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吡嘧磺隆、西草净和丁草胺混配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pdf

  • 资源ID:10337884       资源大小:1.08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吡嘧磺隆、西草净和丁草胺混配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10299.0 (22)申请日 2020.06.05 (71)申请人 安徽农业大学 地址 230036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 (72)发明人 廖敏朱维玉曾兴玲王争取 吴迪欧亮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463 代理人 张敏 (51)Int.Cl. A01N 47/36(2006.01) A01N 43/70(2006.01) A01N 37/26(2006.01) A01P 13/00(2006.01

2、) (54)发明名称 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混配对水稻移栽 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 其活性成分包 括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 该除草组合物对 水稻安全, 可有效防除水稻田多种禾本科和阔叶 杂草。 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100:1-100:1-100, 优选1-10: 1-10: 1-50, 更优选1-10:1-10:20-50。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 已知的方法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以下剂型, 如乳 油、 水分散粒剂、 可湿性粉剂、 粉剂、 颗粒剂、 悬浮 剂、 可分散油悬浮剂和大粒剂。 本发明的除草组 合物优选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

3、。 所述组合物用 于防除移栽水稻田、 直播水稻秧田和抛秧水稻田 间禾本科、 阔叶和莎草科杂草中的用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1页 CN 111700070 A 2020.09.25 CN 111700070 A 1.一种含吡嘧磺隆的除草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活性成分由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 组成, 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的重量比为1-100:1-100:1-100, 优选1-10: 1-10: 1-50, 更 优选1-10:1-10:2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草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的重量比 优选为1-10: 1-10: 1-50

4、, 更优选1-10:1-10:2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草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 80, 优选5-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草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剂型为水剂、 悬浮剂、 悬乳 剂、 可分散油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颗粒剂、 微囊悬浮-悬浮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草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剂型可分散油悬浮剂。 6.权利要求1所述除草组合物用于防除移栽水稻田、 直播水稻秧田和抛秧水稻田间禾 本科、 阔叶和莎草科杂草中的用途。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700070 A 2 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

5、草胺混配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 防治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三元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稻田草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除草剂尤其是混配除草剂防除稻 田杂草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 0003 CN101444219A公开吡嘧磺隆、 扑草净与西草净的复配制剂防除稻田稗草、 鸭舌草、 矮慈菇、 节节菜和陌上草效果优异。 CN104430460A公开吡嘧磺隆、 异恶草松与丁草胺油悬剂 防除水稻田稗草、 马唐、 鸭舌草和鳢肠, 防效大于90。 CN107396928A公开丁草胺、 乙氧氟草 醚和西草净的除草剂组合物对移栽水稻田间稗草、 千金子

6、、 异型莎草等大部分移栽水稻田 杂草都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黄存达等报道苄嘧磺隆、 吡嘧磺隆和丁草胺混用防除水稻田 稗草等杂草防效好。 李宏等报道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水稻移栽田的稗草、 鸭舌草、 节节 草、 异型莎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陆道训等报道73吡嘧磺隆苯噻酰草胺西草净 WP对陌上菜、 稗草、 鸭舌草和丁香蓼等一年生杂草防效好。 由于除草剂作用的特殊性, 对作 物的安全性是除草剂应用的重点考量因素。 此外, 同类除草剂或同一复配制剂长期使用导 致稻田杂草群落演替, 进而诱导抗性杂草的发生。 0004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现有的除草剂如吡嘧磺隆、 扑草净与西草净的复配制剂, 苄嘧 磺

7、隆、 吡嘧磺隆与丁草胺复配制剂, 丁草胺与吡嘧磺隆的混配制剂虽然能获得一定防效, 但 一方面, 其使用仍对水稻存在隐性伤害, 施药时期稍有差异, 可能导致明显药害; 另一方面, 由于杂草抗性的发展, 现有复配制剂的防效呈明显下降趋势。 0005 为有效防除水稻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响应农业部农药 “减量增效” 号召, 本发明 提供一种安全、 高效的水稻田广谱除草剂。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草组合物, 其活性成分包括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 该除草 组合物对水稻安全, 可有效防除水稻田多种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0007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优选为三元除草组合物, 活性成分为吡嘧磺隆

