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pdf

  • 资源ID:10407006       资源大小:558.9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19907.4 (22)申请日 2020.06.09 (71)申请人 南京市儿童医院 地址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72号 (72)发明人 汪飞唐俊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杜静静 (51)Int.Cl. A61B 17/7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 压棒装置, 所述压棒装置由内管、 外管、 旋转内螺 母、 固定外

2、螺母及配套的T型调节扳手组成, 内管 由固定爪、 下部分叉段、 内管体、 上部外螺纹区组 成; 外管由压棒突起、 约束环、 下部镂空段、 外管 体、 上部隆起段、 上部外螺纹区组成; 旋转内螺母 由下卡环、 内螺母体、 内螺纹区组成; 固定外螺母 由上卡环、 外螺母体、 内螺纹区组成; T型调节扳 手由固定环、 镂空连接段、 横型把手组成。 本装置 可实现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将内固定棒与螺钉 更方便地结合, 提高上棒操作的简便性, 有效缩 短手术时间, 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11658105 A 2020.09.15 CN 111658105 A

3、1.一种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棒装置包括内管、 外 管、 旋转内螺母、 固定外螺母及配套的T型调节扳手; 所述内管嵌插于外管内部, 两者通过上 部的旋转内螺母和固定外螺母组合固定成整体, 使用时通过T型扳手整体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包 括固定爪(1)、 下部分叉段(2)、 内管体(3)以及上部外螺纹区(4), 所述固定爪(1)位于下部 分叉段(2)下方, 固定爪两侧内壁各有一圆形突起(1.1), 用于术中与螺钉尾部外壁圆形凹 槽固定结合; 两侧固定爪(1)向上延伸为下部分叉段(2), 分叉段中间的

4、分叉宽度自下向上 逐渐减小, 再向上聚合延伸至内管体(3); 内管体段外径较分叉段下部的外径稍窄, 内管体 上部设有外螺纹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包 括压棒突起(5)、 约束环(6)、 下部镂空段(7)、 外管体(8)、 上部隆起段(9)以及上部外螺纹区 (10), 所述压棒突起(5)位于约束环(6)下方, 镂空段(7)位于约束坏上方, 镂空段(7)上方与 外管体(8)连接, 形成外管的主体, 外管体向上延伸为逐渐增厚的隆起段(9), 顶部还设有外 螺纹区(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 其

5、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内 螺母包括下卡环(11)、 内螺母体(12)以及内螺纹区(13), 所述下卡环(11)为内螺母体(12) 下端向外延伸的扁平环状突起, 内螺母体(12)外壁呈六边形, 内壁为圆形中空, 内壁内设有 内螺纹(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外 螺母包括上卡环(14)、 圆形外螺母体(15)以及内螺纹区(16), 所述上卡环(14)由外螺母体 (15)上端向内延伸的扁平环状突起, 外螺母体(15)外壁呈圆形, 表面有纵向防滑凹槽 (15.1), 外螺母体(15)内壁为圆形中空, 设有内螺纹(16)。 6.根据权利要求5

6、所述的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 其特征在于, 使用时旋转 内螺母置于外管顶端, 通过固定外螺母的上卡环(14)压住旋转内螺母的下卡环(11), 再通 过固定外螺母内螺纹(16)与外管顶部外螺纹(10)旋转组合, 将外管、 旋转内螺母和固定外 螺母组合成整体, 然后内管自外管下端向上嵌插, 再通过内管上段的外螺纹(4)与旋转内螺 母内螺纹(13)旋转组合, 完成压棒装置主体的组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T型调 节扳手包括固定环(17)、 镂空连接段(18)、 横型把手(19), 所述固定环(17)位于扳手下部, 呈六边形, 使用时套

7、于旋转内螺母体(12)上, 固定环两侧向上延伸为镂空的连接段(18), 与 横行把手(19)连接, 横行把手(19)中部有纵向中空(19.1), 便于螺帽起子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过程如下: 使用时使用T型扳手的固定环(17)套在旋转内螺母体上, 通过 旋拧T型扳手转动旋转内螺母, 旋转内螺母转动后带动内管相对外管纵向移动, 使用时内管 下段分叉跨过矫形棒, 使用底部的固定爪手抓牢螺钉尾部后, 内外管的相对移动使得外管 则逐渐靠向螺钉尾部, 此过程中外管底部的压棒突起则会压着矫形棒逐渐靠向螺钉尾部凹 槽, 通过

