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89741.2 (22)申请日 2019.09.23 (73)专利权人 东莞广华汽车饰件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厚街东 业路2号2号楼101室 (72)发明人 庄吴钏李叔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田小伟 (51)Int.Cl. B29C 45/14(2006.01) B29C 45/4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57)摘要 本实用
2、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 尤 其是指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其包括机架、 工作台、 传送装置、 第一定位装置、 设置于传送装置的输出端的移载机械手以及设 置于传送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二定位装置, 所述移 载机械手包括机械臂, 还包括安装于机械臂自由 端的吸盘机构、 缓冲器组件、 夹具机构、 气缸固定 板、 吸嘴固定板和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产 品加工过程的自动化, 显著降低了生产工时, 进 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产品品 质, 避免了移载机械手对胶膜吸取过程的破坏 率, 提高了产品品质, 实现了对胶膜的精准定位, 移载机械手实现全自动取放产品, 提高生产效
3、率, 降低人工成本, 产品良品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1137901 U 2020.07.31 CN 211137901 U 1.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工作台, 其特 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于工作台的传送装置、 安装于传送装置的第一定位装置、 设置于传送装 置的输出端的移载机械手以及设置于传送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二定位装置; 所述移载机械手包括机械臂, 还包括安装于机械臂自由端的吸盘机构、 缓冲器组件、 夹 具机构、 气缸固定板、 吸嘴固定板和连接板, 所述吸嘴固定板设有贯穿吸嘴固定板且平行设 置的若干槽孔, 所述吸嘴固定板经由
4、连接板与所述气缸固定板固定设置形成机械手基座, 所述吸盘机构设置于所述吸嘴固定板并固定设置于所述槽孔内, 所述缓冲器组件设置于所 述吸嘴固定板并设置于与吸盘机构相邻的槽孔内, 所述夹具机构设置于所述气缸固定板 上, 所述机械手基座与机械臂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 送装置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工作台两端的两个转动轴以及套设于转动轴外侧的传送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定位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台的第一定位组件以及第二定位组件,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 安装于传送装置输入端的
5、机架的第一固定杆以及固定于第一固定杆的第一定位部件, 所述 第一固定杆与工作台之间、 第一定位部件与工作台之间均留有用于供传送带通过的间隙,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安装于传送装置输出端的机架的第二固定杆以及固定于第二固定 杆的第二定位部件, 所述第二固定杆与工作台之间、 第二定位部件与工作台之间均留有用 于供传送带通过的间隙, 第一定位部件与第二定位部件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定位部件设有多个定位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定位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弯折安装件,
6、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弯折安装件, 工作台的两侧均设有滑行通道, 所述第一弯折安装件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滑行通道, 第一弯 折安装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弯折安装件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滑行通 道, 第二弯折安装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 安装于支撑架的斜式定位底板以及安装于斜式定位底板的多个定 位柱。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137901 U 2 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是指
7、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 饰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产品表面加饰工艺的流程就是先将胶膜(胶片)预先成型, 然后拿到注塑机 台上, 人工一个个的放到模仁的指定位置上, 注塑完之后再人工取出来, 缺点是现有技术工 序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手动完成, 定位效果差, 产品的良品率低, 作业员操作熟练度直接影 响生产效率, 人工作业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同时人工放胶膜没有安全保障, 不能满 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实 现了对胶膜的精准定位, 移载机械手实现全自动取放产品, 提高