8、、 西草净和丁 草胺。 0008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 优选10-90。 0009 本发明的三元除草组合物中吡嘧磺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 西草净的重量 百分含量为1-90, 丁草胺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 0010 本发明的三元除草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100:1-100:1-100, 优选1-10: 1-10: 1-50, 更优选1-10:1-10:20-50。 0011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的方法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 以下剂型, 如乳油、 水分散粒剂、 可湿性粉剂、 粉剂、 颗粒剂、 悬浮剂、 可分散油悬浮剂和大粒 说

9、明书 1/13 页 3 CN 111700070 A 3 剂。 0012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优选剂型为水分散粒剂、 可湿性粉剂、 悬浮剂和可分散油悬 浮剂。 0013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更优选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 001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用于防除移栽水稻田、 直播水稻秧田和抛 秧水稻田间禾本科、 阔叶和莎草科杂草中的用途。 001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对水稻安全, 除草活性高, 一次施药可有效防除多种杂草, 持效期长。 降低了施药次数, 减轻对水稻的隐形伤害。 0017 2.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对稗草、 千金子、 矮慈菇和鸭舌草表现明

10、显的协同防效, 明 显优于单剂、 相应的二元组合物或其它三元组合物。 0018 3.本发明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稳定性好, 低温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表现优异, 重悬 浮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 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 明保护的范围。 0020 一、 室内毒力测定实验 0021 1.试验目的 0022 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对稗草、 千金子、 矮慈姑

11、和鸭舌 草的生物活性, 并采用Colby法评价三者混配的联合作用类型, 为三者的合理混用及生产中 的配比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0023 2.材料与方法 0024 2.1供试药剂 0025 98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ethyl)原药, 安徽省宿州市化工厂提供; 0026 95西草净(simetryn)原药, 安徽省宿州市化工厂提供; 0027 95丁草胺(butachlor)原药, 安徽省宿州市化工厂提供。 0028 2.2供试材料 0029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 本实验室田间收集种子保存; 0030 千金子Leptochloa c

12、hinensis(L.)Nees: 本实验室田间收集种子保存; 0031 矮慈姑Sagittaria pygmaea Miq: 本实验室田间收集种子保存; 0032 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C.Presl: 本实验室田间收集种子保 存。 0033 2.3试验方法 0034 2.3.1试验处理设计 0035 (1)吡嘧磺隆20g(a.i.)/hm2 0036 (2)吡嘧磺隆30g(a.i.)/hm2 说明书 2/13 页 4 CN 111700070 A 4 0037 (3)吡嘧磺隆40g(a.i.)/hm2 0038 (4)吡嘧磺隆50g(a.i.)/h

13、m2 0039 (5)吡嘧磺隆60g(a.i.)/hm2 0040 (6)西草净60g(a.i.)/hm2 0041 (7)西草净70g(a.i.)/hm2 0042 (8)西草净80g(a.i.)/hm2 0043 (9)西草净90g(a.i.)/hm2 0044 (10)西草净100g(a.i.)/hm2 0045 (11)丁草胺600g(a.i.)/hm2 0046 (12)丁草胺900g(a.i.)/hm2 0047 (13)丁草胺1200g(a.i.)/hm2 0048 (14)丁草胺1500g(a.i.)/hm2 0049 (15)丁草胺1800g(a.i.)/hm2 0050 (

14、16)吡嘧磺隆20g+西草净100g+丁草胺1800g(a.i.)/hm2 0051 (17)吡嘧磺隆30g+西草净90g+丁草胺1500g(a.i.)/hm2 0052 (18)吡嘧磺隆40g+西草净80g+丁草胺1200g(a.i.)/hm2 0053 (19)吡嘧磺隆50g+西草净70g+丁草胺900g(a.i.)/hm2 0054 (20)吡嘧磺隆60g+西草净60g+丁草胺600g(a.i.)/hm2 0055 (21)CK 0056 2.3.2药剂对稗草的活性试验 0057 按2.3.1设计处理剂量配制药液, 先配置各药剂的母液: 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分别 称取0.1020g 98吡

