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种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pdf

  • 资源ID:4258291       资源大小:293.9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种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792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14 C N 1 0 2 7 7 9 2 2 2 A *CN102779222A* (21)申请号 201110122990.2 (22)申请日 2011.05.13 G06F 19/00(2011.01) (71)申请人苏州科技学院 地址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滨河路1701号 (72)发明人李大鹏 黄勇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曹毅 (54) 发明名称 一种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 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

2、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通过检测悬浮物上藻类可 利用磷含量和总磷含量,将藻类可利用磷与总磷 的百分比来代表颗粒态磷生物有效性,可被生物 利用颗粒态磷含量可以通过该百分比与水体中颗 粒态磷含量的乘积来表示。水体中颗粒态磷的测 定采用间接法,即通过检测水体中总磷含量和溶 解性磷酸盐含量,两者差值作为颗粒态磷。本发明 的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 相比以往检测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适 合于易于发生底泥悬浮的浅水湖泊或浅型水体, 具有快速、直接定量、易于操作等特点,对不同人 在不同水体的检测结果具有可参照性、可重复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9)中华人

3、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页 2 1.一种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颗粒态磷的生物有效性PP:测定悬浮物中的藻类可利用磷含量AAP和 总磷含量Tot-P,将藻类可利用磷含量AAP与总磷含量Tot-P的百分比来代表颗粒态磷生物 有效性; 步骤2)计算颗粒态磷的含量PP:测定水体中的总磷含量TP和溶解性磷酸盐含量DIP, 以总磷含量TP和溶解性磷酸盐含量DIP的差值作为颗粒态磷含量PP; 步骤3)计算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含量BAPP: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含量BAPP为 颗粒态磷的

4、生物有效性PP与水体中颗粒态磷的含量PP的乘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79222 A 1/3页 3 一种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 态磷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素。目前,有关水体中磷的迁移转化的研究颇多,磷 的检测方法也众多,主要集中在水体与底泥中二个部分。 0003 目前,国家标准方法中,总磷与溶解性磷酸盐的检测方法较为成熟。而对于底泥中 内源磷的检测则多见于国内外学术文章。关于水体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含量(BAPP) 的直接检测方法则仅有一

5、种,即生物法。该方法是通过记录“磷饥饿”的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来计算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含量,但该方法由于时间长(14天)而应用较少,而且也不 适合大批次样品的快速测定。 0004 目前,也有一些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测定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包括氧化 铁浸渍滤纸法、氧化铁/醋酸纤维复合膜法以及阴离子树脂法。这几种方法均是通过测定 水体中生物有效磷含量(BAP),然后,从中减去溶解态磷含量(DTP)而得到可被生物利用颗 粒态磷含量(BAPP)。但是,这几种方法的缺点都很明显:氧化铁浸渍滤纸法和氧化铁/醋酸 纤维复合膜法中,所应用的氧化铁浸渍滤纸以及氧化铁/醋酸纤维复合膜均需自行制备, 这导致同

6、一批次的滤纸或纤维复合膜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不同批次的则不具备 可比性,所以这二种方法均未得到广泛推广。阴离子树脂法的缺点是对阴离子的吸附/解 吸非专一性,而且不能维持低浓度磷充当无限“汇”。 0005 可见,作为水体中生物有效磷含量重要组成部分的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含量还 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直接检测。 发明内容 0006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 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中不能快速直接定量测定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 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方法中测定的结果可比性不强的问题。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

7、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本发明的一种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 步骤1)计算颗粒态磷的生物有效性PP:测定悬浮物中藻类的可利用磷含量AAP 和总磷含量Tot-P,计算颗粒态磷的生物有效性PP,颗粒态磷PP的生物有效性PP AAP/Tot-P; 0010 步骤2)计算颗粒态磷的含量PP:测定水体中的总磷含量TP和溶解性磷酸盐含量 DIP,颗粒态磷的含量PPTP-DIP; 0011 步骤3)计算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含量BAPP: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含量 BAPP(AAP/Tot-P)(TP-DIP)。 说 明 书CN 102779222 A 2

