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01551.0 (22)申请日 2019.09.10 (73)专利权人 马鞍山市净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金家庄区工 业园管理办公室 (慈湖河路4558号) (72)发明人 尹学农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60 代理人 韩立峰 (51)Int.Cl. E04B 1/8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
2、 隔音装置, 包括第一固定底座和第二固定底座, 所述第一固定底座和第二固定底座平行设置, 且 第一固定底座的顶端卡接有第一隔音屏, 所述第 二固定底座的顶部卡接有第二隔音屏, 所述第一 隔音屏和第二隔音屏的相对侧壁之间安装有顶 部加固座, 所述顶部加固座内侧壁安装有顶部隔 音屏, 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卡槽, 所 述第一隔音屏的底部与卡槽相契合; 本实用新型 通过设置顶部加固座能够提高整个隔音装置顶 部的稳定性, 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且在第 一固定底座和第二固定座上设置对接槽和衔接 杆方便多个隔音装置之间的对接, 便于根据厂房 长度对隔音装置进行拓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3、附图2页 CN 210658773 U 2020.06.02 CN 210658773 U 1.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固定底座(1)和第二固定 底座(3), 所述第一固定底座(1)和第二固定底座(3)平行设置, 且第一固定底座(1)的顶端 卡接有第一隔音屏(2), 所述第二固定底座(3)的顶部卡接有第二隔音屏(4), 所述第一隔音 屏(2)和第二隔音屏(4)的相对侧壁之间安装有顶部加固座(5), 所述顶部加固座(5)内侧壁 安装有顶部隔音屏(6); 所述第一固定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卡槽(7), 所述第一隔音屏(2)的底部与卡槽(7)相 契合, 且第一固定底座
4、(1)的顶部靠一端位置开设有对接槽(8), 所述第一固定底座(1)的顶 部靠另一端位置安装有衔接杆(9), 且衔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转轴(10); 所述顶部加固座(5)包括底盘(11), 所述底盘(1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固定板(12), 且底 盘(11)的底端内壁安装有若干组底垫(13), 所述底垫(13)的顶部安装有顶杆(14), 且顶杆 (14)的顶端粘接有橡胶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接杆 (9)呈L型设置, 且衔接杆(9)的一端与对接槽(8)的内侧相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其特征在
5、于, 两组所述侧 固定板(12)的底部均呈倾斜状设置, 且第一隔音屏(2)与第二隔音屏(4)的一端分别卡接在 两组侧固定板(12)与顶部加固座(5)的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杆 (14)呈圆柱形设置, 顶杆(14)的直径小于橡胶块(15)的直径, 顶杆(14)的直径与橡胶块 (15)的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 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的顶部均呈倾斜状, 且第一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呈相对设 置, 第一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圆形
6、孔, 且圆形孔不贯穿第一隔 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的两侧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658773 U 2 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厂房隔音技术领域, 涉及隔音装置, 具体是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 用的隔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制钢厂车间厂房中, 由于持续的对钢材进行加工, 在钢材打磨切割时均会产生 大量的噪音, 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对车间厂房进行隔音处理, 对厂房内的 声音进行阻隔, 减小厂房内的噪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0003 申请号为201821825320.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厂房隔音罩, 包括正
7、向面、 侧向面和顶面, 正向面与侧向面上均铺装有专用隔音层, 其结构过于简单, 且整体长度不能 延长, 且牢固程度也较为一般。 0004 现有的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 现有的制钢厂车 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基本上长度都是需要预先制定的, 不能够根据实际厂房的长度进行增 长; 现有的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其顶部固定措施较为单一, 且牢固程度一般, 导致 其安全性较为一般, 给实际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基本上长度都 是需要预先制定的, 不能够根据实际厂房的长度进行增长; 现有的制钢厂车间厂房
