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045105.X (22)申请日 2019.11.22 (73)专利权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 路757号 专利权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 局 (72)发明人 余郁坚周耀庭潘尚君刘迪燊 郭志勇黄治邝耀同邝悦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戴涛 (51)Int.Cl. B65H 49/20(2006.01) B65H 57/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
2、种辅助放线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一种 辅助放线装置, 其中, 包括放线轮和底座, 所述底 座上设有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轴杆, 所述 轴杆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所述放线轮位于所述轴 杆上,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制动组件与运线组件, 所述制动组件与所述运线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运 线组件与所述底座弹性转动连接, 所述制动组件 在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停止放 线轮转动的同时就能够进行制动, 控制电缆线的 合理放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1569674 U 2020.09.25 CN 211569674 U 1.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3、,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放线轮和底座, 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座, 所述 安装座上设有轴杆, 所述轴杆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所述放线轮位于所述轴杆上, 所述底座上 还设有制动组件与运线组件, 所述制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运线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运线组 件一端和所述制动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运线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弹性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一杆和 制动块, 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动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块的横截面呈 “凹” 字型, 所述制动块中
4、间凹, 两端凸出, 所述制动块的凸出的两端上均设有制动槽, 所述制动 块的宽度与所述放线轮的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线轮两端凸出, 所述 放线轮凸出的两端上均设有与所述制动槽配合的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线组件包括第二杆、 弹簧和支撑块, 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连接支撑盒, 所述 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上, 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盒顶部开口, 所述 支撑盒内部水平设有安装杆, 所述安装
5、杆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盒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所 述安装杆上设有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 所述 凹槽内设有转轴, 所述第一杆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杆与所述转轴的另一 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在所述凹槽内进行 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运线组件与所述组件在所述底座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杆, 所 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其特征在
6、于: 所述限位杆使用木头材料。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569674 U 2 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线安装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线电缆是用于传输电力、 传输信息和实现电磁能量转换的一大类电工产品。 目 前, 在电缆铺设时, 通常会使用放线轮辅助施工人员进行放线, 但是在放线过程中, 放线轮 的转动不好控制, 若停止放线后, 放线轮继续转动, 则有可能导致电缆脱出放线轮, 导致电 缆受到磨损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影响铺设电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缆电线在
7、进行铺设放线时, 无法控制放线轮转 动放线的缺点, 提供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能够停止放线轮转动的同时就能够进 行制动, 控制电缆线的合理放送。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辅助放线装置, 其中, 包括放线轮和底座, 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轴杆, 所述轴杆与所述安装 座连接, 所述放线轮位于所述轴杆上,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制动组件与运线组件, 所述制动组 件的一端与所述运线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运线组件一端和所述制动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 接, 所述运线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弹性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 放线轮上缠绕的是电缆电 线, 出来
8、的电缆电线通过运线组件进行运输, 运线组件在电缆电线被拉住的压力下收缩并 转动, 带动制动组件在底座上转动远离放线轮, 当停止运输时, 运线组件没有受到电缆电线 的拉力, 运线组件在底座上复位转动, 制动组件由于运线组件的复位转动也在底座上转动, 紧贴放线轮, 从而对放线轮进行制动, 故本技术方案能够在停止放线时就对放线轮进行制 动, 开始放线时就停止制动, 不需要进行其他操作。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一杆和制动块, 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 接, 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动块连接。 所述制动块的横截面呈 “凹” 字型, 所述制动块 中间凹, 两端凸出, 所述制动块的凸
9、出的两端上均设有制动槽, 所述制动块的宽度与所述放 线轮的宽度相同。 所述放线轮两端凸出, 所述放线轮凸出的两端上均设有与所述制动槽配 合的防滑垫。 制动块的横截面呈 “凹” 字型, 制动块中间凹进去的空间是为了配合电缆电线 在放线轮上的缠绕存放, 制动块凸出的两端均设有的制动槽, 为了配合放线轮凸出的两侧 外圈上设有的防滑垫, 制动槽与防滑垫的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得放线轮停止转动, 从而停 止放线。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运线组件包括第二杆、 弹簧和支撑块, 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底 座连接, 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连接支撑盒, 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上, 所述弹簧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