8、/3页 4 0012 在浅水湖泊中,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其检测方法颇多,但针对富营养 化而言,水体中可被生物利用的磷包括溶解态磷和可被生物用的颗粒态磷,其中,前者的检 测较为容易,方法成熟;但后者要想快速、直接定量测定较为困难。颗粒态含量与水体中悬 浮物含量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易于发生底泥悬浮的浅水湖泊中,因此,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 磷与颗粒态磷的生物有效性密切相关。基于此,从内源磷的释放特性的角度可以来定量描 述颗粒态磷生物有效性。从内源磷释放的角度,弱吸附态磷和铁铝结合态磷都属于此范畴, 但由于铁铝结合态磷并不能都释放,而仅有非闭蓄态磷可以释放。非闭蓄态铁铝结合态磷 可以采用藻类可利

9、用态磷含量表示。考虑到藻类可利用态磷含量的测定方法,因此,用藻类 可利用态磷含量占总磷含量的百分比可以代表颗粒态磷的生物有效性,即颗粒态磷中有这 么多的磷可以释放,对水体中生物有效磷有贡献。其含量则可以采用该百分比乘以水体中 颗粒态磷的含量来计算。 001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体为浅水湖泊或浅型水体,在风浪、底栖生物、人为干扰 等作用下易于发生底泥悬浮。 0014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0015 1.本发明的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与以往研究方法相 比,具有快速、直接定量、易于操作等特点。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使得由不同人在 不同水体的检测结果具

10、有可参照性、可重复性。 0016 2.本发明适合于易于发生底泥悬浮的浅水湖泊或浅型水体。 001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 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19 本发明的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 步骤1)计算颗粒态磷的生物有效性PP:测定悬浮物中的藻类可利用磷含量AAP 和总磷含量Tot-P,将藻类可利用磷含量AAP与总磷含量Tot-P的

11、百分比来代表颗粒态磷生 物有效性; 0021 步骤2)计算颗粒态磷的含量PP:测定水体中的总磷含量TP和溶解性磷酸盐含量 DIP,以总磷含量TP和溶解性磷酸盐含量DIP的差值作为颗粒态磷含量PP; 0022 步骤3)计算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含量BAPP: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含量 BAPP为颗粒态磷的生物有效性PP与水体中颗粒态磷的含量PP的乘积。 0023 实施例1太湖月亮湾水体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测定 0024 以本发明的方法检测太湖月亮湾水体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含量,并与生物法 相对比。水样采集点位于月亮湾(N31 2438.8,E120 64.57)。用若干塑料 桶,采集水样50

12、L,带回实验室。分别测定水样中总磷含量TP和溶解性磷酸盐含量DIP,分 别为0.065mg/L和0.04mg/L,因此,颗粒态磷含量PP为0.025mg/L。采用0.45m滤膜过 滤水样,收集悬浮物。一部分用于测定藻类利用态磷含量AAP和总磷含量Tot-P,采用不同 悬浮物检测3次,结果以平均值均方差来表示。采集悬浮物的藻类可利用磷含量AAP和 说 明 书CN 102779222 A 3/3页 5 总磷含量Tot-P分别为149.044.10mg/kg和373.9130.41mg/kg。则颗粒态磷生物有效 性: 0025 PPAAP/Tot-P149.04/373.9139.952.15 00

13、26 则采用本发明方法计算水样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含量为: 0027 BAPP(AAP/Tot-P)*(TP-DIP)9.5800.801g/L 0028 另一部分采用生物法测定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含量。 0029 在3个125mL锥形烧瓶中分别加入0.50g收集的湿沉积物,并加入50mL无磷培养 液,随后加入“磷饥饿”(12d)的铜绿微囊藻,初始浓度为1000cell/mL。在温度242、光 照强度4300lm10条件下培养14d,摇床速度为60rpm。14d后,测定藻类数量,通过藻类 数量计算BAPP含量。计算结果为: 0030 BAPP10.2541.857g/L 0031 相对偏差范围为3.89-7.90。 0032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 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779222 A


注意事项

本文(一种检测浅水湖泊中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的方法.pdf)为本站会员(a3)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