8、生产效率, 降低人工成本, 产品良品率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其包括机架、 设置于机架的工作台、 安装 于工作台的传送装置、 安装于传送装置的第一定位装置、 设置于传送装置的输出端的移载 机械手以及设置于传送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二定位装置; 所述移载机械手包括机械臂, 还包 括安装于机械臂自由端的吸盘机构、 缓冲器组件、 夹具机构、 气缸固定板、 吸嘴固定板和连 接板, 所述吸嘴固定板设有贯穿吸嘴固定板且平行设置的若干槽孔, 所述吸嘴固定板经由 连接板与所述气缸固定板固定设置形成机械手基座, 所述吸盘机构
9、设置于所述吸嘴固定板 并固定设置于所述槽孔内, 所述缓冲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吸嘴固定板并设置于与吸盘机构相 邻的槽孔内, 所述夹具机构设置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 所述机械手基座与机械臂活动连接。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工作台两端的两个转动轴以及套设 于转动轴外侧的传送带。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台的第一定位组件以及第二定位组 件,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安装于传送装置输入端的机架的第一固定杆以及固定于第一固 定杆的第一定位部件, 所述第一固定杆与工作台之间、 第一定位部件与工作台之间均留有 用于供传送带通过的间隙,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安装于
10、传送装置输出端的机架的第二固 定杆以及固定于第二固定杆的第二定位部件, 所述第二固定杆与工作台之间、 第二定位部 件与工作台之间均留有用于供传送带通过的间隙, 第一定位部件与第二定位部件相对应。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设有多个定位缺口。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弯折安装件,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 包括两个第二弯折安装件, 工作台的两侧均设有滑行通道, 所述第一弯折安装件的一端活 动安装于滑行通道, 第一弯折安装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弯折安装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137901 U 3 件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滑行通道, 第二
11、弯折安装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 安装于支撑架的斜式定位底板以及安 装于斜式定位底板的多个定位柱。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将预先成型的胶膜运送至第一定 位装置, 第一定位装置对胶膜进行第一次定位, 移载机械手的吸盘机构将经过第一次定位 的胶膜吸附, 机械臂为多轴机械手臂, 机械臂将吸附有胶膜的吸盘机构移动至第二定位装 置, 第二定位装置对胶膜进行第二次定位, 完成第二次定位的胶膜再次被移载机械手移动 至外界的注塑机的模仁中, 夹具机构用于将经注塑机加工后的产品夹持取出, 实现了产品 加工过程的自动化,
12、显著降低了生产工时, 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产品 品质, 为了避免吸盘机构在吸取胶膜的过程中对力度的控制不佳而损坏胶膜, 因此本移载 机械手中对应每一个吸盘机构均设置了缓冲器组件, 可以利用缓冲器组件辅助吸盘机构对 产品进行吸取, 很好的避免了移载机械手对胶膜吸取过程的破坏率, 提高了产品品质, 本实 用新型实现了对胶膜的精准定位, 移载机械手实现全自动取放产品,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人 工成本, 产品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载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胶膜、 工作台、 滑行通道和第一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说明: 0017 1-机架; 11-工作台; 12-滑行通道; 2-传送装置; 21-转动轴; 22-传送带; 3-移载机 械手; 31-机械臂; 32-吸盘机构; 33-缓冲器组件; 34-夹具机构; 35-气缸固定板; 36-吸嘴固 定板; 37-槽孔; 38-连接板; 39-机械手基座; 4-第一定位装置; 41-第一定位组件; 411-第一 固定杆; 412-第一定位部件; 413-第一弯折安装件; 42-第二定位组件; 421-第二固定杆; 422-第二定位部件; 423-第二弯
14、折安装件; 424-定位缺口; 5-第二定位装置; 51-支撑杆; 52- 斜式定位底板; 53-定位柱; 6-胶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 的说明, 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9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装饰壳表面自动化加饰生产线, 其 包括机架1、 设置于机架1的工作台11、 安装于工作台11的传送装置2、 安装于传送装置2的第 一定位装置4、 设置于传送装置4的输出端的移载机械手3以及设置于传送装置2的输出端的 第二定位装置5; 所述移载机械手3包括机械臂31, 还包括
15、安装于机械臂31自由端的吸盘机 构32、 缓冲器组件33、 夹具机构34、 气缸固定板35、 吸嘴固定板36和连接板38, 所述吸嘴固定 板36设有贯穿吸嘴固定板36且平行设置的若干槽孔37, 所述吸嘴固定板36经由连接板38与 所述气缸固定板35固定设置形成机械手基座39, 所述吸盘机构32设置于所述吸嘴固定板36 并固定设置于所述槽孔37内, 所述缓冲器组件33设置于所述吸嘴固定板36并设置于与吸盘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137901 U 4 机构32相邻的槽孔37内, 所述夹具机构34设置于所述气缸固定板35上, 所述机械手基座39 与机械臂31活动连接。 0020 实际运