8、用的隔 音装置其顶部固定措施较为单一, 且牢固程度一般, 导致其安全性较为一般的问题, 而提供 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 包括第一固定底座和第二固定底座, 所述第 一固定底座和第二固定底座平行设置, 且第一固定底座的顶端卡接有第一隔音屏, 所述第 二固定底座的顶部卡接有第二隔音屏, 所述第一隔音屏和第二隔音屏的相对侧壁之间安装 有顶部加固座, 所述顶部加固座内侧壁安装有顶部隔音屏; 0008 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卡槽, 所述第一隔音屏的底部与卡槽相契合, 且 第一固定底座的顶部靠一
9、端位置开设有对接槽, 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顶部靠另一端位置安 装有衔接杆, 且衔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转轴; 0009 所述顶部加固座包括底盘, 所述底盘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固定板, 且底盘的底端内 壁安装有若干组底垫, 所述底垫的顶部安装有顶杆, 且顶杆的顶端粘接有橡胶块。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衔接杆呈L型设置, 且衔接杆的一端与对接槽的内侧相契合。 0011 进一步的, 两组所述侧固定板的底部均呈倾斜状设置, 且第一隔音屏与第二隔音 屏的一端分别卡接在两组侧固定板与顶部加固座的侧壁之间。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顶杆呈圆柱形设置, 顶杆的直径小于橡胶块的直径, 顶杆的直径与 橡胶块的直径相等。
10、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658773 U 3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隔音屏和第二隔音屏的顶部均呈倾斜状, 且第一隔音屏和第 二隔音屏呈相对设置, 第一隔音屏和第二隔音屏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圆形孔, 且圆形孔不 贯穿第一隔音屏和第二隔音屏的两侧面。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固定底座和第二固定底座上设置 对接槽和衔接杆, 需要延长隔音装置的长度时, 只需将一组第一固定底座与另一组第一固 定底座之间对齐, 将一组第一固定底座上的衔接杆通过转轴向上翻起, 再下翻插入到另一 组第一固定底座上的对接槽内, 将一组第二固定底座与另一组第二固定底座之间对齐,
11、将 一组第二固定底座上的衔接杆通过转轴向上翻起, 再下翻插入到另一组第二固定底座上的 对接槽内, 即可完成两个隔音装置之间的对接, 方便根据不同的制钢厂房的宽度来增加隔 音装置的长度; 0015 通过设置顶部加固座对顶部隔音屏进行支撑, 将第一隔音屏与第二隔音屏的侧壁 与顶部加固座的侧壁进行固定, 第一隔音屏与第二隔音屏的侧边卡入到侧固定板与底盘之 间的缝隙当中, 并在侧固定板与第一隔音屏和第二隔音屏安装螺栓进行固定, 将底垫安装 在底盘的内侧底部, 将顶杆固定在底垫的顶部, 橡胶块粘接在顶杆的顶部, 并使橡胶块与顶 部隔音屏的底端接触, 进行支撑作用, 在方便了第一隔音屏和第二隔音屏固定的同
12、时, 利用 顶杆配合橡胶块对顶部隔音屏进行支撑, 一方面提高了顶部隔音屏的牢固程度, 另一方面 增加了整体隔音装置的安全性, 使整个隔音安全性高, 牢固程度好。 0016 整个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采用第一隔音屏与第二隔音屏对称设置的方 式, 再在顶部设置顶部隔音屏, 整体形状可以与车间厂房的形状相契合, 可以直接放置在车 间厂房内, 无需与车间厂房墙壁之间进行固定, 在安装和拆除时都较为方便, 具有较好的使 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
13、底座的结构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部加固座的结构图。 0021 图中: 1、 第一固定底座; 2、 第一隔音屏; 3、 第二固定底座; 4、 第二隔音屏; 5、 顶部加 固座; 6、 顶部隔音屏; 7、 卡槽; 8、 对接槽; 9、 衔接杆; 10、 转轴; 11、 底盘; 12、 侧固定板; 13、 底 垫; 14、 顶杆; 15、 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 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14、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如图1-3所示, 一种制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 包括第一固定底座1和第二固 定底座3, 第一固定底座1和第二固定底座3平行设置, 且第一固定底座1的顶端卡接有第一 隔音屏2, 第二固定底座3的顶部卡接有第二隔音屏4, 第一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的相对侧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0658773 U 4 壁之间安装有顶部加固座5, 顶部加固座5内侧壁安装有顶部隔音屏6; 0024 第一固定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卡槽7, 第一隔音屏2的底部与卡槽7相契合, 且第一 固定底座1的顶部靠一端位置开设有对接槽8, 第一固定底座1的
