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pdf

  • 资源ID:4307957       资源大小:434.3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9516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8 C N 1 0 2 3 9 5 1 6 0 A *CN102395160A* (21)申请号 201110177445.3 (22)申请日 2011.06.28 H04W 28/16(2009.01) H04W 76/02(2009.01) H04W 92/10(2009.01) (71)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 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72)发明人戴博 李儒岳 袁弋非 吴栓栓 梁枫 张峻峰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

2、公司 11262 代理人李健 龙洪 (54) 发明名称 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 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发送用于指示第 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信 息。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4 页 附图 4 页 CN 102395169 A 1/3页 2 1.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无线网

3、络临时标识(RNTI)、 所述控制信息中的信令或所述控制信息的格式来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 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 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同一条控制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一条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另一条控制信 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同一条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信息中 的RNTI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共用的RNTI; 当所述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一条控制信息,向

4、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另一条控制 信息时,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RNTI为用户专有的无线网络标识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 户设备共用的无线网络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承载在介质介入控制层 (MAC)控制单元(CE)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或者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配置信令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物理资源位 置、功率控制信息、调制编码方式(MCS)、进程号、预编码以及数据解调导频循环移位量中一 种或多种信息。 7.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

5、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信 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使用第一用户设备和 第二用户设备共用的RNTI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上行子帧、下 行子帧或特殊子帧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特殊子帧为预先设置的专用 于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传输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采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形式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的形式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11.

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传输 模式为应用了下行用户专有导频的传输模式。 12.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信 息;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数据。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2/3页 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如下至 少一种信息,包括:对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到

7、的数据的应答信息(ACK/NACK)以及第一用户 设备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信道的状态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 备发送所述应答信息所使用的PUCCH,是通过如下任一方式确定的,包括: 方式一:根据基站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信令得到; 方式二:根据承载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调度信息的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的位置得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基站信令配置 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第二用户设 备之间信道的状态信息。 16.一种用户设备传输

8、数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装置,用于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RNTI)、所述控制信息中的信令或所述控制信息的格式来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 备发送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同一条控制信息;或者,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一条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另 一条控制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的控制信

9、息中的RNTI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共 用的RNTI;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对应的RNTI为用户专有的无线网络标识或第一用 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共用的无线网络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控制信息承载 在介质介入控制层(MAC)控制单元(CE)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或者无线资源控制协议 (RRC)配置信令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控制信 息还包括物理资源位置、功率控制信息、调制编码方式(MCS)、进程号、预编码以及数据解调 导频循环移位量中一种或多种信息。 22.一种用户设备传输

10、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信 息; 发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用于使用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共用的RNTI向所述第二用户 设备发送数据。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3/3页 4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用于通过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或特殊子帧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 据,其中,所述特殊子帧为预先设置的专用于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

11、传输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用于采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形式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的形式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所使用的物理下行共享 信道(PDSCH)的传输模式为应用了下行用户专有导频的传输模式。 27.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 信息; 第二接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

12、括: 发送装置,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如下至少一 种信息,包括:对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数据的应答信息(ACK/NACK)以及第一用户设备 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信道的状态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是通过如下任一方式向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应答信息所使用的PUCCH,包括: 方式一:根据基站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信令得到; 方式二:根据承载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调度信息的物理下 行控制信道的位置得到。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是通过基站信令配置的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13、PUCCH)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第二用户设备 之间信道的状态信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1/14页 5 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有两种帧结构,帧结构类型1适用 于全双工和半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每个无线帧长为10ms,由20个时 隙(slot)组成,每个时隙0.5ms,编号从0到19。一个子帧

14、(subframe)由两个连续的时隙 组成,如子帧i由两个连续的时隙2i和2i+1组成。无论是半双工FDD还是全双工FDD,上 下行都是在不同的频率上传输,但是对于半双工FDD,UE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而对于 全双工FDD就没有这个限制,即在每10ms间隔内可以有10个下行和10个上行子帧。如图 1所示;帧结构Type 2适用于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一个无线帧长度 为10ms,由两个长度为5ms的半帧(half-frame)组成。一个半帧由5个长度为1ms子帧组 成。支持的上下行链路配置如表1所示,表中“D”表示该子帧为下行子帧,“U”表示该子帧 为