8、逐步旋拧T型扳手, 最终可实现矫形棒完全被压入钉尾凹槽, 再通过起子通过内管 拧入螺帽完成该节段上棒操作; 完成后反向旋拧T型扳手即可将压棒装置拆除。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658105 A 2 一种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棒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脊柱畸形矫正手术时辅助上棒操作的装 置, 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脊柱侧凸(Scoliosis)是青少年儿童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 根据国际脊柱侧凸研 究协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的标准, 脊柱侧凸角度在45 -50 以上即达到

9、矫形手术的标准。 在脊柱矫形手术过程中, 完成椎弓根螺钉置入、 脊柱截骨步骤后, 需要将 预弯的矫形棒与螺钉尾部进行固定, 再通过去旋转、 撑开、 抱紧、 原位弯棒等操作完成脊柱 矫形。 将矫形棒与所有脊柱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过程称为上棒, 此步骤在整个脊柱矫形 手术中非常关键。 由于上棒步骤操作难度高, 影响整个手术所需时间, 因此通常由手术团队 中年资最高的医师完成。 目前技术条件下造成上棒步骤操作难度较高的原因如下: 0003 (1)由于脊柱畸形的个体化差异较大, 脊柱矫形手术的方案设计和操作过程也很 难完全标准一致化。 上棒操作前手术医师需按理想形态对矫形棒进行预弯, 但预弯棒与患 者

10、实际畸形弯型有差别。 上棒操作时, 在很多节段特别是顶椎区域, 矫形棒离目标螺钉尾部 凹槽通常存在一定距离。 医师此时需要根据经验使用持棒钳或压棒钳将矫形棒逐个强行压 入螺钉尾槽后拧上螺帽。 若经验不足, 很难轻松完成所有节段的操作。 0004 (2)如果使用持棒钳、 压棒钳不能将矫形棒完全压入钉尾凹槽, 只能将二者距离缩 小至1cm内时, 可使用蛙式钳将钉棒进一步拉紧后再上螺帽。 若畸形严重、 钉棒距离仍较远, 只能使用原位弯棒器改变预弯棒的形态以适应螺钉的位置, 但这是以牺牲部分矫形效果为 代价的。 0005 因此, 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降低上棒操作的难度, 节约手术

11、时间, 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 装置方案, 该方案可以实现将距离较远的钉棒逐渐拉近的效果, 直至可以直接拧上螺帽, 组 合使用时可以显著降低上棒步骤的难度, 缩短手术时间, 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 装置, 压棒装置包括内管、 外管、 旋转内螺母、 固定外螺母及专属配套的T型调节扳手; 所述 内管嵌插于外管内部, 两者通过上部的旋转内螺母和固定外螺母组合固定成整体, 实际使 用时再通过T型扳手整体调节。 0008 作为

12、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内管包括固定爪、 下部分叉段、 内管体、 上部外螺纹 区, 所述固定爪位于下部分叉段下方, 固定爪两侧内壁各有一圆形突起, 用于术中与螺钉尾 部外壁圆形凹槽固定结合。 两侧固定爪向上延伸为下部分叉段, 分叉段中间分叉的宽度自 下向上逐渐减小, 再向上聚合延伸至内管体; 内管体段外径较分叉段下部的外径稍窄; 在内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658105 A 3 管体上部设有外螺纹区。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外管包括压棒突起、 约束环、 下部镂空段、 外管体、 上 部隆起段以及上部外螺纹区, 所述压棒突起位于约束环下方, 呈圆角矩形, 使用时可将矫

13、形 棒压向螺钉尾部凹槽。 镂空段位于约束坏上方, 镂空段上方与外管体连接, 形成外管的主 体。 外管向上延伸为逐渐增厚的隆起段, 顶部还设有外螺纹区。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旋转内螺母包括下卡环、 内螺母体以及内螺纹区。 所 述下卡环为内螺母体下端向外延伸的扁平环状突起。 内螺母体外壁呈六边形, 内壁为圆形 中空, 内壁内设有内螺纹。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固定外螺母包括上卡环、 外螺母体以及内螺纹区。 所 述上卡环由外螺母体上端向内延伸的扁平环状突起。 外螺母体外壁呈圆形, 表面有纵向防 滑凹槽。 外螺母体内壁为圆形中空, 设有内螺纹。 0012 作为本发明的