15、顶部靠另一端位置安装有 衔接杆9, 且衔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转轴10, 设置转轴10便于对衔接杆9进行折叠, 方便将衔 接杆9插入到对接槽8中; 0025 顶部加固座5包括底盘11, 底盘1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固定板12, 且底盘11的底端内 壁安装有若干组底垫13, 底垫13的顶部安装有顶杆14, 且顶杆14的顶端粘接有橡胶块15, 设 置橡胶块15起到保护作用, 避免顶部隔音屏6损伤。 0026 衔接杆9呈L型设置, 且衔接杆9的一端与对接槽8的内侧相契合。 0027 两组侧固定板12的底部均呈倾斜状设置, 且第一隔音屏2与第二隔音屏4的一端分 别卡接在两组侧固定板12与顶部加固座5的侧壁之间
16、, 设置侧固定板12便于将第一隔音屏2 与第二隔音屏4与顶部加固座5之间进行固定, 在侧固定板12上安装螺栓即可对第一隔音屏 2与第二隔音屏4进行固定。 0028 顶杆14呈圆柱形设置, 顶杆14的直径小于橡胶块15的直径, 顶杆14的直径与橡胶 块15的直径相等。 0029 第一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的顶部均呈倾斜状, 且第一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呈 相对设置, 第一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圆形孔, 且圆形孔不贯穿第一 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的两侧面, 设置第一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一侧开孔起到吸音作 用, 另一侧不开孔, 起到格挡作用, 进而起到隔音作用。 0030 一种制
17、钢厂车间厂房用的隔音装置, 在使用时, 首先将第一隔音屏2卡入到第一固 定底座1上卡槽7当中, 将第二隔音屏4卡入到第二固定底座3上卡槽7当中, 将第一隔音屏2 与第二隔音屏4的侧壁与顶部加固座5的侧壁进行固定, 第一隔音屏2与第二隔音屏4的侧边 卡入到侧固定板12与底盘11之间的缝隙当中, 并在侧固定板12与第一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 屏4安装螺栓进行固定, 将底垫13安装在底盘11的内侧底部, 将顶杆14固定在底垫13的顶 部, 橡胶块15粘接在顶杆14的顶部, 并使橡胶块15与顶部隔音屏6的底端接触, 进行支撑作 用, 需要延长隔音装置的长度时, 只需将一组第一固定底座1与另一组第一固定底座
18、1之间 对齐, 将一组第一固定底座1上的衔接杆9通过转轴10向上翻起, 再下翻插入到另一组第一 固定底座1上的对接槽8内, 将一组第二固定底座3与另一组第二固定底座3之间对齐, 将一 组第二固定底座3上的衔接杆9通过转轴10向上翻起, 再下翻插入到另一组第二固定底座3 上的对接槽8内, 即可完成两个隔音装置之间的对接, 方便根据不同的制钢厂房的宽度来增 加隔音装置的长度, 各个隔音屏采用镀锌钢板制成, 各个隔音屏内侧开设多组小孔进行吸 音, 外侧不开设小孔, 起到隔音作用, 进而制钢厂车间厂房的隔音。 003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固定底座1和第二固定底座3上设置对接槽8和衔接杆9, 需 要延
19、长隔音装置的长度时, 只需将一组第一固定底座1与另一组第一固定底座1之间对齐, 将一组第一固定底座1上的衔接杆9通过转轴10向上翻起, 再下翻插入到另一组第一固定底 座1上的对接槽8内, 将一组第二固定底座3与另一组第二固定底座3之间对齐, 将一组第二 固定底座3上的衔接杆9通过转轴10向上翻起, 再下翻插入到另一组第二固定底座3上的对 接槽8内, 即可完成两个隔音装置之间的对接, 方便根据不同的制钢厂房的宽度来增加隔音 装置的长度; 通过设置顶部加固座5对顶部隔音屏6进行支撑, 将第一隔音屏2与第二隔音屏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658773 U 5 4的侧壁与顶部加固座5的侧壁
20、进行固定, 第一隔音屏2与第二隔音屏4的侧边卡入到侧固定 板12与底盘11之间的缝隙当中, 并在侧固定板12与第一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安装螺栓进 行固定, 将底垫13安装在底盘11的内侧底部, 将顶杆14固定在底垫13的顶部, 橡胶块15粘接 在顶杆14的顶部, 并使橡胶块15与顶部隔音屏6的底端接触, 进行支撑作用, 在方便了第一 隔音屏2和第二隔音屏4固定的同时, 利用顶杆14配合橡胶块15对顶部隔音屏6进行支撑, 一 方面提高了顶部隔音屏6的牢固程度, 另一方面增加了整体隔音装置的安全性, 使整个隔音 安全性高, 牢固程度好。 0032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 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 只要不偏离实 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658773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0658773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0658773 U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