15、上行子帧,“S”表示该子帧为特殊子帧(special subframe)。特殊子帧由DwPTS,GP以及 UpPTS组成,总长度为1ms。每个子帧i由两个长度为0.5ms(15360Ts)的时隙2i和2i+1 组成,如图2所示。 0003 帧结构Type 2支持5ms和10ms两种下行-上行转换周期。在5ms的上下行转换 周期中,两个半帧都有特殊子帧。在10ms的上下行转换周期中,只有第一个半帧有特殊子 帧。子帧0、5和DwPTS总是预留为下行传输。UpPTS和紧接着特殊子帧的下一个子帧总是 预留为上行传输。因此对5ms的上下行转换周期,UpPTS、子帧2和子帧7预留为上行传输; 对10ms的

16、上下行转换周期,UpPTS、子帧2预留为上行传输; 0004 表1:上下行链路配置. 0005 0006 LTE中定义了如下三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物理下行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 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 说 明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2/14页 6 (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

17、ink Control Channel)。 0007 其中,PCFICH承载的信息用于指示在一个子帧里传输PDCCH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的数目,在子帧的第一个 OFDM符号上发送,所在频率位置由系统下行带宽与小区标识(ID,Identity)确定。 0008 PHICH用于承载上行传输数据的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信息。PHICH 的数目、时频位置可由PHICH所在的下行载波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中的系统消息和小区ID确定

18、。 0009 PDCCH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包括:上行 PUSCH的调度信息、下行PDSCH的调度信息,以及上行功率控制信息。 0010 DCI的格式(DCI format)分为以下几种:DCI format 0、DCI format 1、DCI format 1A、DCI format 1B、DCI format 1C、DCI format 1D、DCI format 2、DCI format 2A、DCI format 3和DCI format 3A等;其中: 0011 DCI format 0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19、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简称为PUSCH)的调度; 0012 DCI format 1、DCI format 1A、DCI format 1B、DCI format 1C、DCI format1D用 于一个PDSCH码字调度的不同模式; 0013 DCI format 2、DCI format 2A、DCI format 2B用于空分复用的不同模式; 0014 DCI format 3、DCI format 3A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CCH)和PUSCH的功率控制指令的不同模式。

20、0015 在LTE和LTE-A网络中,两个UE通过基站彼此进行通讯,然而,为了更有效的使用 网络资源和对于新的服务模式的需求导致设备和设备(D2D)之间的通讯越来越引起人们 的关注。D2D通讯、移动台到移动台、端到端、点到点通讯都将在移动通讯网络中应用。距离 较近的设备之间D2D通讯代替了传统的源设备经过基站传递数据到目标设备的传输方式。 在通讯网络中,D2D通讯使用无线资源进行通讯,共享设备与基站通讯的无线链路,这对于 基站无限资源的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对于原有网络中的通讯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本发明提 供了一种设备之间通讯方式,使得设备之间的通讯对原有通讯系统兼容,解决设备间的通 讯和原有网络

21、中通讯的干扰问题,提高频谱效率。 发明内容 001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 何实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讯。 0017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8 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包括: 0019 基站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信息。 0020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基站通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所 述控制信息中的信令或所述控制信息的格式来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 据。 0021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基站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 说 明

22、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3/14页 7 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信息,包括: 0022 所述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同一条控制信息;或者, 0023 所述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一条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另一条控 制信息。 0024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0025 当所述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同一条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信 息中的RNTI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共用的RNTI; 0026 当所述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一条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另一条 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RNTI为用户专

23、有的无线网络标识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 二用户设备共用的无线网络标识。 0027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控制信息承载在介质介入控制层(MAC) 控制单元(CE)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或者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配置信令中。 0028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物理资源位置、功率控制 信息、调制编码方式(MCS)、进程号、预编码以及数据解调导频循环移位量中一种或多种信 息。 0029 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包括: 0030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 信息; 0031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

