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479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 N 1 0 2 6 1 4 7 9 2 A *CN102614792A* (21)申请号 201210101924.1 (22)申请日 2012.03.31 B01F 3/12(2006.01) B01F 15/02(2006.01) B01F 15/04(2006.01) (71)申请人和原生态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 苑路3号开发公司老办公楼501B (72)发明人黄培钊 王镭 黄志民 胡沈阳 刘儒兰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2、44302 代理人顿海舟 劳觅 (54) 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配肥机 (57) 摘要 一种配肥机,包括上料装置和混合装置,混合 装置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混料腔,混料腔设于混 合装置内部,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储存 固态原料的储料腔,储料腔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 口;所述配肥机包括若干个用于储存液态原料的 储料器,储料器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配 肥机还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称重传 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将储料腔内 的固态原料输送至混料腔内;所述第二送料机构 将储料器内的液态原料输送至混料腔内;所述称 重传感器检测混合装置内物料的重量,并将重量 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
3、块接收重量信 号并控制第一送料机构和/或第二送料机构进行 送料;本发明涉及一种配肥机,用于混合固态与 液态肥料。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1 页 1/2页 2 1.一种智能配肥机,包括上料装置和混合装置,混合装置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混料 腔,混料腔设于混合装置内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储存固态原料的储料腔,储料腔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 口; 所述配肥机包括若干个用于储存液态原料的储料器,储料器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配肥机还包括第一
4、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称重传感器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设于上料装置与混合装置之间,第一送料机构将储料腔内的固态原 料输送至混料腔内; 所述第二送料机构设于储料器与混合装置之间,第二送料机构将储料器内的液态原料 输送至混料腔内; 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混合装置相接,称重传感器检测混合装置内物料的重量,并将重量 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重量信号并控制第一送料机构和/或第二送料机构进行送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拖动机构,拖动机构 带动上料装置于支撑架上进行上下和/或左右移动,上料装置移动路径上设有上料位和放 料位,上料装置移动至上料位时用于
5、装载固态原料,上料装置移动至放料位时由第一送料 机构送料至混料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配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动机构包括转轮和链条,转 轮分别设于支撑架的上部和下部,链条套于两转轮上,使两转轮同步运转,链条还与上料装 置相接,以带动上料装置于支撑架上进行上下移动,上料装置移动的上限位置为放料位,放 料位设于混合装置上方,上料装置移动的下限位置为上料位,上料位设于支撑架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配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给料器和 送料器,给料器设于储料腔的出料口上,给料器将储料腔内的固态原料送至送料器,送料器 将接收的固态原料送至混合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
6、4所述的智能配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器设于混合装置进料口 上方,送料器包括导槽、支架和弹性件,导槽与支架间为可活动连接,给料器随上料装置上 下移动时与导槽相碰并使导槽偏转;所述弹性件与导槽相接,弹性件向导槽施加向下和/ 或上的力使导槽偏转后自动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设于混合装置上方, 上料装置的出料口与混合装置的进料口相对,所述第一送料机构为可开闭的闸门,闸门设 于上料装置出料口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器设于混合装置上方,储 料器的出料口与混合装置的进料口相对,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为可开闭的闸门,闸门设于储 料
7、器的出料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管道、自吸 泵和阀门,管道一端与储料器的出料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混合腔相连通,自吸泵和阀门连通 于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料斗、搅拌器 和可开闭的闸门,混合腔设于混料斗内,搅拌器设于混合腔内,混合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14792 A 2/2页 3 分别设于混料斗上部和下部,闸门设于出料口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称重传感器为若干 个,称重传感器的一端均与支撑架相接,另一端均用于承托混合装置
