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装配式建筑.pdf

  • 资源ID:11516828       资源大小:366.6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装配式建筑.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421068.1 (22)申请日 2019.08.29 (73)专利权人 贵州普恩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 路花果园项目R1区第4栋(4)1单元25 层19号 (72)发明人 杨金花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代理人 张欢勇 (51)Int.Cl. E04B 1/38(2006.01) E04B 1/66(2006.01) E04B 1/9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2、 一种装配式建筑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 包括底 板, 所述底板的上侧壁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支 撑机构, 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多个支柱, 两 组所述支撑机构的外壁分别套设有装配板一和 装配板二, 所述装配板一和装配板二上均贯穿设 置有与支柱大小相匹配的通槽, 所述装配板一的 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延伸向外的插板, 所述装配板 二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插板大小位置相匹配的插 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现装配板一和装配板二之 间的连接完成建筑的装配工作, 并设置支柱以及 弹簧减震器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395996 U 2020.09.0

3、1 CN 211395996 U 1.一种装配式建筑, 包括底板(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连接有两组对称 设置的支撑机构, 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多个支柱(5), 两组所述支撑机构的外壁分别套 设有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3), 所述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3)上均贯穿设置有与支柱 (5)大小相匹配的通槽(4), 所述装配板一(2)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延伸向外的插板(6), 所 述装配板二(3)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插板(6)大小位置相匹配的插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与支柱 (5)的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口(8), 每

4、个所述支柱(5)的下端外壁上均设有与螺纹口(8)相匹配 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的下侧壁对称固 定有两个弹簧减震器(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 (3)均呈半圆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插槽(7)的内壁、 装配 板一(2)和装配板二(3)的两端外壁上均粘接有橡胶密封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95996 U 2 一种装配式建筑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 背景

5、技术 0002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 利用所掌握的物 质技术手段, 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 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0003 目前的建筑结构一般采用混凝土当场浇筑成型, 施工周期较长, 且施工处的环境 污染较为严重, 需要人工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装配式建筑, 包括底板, 所述底板的上侧壁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撑机构, 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多个支柱, 两组所述支撑机构的外壁分别套设有

6、装配板一和装配 板二, 所述装配板一和装配板二上均贯穿设置有与支柱大小相匹配的通槽, 所述装配板一 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延伸向外的插板, 所述装配板二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插板大小位置相匹 配的插槽。 0007 优选地, 所述底板的上侧壁与支柱的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口, 每个所述支柱的下端 外壁上均设有与螺纹口相匹配的外螺纹。 0008 优选地, 所述底座的下侧壁对称固定有两个弹簧减震器。 0009 优选地, 所述装配板一和装配板二均呈半圆形设置。 0010 优选地, 每个所述插槽的内壁、 装配板一和装配板二的两端外壁上均粘接有橡胶 密封层。 0011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在于: 001

7、2 1、 在底板的下侧设置弹簧减震器, 弹簧减震器能对地表内部的震荡和冲击进行吸 收同时抑制弹簧反弹, 能极大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0013 2、 设置支柱, 装配板一和装配板二通过套设在支柱上完成限位, 避免了使用过程 中装配板一和装配板二发生移动, 保证了其稳定性; 0014 3、 设置插板和插槽, 通过插板插入插槽内完成装配板一和装配板二连接处的卡合 连接, 整体更加稳定, 并设置橡胶密封层, 避免了外界水的渗入, 使用更加安全; 0015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现装配板一和装配板二之间的连接完成建筑的装配 工作, 并设置支柱以及弹簧减震器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

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中A部分的放大图;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95996 U 3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中底板主视图。 0019 图中: 1底板、 2装配板一、 3装配板二、 4通槽、 5支柱、 6插板、 7插槽、 8螺纹口、 9弹簧 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

9、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 参照图1-3, 一种装配式建筑, 包括底板1, 将底板1埋入至地面并使底板1的上端位 于地面上侧, 底座1的下侧壁对称固定有两个弹簧减震器9, 弹簧减震器9主要用来抑制弹簧 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 在经过不平路面时, 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

10、 的震动, 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 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弹簧减震器 9能对地表内部的震荡和冲击进行吸收同时抑制弹簧反弹, 能极大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避 免使用过程中发生倒塌等安全事故, 底板1的上侧壁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撑机构, 每组 支撑机构均包括多个支柱5, 支柱5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保证支柱 5强度的同时避免了其 腐蚀, 延长其使用寿命, 底板1的上侧壁与支柱5的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口8, 每个支柱5的下端 外壁上均设有与螺纹口8相匹配的外螺纹, 通过支柱5下端旋入螺纹口8内完成支柱5 的固 定, 支柱5拆卸固定方便, 便于后续的拆卸工作。 0023 两组支撑机构

11、的外壁分别套设有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3, 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3 可为事先制作好的混凝土墙板等, 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3均呈半圆形设置, 半圆形设置的 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3 在装配后整体呈现圆形, 美观度较高, 连接较为紧密, 装配板一2和 装配板二3上均贯穿设置有与支柱5大小相匹配的通槽4, 设置通槽 4便于装配板一2和装配 板二3套在支柱5的外壁上, 装配板一2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延伸向外的插板6, 装配板二3的 两端均开设有与插板6大小位置相匹配的插槽7, 依次将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3由上至下插 入至支撑机构上, 再插入装配板二3时应使插板6与插槽7 相对卡合完成装配板一2和装配 板二3

12、之间的装配工作, 至此, 装配完成。 0024 每个插槽7的内壁、 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3的两端外壁上均粘接有橡胶密封层, 设 置橡胶密封层进行连接处的密封工作, 避免外部雨水等的渗入, 使用环境更加安全。 0025 进一步说明, 上述固定连接,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否则应做广义理解, 例 如, 可以是焊接, 也可以是胶合, 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 0026 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作如下阐述: 0027 进行建筑结构的装配工作时, 将底板1埋入至地面并使底板1的上端位于地面上 侧, 通过支柱5下端外螺纹与螺纹口8的配合将支柱 5下端旋入至螺纹口8内完成支柱5

13、的固 定, 依次将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3由上至下插入至支撑机构上, 并使插板6与插槽7相对卡 合完成装配板一2和装配板二3之间的装配工作。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95996 U 4 0028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95996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395996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395996 U 7


注意事项

本文(装配式建筑.pdf)为本站会员(g****)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