15、嘧磺隆原药、 0.2105g 95和2.1053g 95丁草胺原药于容量瓶中, 吡嘧磺隆原药、 西草净原药和丁草胺原药分别用5mL丙酮和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分别得 1.0g/L吡嘧磺隆、 2.0g/L西草净母液和20.0g/L丁草胺母液待用。 每处理重复四次, 具体配 制方法见表1。 0058 表1吡嘧磺隆、 西草净、 丁草胺各处理药剂的配置方法(0.25m2的用药量) 说明书 3/13 页 5 CN 111700070 A 5 0059 0060 稗草种子浸种催芽后点播于装有泥土的截面积0.25m2的盆内, 每盆播100粒, 覆土 后以底部灌溉方式进行保湿, 待长至3叶1心期进行处理

16、。 用POTTER精密实验室喷雾塔喷施 药液, 喷液量为每处理50ml, 药后保持土壤湿润, 并设清水空白对照。 每处理重复4次, 药后 21天称取各处理稗草地上部分鲜重, 计算各处理相对于对照的存活率, 用Colby法评价三者 混用对稗草的联合作用类型。 混用除草剂的实际防效按以下公式计算: 0061 E0ABCN/100(N-1)(本试验为三元复配, 故E0ABC/10000) 0062 式中: 0063 A为单独使用除草剂1处理获得的组A相对于对照的存活率; 0064 B为单独使用除草剂2处理获得的组B相对于对照的存活率; 0065 C为单独使用除草剂3处理获得的组C相对于对照的存活率;

17、 0066 N为混用的除草剂品种数量; 0067 E0为除草剂1+除草剂2+除草剂3的理论存活率(百分数); 0068 E为混用除草剂的实际存活率(百分数)。 0069 E0-E10为增效作用; E0-E-10为拮抗作用; E-E0值介于理论值10为加成 作用。 0070 2.3.3药剂对千金子的活性试验 0071 千金子种子浸种后催芽点播于装有泥土的截面积0.25m2的盆内, 其余同2.3.2。 0072 2.3.4药剂对矮慈姑的活性试验 说明书 4/13 页 6 CN 111700070 A 6 0073 矮慈姑种子浸种后催芽点播于装有泥土的截面积0.25m2的盆内, 其余同2.3.2。

18、0074 2.3.5药剂对鸭舌草的活性试验 0075 鸭舌草种子浸种后催芽点播于装有泥土的截面积0.25m2的盆内, 其余同2.3.2。 0076 3.结果与分析 0077 从表2-表5数据可见, 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5个不同复配比例的混剂对稗草 的E0-E值分别为4.59、 10.41、 11.49、 10.70、 7.98, 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 对千 金子的E0-E值分别为20.04、 15.18、 13.34、 10.29、 5.61, 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 用; 对矮慈姑的E0-E值分别为11.66、 9.92、 9.82、 11.21、 7.58, 表现出一定的增 效作用;

19、对鸭舌草的E0-E值分别为9.75, 7.30, 10.90, 8.83, 5.40, 表现出一定的 增效作用。 说明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三者混配对稗草、 千金子、 矮慈姑和鸭舌草具有 协同防效。 0078 3.1混剂对稗草的联合作用 0079 表2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复配对稗草的配方筛选(药后21d) 0080 说明书 5/13 页 7 CN 111700070 A 7 0081 0082 3.2混剂对千金子的联合作用 0083 表3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复配对千金子的配方筛选(药后21d) 0084 0085 3.3混剂对矮慈姑的联合作用 0086 表4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

20、丁草胺复配对矮慈姑的配方筛选(药后21d) 说明书 6/13 页 8 CN 111700070 A 8 0087 0088 3.4混剂对鸭舌草的联合作用 0089 表5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复配对鸭舌草的配方筛选(药后21d) 0090 说明书 7/13 页 9 CN 111700070 A 9 0091 0092 4结论 0093 吡嘧磺隆对稗草、 千金子、 矮慈姑和鸭舌草活性高; 西草净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稗 草有较高活性、 对矮慈姑和鸭舌草有一定活性, 对千金子效果不理想; 丁草胺在试验剂量范 围内对稗草、 矮慈姑和鸭舌草均有一定活性, 对千金子效果不理想。 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 草