8、。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14792 A 1/4页 4 一种智能配肥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肥机,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配肥机。 0002 背景技术 0003 为了使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常需要对其进行施肥,又因为农作物的种类及其生长 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对肥料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出现了配肥机;现有的配肥机将需要配 肥的固态肥料送进混合装置,混合装置通过搅拌等操作将肥料进行搅拌混合,以此完成配 肥工序。 0004 但在实际的配肥过程中,配肥用的肥料不全是固态,也有液态的肥料,而上述的配 肥机仅用于混合固态肥料,因不能直接对固态肥料和液态肥料进行混合,由此配肥的种类 受到限制。
9、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多种固态肥料与液态肥料自动的按一定配比进行混 合的配肥机。 0007 上述智能配肥机包括上料装置和混合装置,混合装置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混料 腔,混料腔设于混合装置内部,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储存固态原料的储料腔,储料腔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 口; 所述配肥机包括若干个用于储存液态原料的储料器,储料器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配肥机还包括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称重传感器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设于上料装置与混合装置之间,第一送料机构将储料腔内的固态原 料输送至混料腔内; 所述第二送料机构设于储料器与混合装置之间,第二送料机构
10、将储料器内的液态原料 输送至混料腔内; 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混合装置相接,称重传感器检测混合装置内物料的重量,并将重量 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重量信号并控制第一送料机构和/或第二送料机构进行送料。 0008 由于本发明设有多个用于储存固态原料储料腔和多个用于储存液态原料的储料 器,而且固态原料与液态原料均送至同一混合腔内进行混合,所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同时混 合固液肥料得以实现,大大增加了配肥的选择方案。 0009 优选的,包括支撑架和拖动机构,拖动机构带动上料装置于支撑架上进行上下和/ 或左右移动,上料装置移动路径上设有上料位和放料位,上料装置移动至上料位时用于装 载固态原料,上料装
11、置移动至放料位时由第一送料机构送料至混料腔内。 说 明 书CN 102614792 A 2/4页 5 0010 优选的,所述拖动机构包括转轮和链条,转轮分别设于支撑架的上部和下部,链条 套于两转轮上,使两转轮同步运转,链条还与上料装置相接,以带动上料装置于支撑架上进 行上下移动,上料装置移动的上限位置为放料位,放料位设于混合装置上方,上料装置移动 的下限位置为上料位,上料位设于支撑架下部。 0011 因为上料装置可以上下移动,所以当上料装置移动至上料位时,上料装置处于支 撑架下部,方便了使用者对上料装置进行上料,而上料完毕后,上料装置上移,且上料装置 移动的上限位置在混合装置上方,因而方便了上
12、料装置直接将原料下放至混合腔内。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给料器和送料器,给料器设于储料腔的出料口上, 给料器将储料腔内的固态原料送至送料器,送料器将接收的固态原料送至混合腔内。 0013 优选的,所述送料器设于混合装置进料口上方,送料器包括导槽、支架和弹性件, 导槽与支架间为可活动连接,给料器随上料装置上下移动时与导槽相碰并使导槽偏转;所 述弹性件与导槽相接,弹性件向导槽施加向下和/或上的力使导槽偏转后自动复位。 0014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设于混合装置上方,上料装置的出料口与混合装置的进料 口相对,所述第一送料机构为可开闭的闸门,闸门设于上料装置出料口上。 0015 优选的
13、,所述储料器设于混合装置上方,储料器的出料口与混合装置的进料口相 对,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为可开闭的闸门,闸门设于储料器的出料口上。 0016 上料装置和储料器直接设于混合装置上方进行放料,设计简单直接,减少其他辅 助设置,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0017 优选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管道、自吸泵和阀门,管道一端与储料器的出料口 相连通,另一端与混合腔相连通,自吸泵和阀门连通于管道上。 0018 由于通过自吸泵将储料器内的原料送至混合腔内,所以储料器不必设于混合装置 上方,可以设置于地面或其他地方,由此方便了使用者对储料器进行上料,而且原料直接通 过管道送至混合腔内,也防止了原料外泄导致浪费。 0
14、019 优选的,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料斗、搅拌器和可开闭的闸门,混合腔设于混料斗 内,搅拌器设于混合腔内,混合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于混料斗上部和下部,闸门设 于出料口上。 0020 优选的,包括支撑架,称重传感器为若干个,称重传感器的一端均与支撑架相接, 另一端均用于承托混合装置。 0021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混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混合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混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上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上料装置的侧视图; 说 明 书CN 102614792 A 3/4页