24、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0032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使用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 用户设备共用的RNTI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0033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或 特殊子帧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特殊子帧为预先设置的专用于用户设 备之间数据传输的传输单元。 0034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采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PUSCH)的形式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形式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0035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传输

25、模式 为应用了下行用户专有导频的传输模式。 0036 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包括: 0037 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 信息; 0038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数据。 0039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0040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如 下至少一种信息,包括:对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数据的应答信息(ACK/NACK)以及第一 用户设备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信道的状态信息。 0041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向所述

26、第一用户设备发送 所述应答信息所使用的PUCCH,是通过如下任一方式确定的,包括: 0042 方式一:根据基站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信令得到; 说 明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4/14页 8 0043 方式二:根据承载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调度信息的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位置得到。 0044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基站信令配置的物理 上行控制信道(PUCCH)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 信道的状态信息。 0045 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系统,包括: 0046 发送装置,用于发送

27、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信 息。 0047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发送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RNTI)、所述控制信息中的信令或所述控制信息的格式来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 备发送数据。 0048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0049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同一条控制信息;或者, 0050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一条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 送另一条控制信息。 0051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 0052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中的RNTI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

28、第二用户设 备共用的RNTI; 0053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对应的RNTI为用户专有的无线网络标识或第 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共用的无线网络标识。 0054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控制信息承载在介质介 入控制层(MAC)控制单元(CE)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或者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配置 信令中。 0055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控制信息还包括物理资 源位置、功率控制信息、调制编码方式(MCS)、进程号、预编码以及数据解调导频循环移位量 中一种或多种信息。 0056 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系统,包括: 0057 接收装置

29、,用于接收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 信息; 0058 发送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0059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发送装置,用于使用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 用户设备共用的RNTI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0060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 0061 所述发送装置,用于通过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或特殊子帧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 送数据,其中,所述特殊子帧为预先设置的专用于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传输单元。 0062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 0063 所述发送装置,用于采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形式或物

30、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的形式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0064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发送装置所使用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说 明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5/14页 9 (PDSCH)的传输模式为应用了下行用户专有导频的传输模式。 0065 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系统,包括: 0066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 控制信息; 0067 第二接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数据。 0068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系统还包括: 0069 发送装置,用于通

31、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如下至 少一种信息,包括:对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数据的应答信息(ACK/NACK)以及第一用户 设备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信道的状态信息。 0070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发送装置是通过如下任一方式向所述第 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应答信息所使用的PUCCH,包括: 0071 方式一:根据基站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信令得到; 0072 方式二:根据承载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调度信息的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位置得到。 0073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发送装置是通过基站信令配置的物理上 行控制信道(PUCCH

32、)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信 道的状态信息。 0074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基站调度设备之间通讯的物理资源,解决了设备间 的通讯和原有网络中通讯的干扰问题,实现了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讯,提高了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0075 图1为现有技术中F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0076 图2为现有技术中T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0077 图3为利用上行子帧设备之间通讯的示意图1; 0078 图4为利用下行子帧设备之间通讯的示意图; 0079 图5为利用上行子帧设备之间通讯的示意图2; 0080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

33、081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2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 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 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83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基站包括NodeB、eNode B、Home eNodeB、pico eNodeB、 Relay等设备中一种或多种。 0084 对于基站: 0085 基站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UE1)向第二用户设备(UE2)发送数据的控制信 息。 0086 当发送给UE1和UE2时,具体的发送方

34、式有两种: 说 明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6/14页 10 0087 第一种,所述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同一条控制信息; 0088 第二种,所述基站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一条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 另一条控制信息。 0089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控制信息可以直接复用现有技术中用来控制基站与用户设备 之间数据传输的控制信息,即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发送一条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是用来控 制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或者是用来控制两个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而区 别该两种传输场景的方法具体如下: 0090 所述基站通过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