16、用中, 传送装置4将预先成型的胶膜6运送至第一定位装置4, 第一定位装置 4对胶膜6进行第一次定位, 移载机械手3的吸盘机构32将经过第一次定位的胶膜6吸附, 机 械臂31为多轴机械手臂, 机械臂31将吸附有胶膜的吸盘机构32移动至第二定位装置5, 第二 定位装置5对胶膜进行第二次定位, 完成第二次定位的胶膜再次被移载机械手3移动至外界 的注塑机的模仁中, 吸盘机构32可以吸附胶膜, 再通过控制机械臂31移动将胶膜移送至第 二定位装置5中, 夹具机构3用于将经注塑机加工后的产品夹持取出, 实现了产品加工过程 的自动化, 显著降低了生产工时, 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产品品质,
17、 为了 避免吸盘机构32在吸取胶膜的过程中对力度的控制不佳而损坏胶膜, 因此本移载机械手3 中对应每一个吸盘机构32均设置了缓冲器组件33, 可以利用缓冲器组件22辅助吸盘机构32 对产品进行吸取, 很好的避免了移载机械手3对胶膜吸取过程的破坏率, 提高了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胶膜的精准定位, 移载机械手实现全自动取放产品, 提高生产效率, 降 低人工成本, 产品良品率高。 0021 本实施例中, 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工作台11两端的两个转动轴21 以及套设于转动轴21外侧的传送带22。 传送带22能够将胶膜自动地运送至预设位置, 不需 要操作工人将多个胶膜搬运, 提高生产
18、效率, 降低人工成本。 0022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41包括安装于工作台11的第一定位组件41以及第 二定位组件42,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41包括安装于传送装置2输入端的机架1的第一固定杆 411以及固定于第一固定杆411的第一定位部件412, 所述第一固定杆411与工作台11之间、 第一定位部件412与工作台11之间均留有用于供传送带22通过的间隙,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 42包括安装于传送装置2输出端的机架1的第二固定杆421以及固定于第二固定杆421的第 二定位部件422, 所述第二固定杆421与工作台11之间、 第二定位部件422与工作台11之间均 留有用于供传送带22通过的间隙
19、, 第一定位部件412与第二定位部件422相对应。 具体的, 两 个胶膜同时定位于第一定位部件412的两侧, 胶膜随着传送带22移动至传送带22的输出端 的第二定位部件422, 第一定位部件412与第二定位部件422配合使用, 有效避免胶膜在传送 带的传送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 使得定位效果好。 0023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422设有多个定位缺口424。 定位缺口424的形状与 胶膜的形状相匹配, 以加强对胶膜的定位效果。 0024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41还包括两个第一弯折安装件413, 所述第二定位 组件42还包括两个第二弯折安装件423, 工作台11的两侧均设有滑行通
20、道12, 所述第一弯折 安装件413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滑行通道12, 第一弯折安装件413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411 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弯折安装件423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滑行通道12, 第二弯折安装件423的 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422固定连接。 第一弯折安装件413用于调节第一定位部件412的位于 工作台11的位置, 第二弯折安装件423用于调节第二定位部件422的位于工作台11的位置, 控制第一弯折安装件413和第二弯折安装件423的距离以控制胶膜的移动路程, 提高实用 性。 0025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定位装置5包括支撑架51、 安装于支撑架51的斜式定位底板 52以及安装于斜式定位底板
21、52的多个定位柱53。 斜式定位底板52与吸盘机构32配合使用,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137901 U 5 倾斜设置的斜式定位底板52便于吸盘机构32吸附胶膜, 避免吸附力不足时胶膜直接掉落至 地面, 造成损坏, 所述多个定位柱53根据胶膜的形状设置, 使得定位效果好。 0026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0027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 除此之外,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 式实现, 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137901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11137901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11137901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11137901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11137901 U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