10、座。 所述支撑盒顶部开口, 所述支撑盒内部水平设有安装杆, 所述安装 杆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盒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杆上设有滚轮。 在运线组件的一 端拉扯电缆电线, 拉扯出的电缆电线在滚轮的转动下进行运输, 滚轮能够减少电缆电线在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569674 U 3 运出时受到的摩擦力。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内设有转轴, 所述第一杆与所述转轴的 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杆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在所述凹槽内进行转 动从而带动所述运线组件与所述组件在所述底座的转动。 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二杆与底座弹 性连接, 在电缆电线被拉扯
11、放线时, 电缆电线对运线组件产生拉力, 使得与第二杆带动转轴 进行转动, 对弹簧进行压缩, 与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杆也会跟着转动, 使得第一杆上的制动 块远离放线轮; 当不对电缆电线进行拉线时, 电缆电线不对运线组件产生拉力, 第二杆上被 压缩的弹簧进行释放, 与第二杆固定连接的转轴进行复位转动, 与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杆 也进行转动, 第一杆上的制动块紧贴放线轮对其进行制动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杆, 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限位 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孔。 所述限位杆使用木头材料。 经过运线组件运输的电缆电线从限位 杆上的限位孔输出, 限位杆和限位孔限制电缆电线的移
12、动范围, 避免电缆本体从支撑上落 下; 木头材料绝缘好, 耐磨损。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本实用新型通过运线组件与制动组件的配合, 只要停止拉动电缆电线就可以对放 线轮进行制动, 只要开始拉动电缆电线, 制动组件就不会对放线轮进行制动, 制动操作简单 方便, 能够实时控制电缆电线的放送; 通过运线组件与限位杆的配合, 运线组件对放线轮放 出的电缆电线进行定向运输, 防止放出的电缆电线无固定位置运输或放置而受到磨损; 通 过在运线组件上设置滚轮, 降低电缆电线与支撑块接触面的摩擦力, 使得电缆电线更易于 拉动。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
13、助放线装置的主视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放线装置的俯视图。 0013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0014 1-底座, 2-转轴, 3-凹槽, 4-弹簧, 5-第二杆, 6-限位杆, 7-电缆电线, 8-安装杆, 9- 滚轮, 10-支撑盒, 11-制动块, 12-轴杆, 13-放线轮, 14安装座, 15-第一杆, 16-防滑垫, 17-制 动槽, 18-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其中,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 说明, 表示的仅是示意图, 而非实物图, 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某些部件会
14、有省略、 放大或缩小, 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本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 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6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放线辅助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一种辅助放线装 置, 包括底座1, 在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有安装座14, 两个安装座14贯穿连接轴杆12, 轴 杆12的外圈中部设有固定连接的放线轮13, 放线轮13的外圈缠绕电缆电线7; 底座1中间设 有凹槽3, 凹槽3的内部设有转轴2, 且转轴2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于凹槽3的前后两侧。 0017 另外, 转轴2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杆15和第二杆5, 第一杆15的一端与 说明书 2/3 页
15、4 CN 211569674 U 4 转轴2固定连接, 第一杆15的另一端设有制动块11, 制动块11的横截面呈 “凹” 字型, 制动块 11中间凹, 两端凸出, 制动块11凸出的两端上设有制动槽17, 放线轮13的两端的外圈凸出, 凸出的两端外圈上设有与制动槽17进行配合制动的防滑垫16; 第二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转 轴2, 另一端上设有支撑盒10, 第二杆5的中部还连接弹簧4的一端, 弹簧4的另一端与底座1 进行连接。 0018 其中, 支撑盒10的顶部为开口, 支撑盒10的内部设有两个安装杆8, 安装杆8贯穿连 接支撑10的两端, 安装杆8上均设有滚轮9, 滚轮9可以在安装杆8上进行转动,
16、 从放线轮13放 出的电缆电线7从滚轮9上经过。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两个安装杆8的设置并不是对安装杆8数 量的限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安装杆8的数量进行选择。 0019 另外, 在底座1上还设有限位杆6, 限位杆6上设有限位孔18, 限位孔18与支撑盒10 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从放线轮13转动放出的电缆电线7经过运线组件的滚轮9, 再穿 过限位杆6上的限位孔18, 限位杆6和限位孔18保证电缆电线7不从支撑盒10上掉落, 同时对 放出的电缆电线7进行定向运输, 防止放出的电缆电线7无固定位置运输或放置而受到磨 损。 0020 另外, 限位杆6采用木头材质, 绝缘性能好, 需要说明的是,
17、这里的木头材质并不是 对限位杆6材质的限制, 只是一种优选, 有其他效果相同的材质也可以进行替换。 002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文所示: 电缆电线7缠绕在放线轮13上, 从放线轮13放出 的电缆电线7经过支撑盒10, 再经过限位杆6上的限位孔18, 拉扯穿过限位孔18的电缆电线 7, 由于运线组件受到被拉扯的电缆电线7的拉力, 使得第二杆5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轴2 进行转动, 第二杆5在转动的同时压缩弹簧4, 与转轴2固定连接的第一杆15也跟着转动, 第 一杆15上的制动块11远离放线轮13不进行制动, 放线轮13在安装座8上转动进行放线, 当停 止拉扯穿过限位孔18的电缆电线7, 第二杆
18、5没有受到拉力, 第二杆5上的弹簧4进行复位, 弹 簧4的复位下带动转轴2进行转动, 与转轴2固定连接的第一杆15也进行复位转动, 第一杆15 上的制动块11紧靠放线轮13, 第一杆15的制动块11上设有制动槽17, 制动块13上的制动槽 17与放线轮13两端凸出的外圈上的防滑垫16进行接触, 制动槽17与防滑垫16紧贴产生的摩 擦力使得放线轮13停止转动, 从而停止放线。 0022 显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 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 穷举。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569674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1569674 U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