35、I)、信令或控制信息的格式来指示第一用户 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0091 具体来说,由于基站能够控制用户设备与基站的通信,也能控制用户设备之间的 通信,为了达到区分控制信息是用来控制那两个设备之间的传输,本发明提出如下方案: 0092 方案一: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控制信息使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来 区分所述控制信息是用来控制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还是用来控制两个用户 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 0093 例如,对于一用户设备UE1而言,有两种场景的数据传输,分别是UE1与基站之间 的通信,UE1和UE2之间的通信,可以预先配置为UE1配置两个RNTI,如RNTI-1和R

36、NTI-2, 设置RNTI-1是在基站控制UE1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使用的RNTI,而RNTI-2是用来控制 UE1与其他UE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使用的RNTI。当进行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时,基站发 送给UE1的控制信息中RNTI为RNTI-2,UE1通过解析,就可以知道需要进行用户设备之间 的数据传输。 0094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案一中,如果基站向UE1和UE2发送同一条消息,则基站所使 用的RNTI应是UE1和UE2共用的RNTI;如果基站向UE1发送一条控制信息,向UE2发送另 一条控制信息,则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RNTI是UE专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UE1和UE2 共用的RNTI。 00

37、95 方案二:在所述控制信息中使用相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时,所述基站通过在控 制信息中发送的不同的信令来区分所述控制信息是用来控制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 传输的还是用来控制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 0096 此处,仍以上例进行说明,以UE1的两种传输场景均使用相同的RNTI为例进行说 明。基站可以在控制信息中携带不同的信令信息来完成传输场景的区分,例如,在控制信息 中携带不同的信息、专有信令标识。对UE1而言,专用信令标识A表示基站和UE1之间数据 传输,专用信令标识B表示UE之间的数据传输。 0097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案二中,如果基站向UE1和UE2发送同一条控制信息,则基站 所使

38、用的RNTI应是UE1和UE2共用的RNTI;如果基站向UE1发送一条控制信息,向UE2发 送另一条控制信息,则所述控制信息中的RNTI是UE专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UE1和UE2 共用的RNTI。 0098 方案三:在所述控制信息中使用相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时,所述基站通过发送 不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来区分所述控制信息是用来控制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的还是用来控制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 0099 此处,仍以上例进行说明,以UE1的两种传输场景均使用相同的RNTI为例进行说 说 明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7/14页 11 明。基站还可以通过

39、不同的控制信息格式来区分,例如:DCI Format类型,DCI Format A表 示基站和UE1之间数据传输,DCI Format B表示UE1之间的数据传输。 0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案三中,如果基站向UE1和UE2发送同一条控制信息,则基站 所使用的RNTI应是UE1和UE2共用的RNTI;如果基站向UE1发送一条控制信息,向UE2发 送另一条控制信息,则所述控制信息中的RNTI是UE专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UE1和UE2 共用的RNTI。 0101 其中UE专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可以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等。 0102 通过如上的内容可知,通过对控制信息的管理,解

40、决了设备间的通讯和原有网络 中通讯的干扰问题。 0103 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承载在介质介入控制层控制单元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或 者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配置信令中。 0104 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物理资源位置、功率控制信息、调制编码方式(MCS)、进程号、 预编码以及数据解调导频循环移位量中一种或多种信息。 0105 通过基站调度设备之间通讯的物理资源,触发了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实现 了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 0106 对于第一用户设备: 0107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 信息; 0108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41、发送数据。 0109 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使用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共用的RNTI向所述 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从而保证以简单的方式实现UE1和UE2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的 加解扰。 0110 而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上行子帧、下行子帧或特殊子帧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 送数据,其中,所述特殊子帧为预先设置的专用于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传输单元。 0111 其中,所述特殊子帧为预先设置的专用于用户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传输单元,该 特殊子帧可以是对预留的传输资源划分得到的,而该预留的传输资源也可以是从上行子帧 和下行子帧中至少一个截取的部分资源。 0112 其中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42、发送数据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采 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形式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形式向所述第二用户 设备发送数据。 0113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使用上行子帧进行数据传输时,采用物理下 行共享信道(PDSCH)的形式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也可以在下行子帧进行数据传 输时,采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形式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0114 其中,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传输模式为应用了下行用户专有导频的 传输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专有导频即为用户专有参考信号。 0115 第一用户设备通过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的指示与第二