21、胺混配后对稗草、 千金子、 矮慈姑和鸭舌草的联合作用部分表现出协同作用。 因此, 三者 混配防治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是可行的。 0094 二、 制剂实施例 0095 本产品中各有效成分吡嘧磺隆、 西草净和丁草胺的其它名称、 结构式和基本物化 参数如下: a)吡嘧磺隆 0096 ISO通用名称: pyrazosulfuron-ethyl 0097 CAS登录号: 93697-74-6 0098 化学名称:5-(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1-甲基吡唑-4-羧 酸乙酯结构式: 0099 0100 实验式: C14H18N6O7S, 0101 相对分子质量(按2011年国际相对

22、原子质量计): 414.4, 0102 生物活性: 除草, 0103 熔点(): 181182, 说明书 8/13 页 10 CN 111700070 A 10 0104 蒸气压(20): 1.4710-7Pa, 0105 溶解度(20,g/L): 水1.4510-2、 甲醇0.7、 己烷0.2、 苯15.6、 三氯甲烷234.4、 丙 酮31.7, 0106 稳定性: 50条件下稳定6个月; 在pH7时相对稳定, 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不稳 定。 0107 b)西草净 0108 ISO通用名称: simetryn 0109 CIPAC数字代号: 179 0110 CAS登录号: 1014-70-

23、6 0111 化学名称: 2-甲硫基-4,6-双(乙氨基)-1,3,5-三嗪 0112 结构式: 0113 0114 实验式: C8H15N5S, 0115 相对分子质量(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 213.3, 0116 生物活性: 除草, 0117 熔点(): 8283, 0118 沸点(): 337, 0119 蒸气压(20): 9.510-5Pa, 0120 溶解度(20, g/L): 水0.4, 甲醇380、 丙酮400、 甲苯300、 正己烷4、 正辛醇160, 稳定 性: 常温下贮存2年, 有效成分含量基本不变, 在强酸、 强碱、 高温下易分解。 0121 c)丁草胺 0

24、122 ISO通用名称: butachlor 0123 CIPAC数字代号: 354 0124 CAS登录号: 23184-66-9 0125 化学名称:N-(2,6-二乙基苯基)-N-丁氧基甲基-氯乙酰胺 0126 结构式: 0127 0128 实验式: C17H26ClNO2 0129 相对分子质量(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 311.9 0130 生物活性: 除草 0131 熔点: -0.55 0132 蒸气压(20): 2.410-4Pa 0133 溶解度(20,g/L): 水0.02、 能与乙醚、 丙酮、 乙醇、 己烷、 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混 溶, 稳定性: 对紫外光稳定;

25、165开始分解; 土壤中残留时间4270d。 0134 以可分散油悬浮剂为例: 说明书 9/13 页 11 CN 111700070 A 11 0135 1.制剂组成 0136 66吡西丁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0137 0138 0139 2.加工方法描述 0140 2.1工艺流程图 0141 先将油酸甲酯溶剂207.4kg, 助剂(白炭黑10kg、 有机膨润土10 kg、 三苯乙烯基苯 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4kg)、 乳化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8kg、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6kg), 按 比例投入搅拌釜搅拌、 再将98吡嘧磺隆原药20.4kg、 94西草净原药42.6kg、 95丁草胺 原药63

26、1.6kg、 按比例投入, 然后剪切混合均匀进入砂磨机砂磨, 搅拌后再次砂磨, 再次混合 后送检, 检验合格后包装, 入库。 0142 本发明的具体最优选的配方加工工艺请参考附图1. 0143 2.2生产工艺: 0144 (1)投料, 按照先液体后固体的原则。 0145 (2)搅拌, 预混合, 搅拌1h左右使物料充分混合, 此步为关键控制点, 需pH检测合 格。 0146 (3)充分混合后开始砂磨, 此步为关键控制点, 需悬浮率达到标准要求。 0147 (4)砂磨后的半成品打至成品釜, 并进行循环搅拌1h。 0148 (5)搅拌循环充分后送检, 需吡嘧磺隆、 西草净、 丁草胺、 水分、 倾倒性