14、一种改进, 所述T型调节扳手包括固定环、 镂空连接段、 横型把手, 所 述固定环位于扳手下部, 呈六边形, 使用时套于旋转内螺母体上。 固定环两侧向上延伸为镂 空的连接段, 与横行把手连接, 横行把手中部有纵向中空, 便于螺帽起子穿过。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所述压棒装置进行组装时, 先将旋转内螺母置于外管顶 端, 通过固定外螺母的上卡环压住旋转内螺母的下卡环, 再通过固定外螺母内螺纹与外管 顶部外螺纹旋转组合, 将外管、 旋转内螺母和固定外螺母组合成整体。 然后内管自外管下端 向上嵌插, 再通过内管上段的外螺纹与旋转内螺母内螺纹旋转组合, 完成压棒装置主体的 组装。 使用时使用T

15、型扳手的固定环套在旋转内螺母体上, 由于二者是匹配的六边形外观, 可通过旋拧T型扳手转动旋转内螺母。 旋转内螺母转动后带动内管相对外管纵向移动。 使用 时内管下段分叉跨过矫形棒, 使用底部的固定爪手抓牢螺钉尾部后, 内外管的相对移动使 得外管则逐渐靠向螺钉尾部。 此过程中外管底部的压棒突起则会压着矫形棒逐渐靠向螺钉 尾部凹槽。 通过逐步旋拧T型扳手, 最终可实现矫形棒完全被压入钉尾凹槽, 再通过起子通 过内管拧入螺帽完成该节段上棒操作。 完成后反向旋拧T型扳手即可将压棒装置拆除。 0014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5 1)该方案可以将上棒时缩小钉棒距离所需的垂直施力转变为

16、旋转施力, 通过逐渐 旋拧T型扳手则可较为轻松地实现拉近钉棒距离直至可直接拧入螺帽完成上棒操作。 这种 施力方式的转变显著地降低了上棒操作的难度。 0016 2)该方案内管下部的固定爪和分叉段设计可实现将较远距离的钉棒拉近的效果, 扩大了上棒步骤顺利完成所需钉棒距离的适用范围, 降低了牺牲矫形效果进行原位弯棒来 减小上棒操作难度的概率。 0017 3)当存在多节段水平钉棒距离较远情况时, 可组合使用本压棒装置。 通过逐个缓 慢旋拧加压, 整体逐渐拉近钉棒距离, 最终将所有节段的矫形棒压入钉尾凹槽以便顺利拧 入螺帽。 此组合使用比单个使用意义更大, 可整体降低脊柱矫形手术上棒步骤的难度, 缩短

17、手术时间。 0018 4)在本装置将矫形棒压近钉尾凹槽但未拧入螺帽时, 钉棒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和灵 活度。 可在此时通过持棒钳抓持矫形棒进行原位转棒, 实现部分矫形效果, 简化了该操作原 所需步骤。 因此本发明可显著降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时上棒步骤的操作难度, 前期临床试 验结果提示使用该装置后手术时间平均可缩短20分钟以上, 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本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658105 A 4 发明设计巧妙, 使用方便, 克服现有装置的不足,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左斜侧整体立体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左斜侧分体立体示意图

18、; 0021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左斜侧分体剖面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步骤示意图; 0024 其中: 1、 固定爪; 1.1、 固定爪圆形突起; 2、 分叉段; 3、 内管体; 4、 内管外螺纹区; 5、 压棒突起; 6、 约束环; 7、 镂空段; 8、 外管体; 9、 隆起段; 10、 外管外螺纹区; 11、 下卡环; 12、 旋 转内螺母体; 13、 旋转内螺母内螺纹区; 14、 上卡环; 15、 固定外螺母体; 15.1、 防滑凹槽; 16、 固定外螺母内螺纹区; 17、 固定环; 18、 连接段; 19、 横行把手;

19、 19.1、 横行把手纵向中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加强对本发明的理解和认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 一步的说明和介绍。 0026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 一种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 所述压棒装置由 内管、 外管、 旋转内螺母、 固定外螺母及配套的T型调节扳手组成。 使用时内管、 外管、 旋转内 螺母、 固定外螺母组合成压棒装置主体, 再通过配套的T型扳手进行调节。 该方案中, 如图1- 图4所示, 所述内管包括固定爪1、 下部分叉段2、 内管体3以及上部外螺纹区4, 所述固定爪1 位于下部分叉段2下方, 固定爪两侧内壁各有一圆形突起1.1。 使用