43、用户设备进行数 据传输,实现了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讯。 0116 对于第二用户设备: 0117 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控制 说 明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8/14页 12 信息; 0118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数据。 0119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如 下至少一种信息,包括:对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数据的应答信息(ACK/NACK)以及第一 用户设备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信道的状态信息。 0120 其中该状态信息可以是信道的质量信息

44、、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 编码指示信息)和RI(Rank Indication,秩指示信息)中至少一个。 0121 对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应答信息所使用的PUCCH, 第二用户设备是通过如下任一方式确定的,包括: 0122 方式一:根据基站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信令得到; 0123 方式二:根据承载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调度信息的物 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位置得到。 0124 而对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信道的状 态信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是通过基站信令配置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

45、)来发送的。 0125 需要说明的,此处是以UE1向UE2通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对UE2向UE1通讯也同 样适用。当然,也可以在UE1向UE2发送数据的同时,UE2向UE1发送数据。而UE1和UE2可 以在发送数据时可以使用相同类型的子帧(例如: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或,特殊子帧), 也可以是使用不同类型的子帧,例如:UE1在上行子帧上向UE2发送数据,UE2在下行子帧上 向UE1发送数据,或者,UE1在下行子帧上向UE2发送数据,UE2在上行子帧上向UE1发送数 据。 0126 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接收控制信息,获知自身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从而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实现了用户设

46、备之间的直接通讯。 0127 实施例1 0128 首先以用户设备(UE)1向UE2发送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0129 基站从UE1接收到UE1向UE2发送数据的请求,向UE1和UE2都发送下行控制信 息1,UE1根据下行控制信息1在物理资源上给UE2发送数据,UE2根据下行控制信息1在 相应物理资源上接收UE1发送的数据,其中,下行控制信息1表示UE1向UE2发送数据的调 度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1承载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即,承载在DCI Format X中; 0130 UE2利用PUCCH向UE1反馈如下至少一种信息,包括: 0131 对接收到UE1的数据的应答信息(ACK/NACK)以及U

47、E1到UE2之间信道的状态信 息。 0132 所述反馈ACK/NACK的PUCCH资源,可以根据承载数据的调度信息的PDCCH位置确 定,或者,根据基站向UE2发送的信令配置的; 0133 所述反馈UE之间信道状态信息的PUCCH资源,根据信令配置; 0134 UE1根据UE1和基站的时钟向UE2发送数据,即UE1向UE2发送数据的子帧起始位 置与UE1向基站发送数据的子帧起始位置相同; 0135 再以UE2向UE1发送数据进行说明: 0136 基站从UE2接收到UE2向UE1发送数据的请求,向用户设备(UE)1和UE2发送下行 控制信息3,UE2根据下行控制信息3在相应物理资源上给UE1发送

48、数据,UE1根据下行控制 说 明 书CN 102395160 A CN 102395169 A 9/14页 13 信息3在相应物理资源上接收UE2发送的数据,其中,下行控制信息3表示UE2向UE1发送 数据的调度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3承载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即,承载在DCI Format X中; 0137 UE1利用PUCCH向UE2反馈如下至少一种信息,包括: 0138 对接收到UE2的数据的应答信息(ACK/NACK)以及UE2到UE1之间信道的状态信 息; 0139 UE2根据UE2和基站的定时关系发送数据给UE1。 014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中: 0141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49、包括物理资源位置(Resource field)、功率控制信息、调制编 码方式(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冗余版本、新数据指示、进程号、预编码、数 据解调导频循环移位量中一种或多种信息; 0142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用来标识进行用户设备之 间数据传输的用户设备。 014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E1的RNTI为UE1的C-RNTI或基站为UE1配置的RNTI;所 述UE1的RNTI为UE1的C-RNTI或基站为UE1配置的RNTI。 0144 在上实施例中,该下行控制信息1和2中均包括UE1和UE2的RNTI。 0145 实施例2 01


注意事项

本文(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pdf)为本站会员(Y0****01)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