15、6 图9是本发明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送料器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送料器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送料器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储料器与自吸泵的连接图; 图14是本发明上料装置上升状态图。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1、上料装置2、拖动机构、混合装 置3、储料器4和控制模块,支撑架1上设有垂直方向的导轨。 0025 如图7至图8所示,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三个用于储存固态原料的储料腔2B,储料 腔2B上部均设有进料口,下部均设有出料口,每个储料腔2B的出料口均设有给料绞笼2A, 且储料腔2B均为斗型,储料腔2B间并排设置,上料装置
16、2外壁的两侧还设有滚轮2C和连 接部2D,滚轮2B嵌于导轨内。 0026 如图1、图7和图14所示,所述拖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轮5A和第二转轮5B,第一转 轮5A设于支撑架1的上部,第二转轮5B设于支撑架1的下部,第一转轮5A与第二转轮5B 垂直相对,第一转轮5A和第二转轮5B上套有用于传动的链条5C,链条5C使第一转轮5A和 第二转轮5B能够同步运转,而且链条5C还与上料装置2的连接部2D相接,以此带动上料 装置2于支撑架1上进行上下移动,上料装置2移动的上限位置设于支撑架1的顶部,下限 位置设于支撑架1的底部。 0027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混合装置3包括搅拌器3C和混料斗3A,混料斗3A内
17、设有 混合腔,搅拌器3C设于混合腔内,混料斗3A外壁设有称重传感器3B,称重传感器3B还与支 撑架1相接,以此承托混料斗3A于上料装置2移动上限位置的下方,并且将混料斗3A内肥 料的重量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混料斗3A的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出料口,混料斗3A 的出料口设有可开闭的闸门3D。 0028 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混料斗3A的上方还设有送料器6,送料器6包括支架 6E,支架6E上连接有导槽6A,导槽6A可在支架6E上旋转,导槽6A与支架6E间还设有顶杆 6D和弹簧6B,所述顶杆6D一端与支架6E固接,另一端用于支撑导槽6A,由此使导槽6A形 成一倾斜面并朝向混料斗3A的进料口;所
18、述弹簧6B一端与支架6E相接,另一端与导槽6A 底面相接,以此拉动导槽6A紧贴于顶杆6D上,导槽6A的底面还设有滑轮6C。 0029 如图13所示,所述储料器4设于支撑架1的底部,储料器4的上部设有进料口,下 部设有出料口,储料器4的出料口接有管道,管道将储料器4与混料腔两者相连通,管道上 还连通有自吸泵7B和阀门7A。 0030 使用时,第一转轮5A和第二转轮5B旋转,并通过链条5C将上料装置2移动至支撑 架1底部,上料装置2下移时,如图1所示,给料绞笼2A与导槽6A相碰并将导槽6A下压, 由于上料装置2继续下移,所以给料绞笼2A将导槽6A下压后便与导槽6A分离,而顶杆6D 便将导槽6A压回
19、原位。 0031 待上料装置2移动至支撑架1底部时,方便了使用者将配肥用的固态肥料装载至 说 明 书CN 102614792 A 4/4页 7 储料腔2B内,当肥料装载完毕后,第一转轮5A和第二转轮5B旋转,并通过链条5C将上料 装置2移动至支撑架1顶部,上料装置2上移时,如图14所示,给料绞笼2A与导槽6A底部 的滑轮6C相碰并将导槽6A上推,进一步把导槽6A内的肥料推送至混料腔内,由于上料装 置2继续上移,所以给料绞笼2A将导槽6A上推后便与导槽6A分离,而弹簧6B便将导槽6A 拉回原位。 0032 待上料装置2和储料器4均上料完毕后,给料绞笼2A将其中一个储料腔2B内的 固态肥料送出,固
20、态肥料再经导槽6A下滑至混料腔内,称重传感器3B检测混料斗3A内肥 料的重量,并将重量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待混料斗3A内的肥料到达设定值时,控制模块 控制给料绞笼2A将第二个储料腔2B内的固态肥料送出,依次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三个储料 腔2B内放出的肥料均到达设定值。 0033 当配肥用的固态肥料均送至混料腔内后,自吸泵7B将储料器4内的液态肥料抽送 至混料腔内,称重传感器3B检测混料斗3A内肥料的重量,并将重量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 待混料斗3A内的肥料重量到达设定值时,控制模块停止自吸泵7B的工作。 0034 待固态肥料与液态肥料均送至混料腔后,搅拌器3C将固液肥料搅拌均匀,然后打 开闸门3D
21、,将混合后的肥料排出。 0035 本发明还有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和储料 器4均设于混合装置3上方,储料腔2B和储料器4的出料口均与混合装置3的进料口相对, 储料腔2B和储料器4的出料口均设有闸门。 0036 使用时,储料腔2B和储料器4的出料口上的闸门依次打开,各种肥料将依次下落 至混合装置3内,待混合装置3收集的各种肥料均到达设定值后,混合装置3对肥料进行混 合。 0037 其中,上述给料顺序并不限定,也可以是先送进液态肥料、后放进固态肥料等,且 上述配肥机还能设有外壳进行隔音防尘,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改进的也视为专利的保 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2
22、614792 A 1/11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2/11页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3/11页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10 4/11页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11 5/11页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12 6/11页 13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13 7/11页 14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14 8/11页 15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15 9/11页 16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16 10/11页 17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17 11/11页 18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4792 A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