骤2,于其上覆有银纳米线膜的衬底的银纳米线膜上旋涂(或刮涂)有机导电 高分子材料;其中,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苯胺。之后,先将粒径为20nm的M相二氧化钒 纳米颗粒分散于水(或乙醇)中,得到浓度为2wt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 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乙醇溶液)。再将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钒纳 米颗粒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至其上依次覆有银纳米线膜和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的 衬底的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上,制得近似于图1b所示,以及如图2b中的谱线所示的银纳 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 0043 实施例2 0044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0045

25、步骤1,先将线直径为55nm、线长为63m的银纳米线分散于异丙醇中,得到浓度 为0.6wt的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再将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于衬底上; 其中,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干燥后得到近似于图1a所示的其上覆有银纳米 线膜的衬底。 0046 步骤2,于其上覆有银纳米线膜的衬底的银纳米线膜上旋涂(或刮涂)有机导电 高分子材料;其中,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苯胺。之后,先将粒径为40nm的M相二氧化钒 纳米颗粒分散于水(或乙醇)中,得到浓度为3wt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 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乙醇溶液)。再将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钒纳 米颗粒乙醇溶液

26、)旋涂(或刮涂)至其上依次覆有银纳米线膜和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的 衬底的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上,制得近似于图1b所示,以及如图2b中的谱线所示的银纳 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 0047 实施例3 0048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0049 步骤1,先将线直径为70nm、线长为75m的银纳米线分散于异丙醇中,得到浓度 为0.9wt的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再将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于衬底上; 其中,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干燥后得到如图1a所示的其上覆有银纳米线膜 的衬底。 说 明 书CN 104228208 A 5/6页 8 0050 步骤2,于其上覆有银纳米线膜的衬底的

27、银纳米线膜上旋涂(或刮涂)有机导电高 分子材料;其中,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苯胺。之后,先将粒径为60nm的M相二氧化钒纳 米颗粒分散于水(或乙醇)中,得到浓度为3.5wt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 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乙醇溶液)。再将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钒 纳米颗粒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至其上依次覆有银纳米线膜和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 的衬底的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上,制得如图1b所示,以及如图2b中的谱线所示的银纳米 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 0051 实施例4 0052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0053 步骤1,先将线直径为65nm、线长为88m的银纳米线分

28、散于异丙醇中,得到浓度 为1.2wt的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再将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于衬底上; 其中,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干燥后得到近似于图1a所示的其上覆有银纳米 线膜的衬底。 0054 步骤2,于其上覆有银纳米线膜的衬底的银纳米线膜上旋涂(或刮涂)有机导电 高分子材料;其中,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苯胺。之后,先将粒径为80nm的M相二氧化钒 纳米颗粒分散于水(或乙醇)中,得到浓度为4wt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 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乙醇溶液)。再将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钒纳 米颗粒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至其上依次覆有银纳米线膜和有机导电高分

29、子材料膜的 衬底的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上,制得近似于图1b所示,以及如图2b中的谱线所示的银纳 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 0055 实施例5 0056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0057 步骤1,先将线直径为100nm、线长为100m的银纳米线分散于异丙醇中,得到浓 度为1.5wt的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再将银纳米线异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于衬底上; 其中,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干燥后得到近似于图1a所示的其上覆有银纳米 线膜的衬底。 0058 步骤2,于其上覆有银纳米线膜的衬底的银纳米线膜上旋涂(或刮涂)有机导电高 分子材料;其中,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苯胺。之后,先将粒径为1

30、00nm的M相二氧化钒 纳米颗粒分散于水(或乙醇)中,得到浓度为5wt的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 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乙醇溶液)。再将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水溶液(或M相二氧化钒纳 米颗粒乙醇溶液)旋涂(或刮涂)至其上依次覆有银纳米线膜和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的 衬底的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膜上,制得近似于图1b所示,以及如图2b中的谱线所示的银纳 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 0059 再分别选用作为衬底的透明衬底或柔性衬底,其中,透明衬底为玻璃衬底或石英 衬底或载玻片衬底,柔性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或聚氯乙烯衬底或聚萘二甲酸 乙二醇酯衬底或聚碳酸酯衬底或聚丙烯己二酯衬底或聚碳

31、酸酯衬底,作为有机导电高分子 材料的聚苯胺或聚吡咯或聚噻吩,重复上述实施例15,同样制得了如或近似于图1b所 示,以及如图2b中的谱线所示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 0060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 说 明 书CN 104228208 A 6/6页 9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 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 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说 明 书CN 104228208 A 1/1页 10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28208 A 10


注意事项

本文(银纳米线M相二氧化钒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为本站会员(g****)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