20、时该突起与螺钉尾部外 壁圆形凹槽结合后起固定作用, 两侧固定爪1向上延伸为下部分叉段2, 分叉段中间分叉的 宽度自下向上逐渐减小, 再向上聚合延伸至内管体3。 内管体段外径较分叉段下部的外径稍 窄, 在内管体上部设有外螺纹区4。 0027 该方案中, 如图1-图4所示, 所述外管包括压棒突起5、 约束环6、 下部镂空段7、 外管 体8、 上部隆起段9以及上部外螺纹区10, 所述压棒突起5位于约束环6下方, 呈圆角矩形, 使 用时可压住矫形棒靠向螺钉尾部凹槽。 镂空段7位于约束坏上方, 镂空段7上方与外管体8连 接, 形成外管的主体。 外管向上延伸为逐渐增厚的隆起段9, 顶部还设有外螺纹区10。

21、 0028 该方案中, 如图1-图4所示, 所述旋转内螺母包括下卡环11、 内螺母体12、 内螺纹区 13。 所述下卡环11为内螺母体12下端向外延伸的扁平环状突起。 内螺母体12外壁剖面呈六 边形, 内壁为圆形中空, 内壁内设有内螺纹13。 0029 该方案中, 如图1-图4所示, 所述固定外螺母包括上卡环14、 外螺母体15、 内螺纹区 16。 所述上卡环14由外螺母体15上端向内延伸的扁平环状突起。 外螺母体15外壁呈圆形, 表 面有纵向防滑凹槽15.1, 外螺母体15内壁为圆形中空, 设有内螺纹16。 0030 该方案中, 如图1-图4所示, 所述T型调节扳手包括固定环17、 镂空连接

22、段18、 横型 把手19。 所述固定环17位于扳手下部, 呈六边形, 使用时套于旋转内螺母体12上。 固定环两 侧向上延伸为镂空的连接段18, 与横行把手19连接, 横行把手19中部有纵向中空19.1, 便于 螺母起子穿过。 0031 该方案中的内管、 外管、 旋转内螺母、 固定外螺母及配套T型调节扳手一般选用不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658105 A 5 锈钢材料, 也可以选用符合条件的类似材料。 0032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4, 所述压棒装置进行组装时, 先将旋转内螺母置于外管顶 端, 通过固定外螺母的上卡环14压住旋转内螺母的下卡环11, 再通过固定外螺母内螺纹16

23、与外管顶部外螺纹10旋转组合, 将外管、 旋转内螺母和固定外螺母组合成整体。 然后内管自 外管下端向上嵌插, 再通过内管上段的外螺纹4与旋转内螺母内螺纹13旋转组合, 完成压棒 装置主体的组装。 使用时将T型扳手的固定环17套在旋转内螺母体上。 由于二者是匹配的六 边形外观, 可通过旋拧T型扳手转动旋转内螺母。 旋转内螺母转动后带动内管相对外管纵向 移动。 工作过程: 参见图5, 完成椎弓根螺钉置入及脊柱截骨后, 预弯矫形棒距离螺钉尾部凹 槽存在一定距离(图5a)。 首先将本装置的内管下段分叉2跨过矫形棒, 再使用内管固定爪1 抓住螺钉尾部(图5b)。 由于螺钉外壁有制式的圆形凹槽, 本装置内

24、管固定爪内壁有匹配的 圆形突起1.1, 因此内管固定爪可将螺钉尾部抓牢。 将T型扳手的固定环17套在旋转内螺母 体12上(图5b), 顺时针转动把手19, 外管即可相对于内管产生纵向移动。 一方面外管约束环 6可将内管的分叉段2和固定爪1进一步收紧, 另一方面外管压棒突起5可将矫形棒 “压向” 螺 钉尾部凹槽(图5c)。 逐步旋拧T型扳手19, 当矫形棒完全落入螺钉尾部凹槽后, 可直接使用 起子将螺帽拧入螺钉尾部(图5d), 实现矫形棒和螺钉的固定。 固定完成后拧松T型扳手即可 将本压棒装置去除(图5e)。 0033 除了单节段上棒操作使用外, 本装置还可以多节段组合使用。 通过多节段装置逐

25、个旋拧加压, 整体逐渐拉近钉棒的距离, 最终将所有节段的矫形棒压入钉尾凹槽便于拧入 螺帽。 该方法比单个使用意义更大, 可整体降低脊柱矫形手术上棒步骤的难度, 缩短手术时 间, 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003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 并没有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基础上所 作出的等同替换或者替代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658105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111658105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111658105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111658105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111658105 A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111658105 A 11


注意事项

本文(用于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压棒装置.pdf)为本站会员(宁***)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