27、、 湿筛试验、 分散稳定性、 持久起泡性合格。 0149 (6)分析检测合格分装, 不合格重新返工进行重加工。 0150 (7)计量检测合格入库, 不合格则需重新返工包装, 此步为关键控制点。 0151 (8)以上关键点即为分析监控点, 需取样分析, 合格进入下一工序, 不合格则返工 处理2.3生产控制及安全生产。 0152 (1)所有原材料需检验合格后生产, 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说明书 10/13 页 12 CN 111700070 A 12 0153 (2)所有固体原料均需按要求合理堆放, 并有标识, 固体原料搬运严格按规定要求 进行, 以免损坏, 不同有效成份的原料经折算后投料。 015

28、4 (3)以生产计划为指导, 合理调度, 均衡生产, 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0155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减少跑、 冒、 滴、 漏, 减少粉尘污染, 注意通风及夜间照明。 0156 (5)操作人员应掌握本岗位所用原料的性质及基本的安全知识, 严格执行工艺操 作规程3产品质量规格。 0157 3.1外观: 应是可流动、 易测量体积的悬浮液体。 0158 3.2有效成分、 相关杂质等含量及控制项目指标。 0159 66吡西丁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控制项目指标 0160 0161 注: 正常生产时, 低温稳定性、 热贮稳定性试验, 每3个月至少进行1次。 0162 4.产品质量测定结果 0163

29、 0164 倾倒性试验按GB/T 31737进行, 结果合格。 0165 持久起泡性试验按GB/T 28137进行, 结果合格。 0166 湿筛试验按GB/T 16150中 “湿筛法” 进行, 结果合格。 0167 低温稳定性试验按GB/T 19137-2003中2.2进行。 测试分散稳定性和湿筛试验2项 指标, 结果合格。 0168 热贮稳定性试验按GB/T 191362003中2.1进行, 结果合格。 0169 三、 田间药效试验 0170 防除移栽水稻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说明书 11/13 页 13 CN 111700070 A 13 0171 发明人于2019年5月1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水

30、稻移栽田进行了66吡西丁草胺 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田杂草的试验。 0172 田间杂草群落主要由稗草、 千金子、 矮慈菇和鸭舌草, 分布较均匀, 杂草叶龄在2-4 叶期。 试验药剂及剂量: 66吡西丁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40g a.i./亩、 80g a.i./亩、 120g a.i./亩。 0173 对照药剂: 6丁草胺乙氧氟草醚西草净(2+2+2)乳油, 80g a.i./亩, 0174 66吡嘧磺隆异恶草松丁草胺(1+10+55)可分散油悬浮剂, 80g a.i./ 亩, 0175 28丁草胺吡嘧磺隆(1.4+26.6)可湿性粉剂, 40g a.i./亩, 0176 60丁草胺乳油, 6

31、0g a.i./亩, 0177 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2.0g a.i./亩, 0178 10西草净可湿性粉剂, 20g a.i./亩。 0179 并设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CK), 共10个处理。 每处理重复4次, 共40个小区。 每个小 区的面积约30m2, 随机排列, 每小区之间筑埂隔离, 以防串灌、 漫灌。 采用常规方式施药。 药 后14天和30天调查杂草株防效, 30天同时调查鲜重防效。 药后持续观察水稻药害情况, 并于 收获期测定各小区水稻产量。 0180 表6药后14天66吡西丁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防除效果 (平均株防效) 0181 0182 表7药后30天66吡

32、西丁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防除效果 (平均株防效) 说明书 12/13 页 14 CN 111700070 A 14 0183 0184 表8药后30天66吡西丁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防除效果 (鲜重防效) 0185 0186 试验结果表明: 66吡西丁草胺OD以40g a.i./亩用量施用后14天对稗草、 千 金子、 矮慈姑和鸭舌草的平均株防效高于90, 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丁乙氧西EC和 66吡异丁OD, 同样显著高于相应的二元组合物及单剂。 即使药后30天, 发明的三元组 合物仍能基本维持90以上的药效。 药后30天的鲜重防效均高于90, 显著高于对照药剂, 说明本

33、发明的药剂混配后在大田使用具有较好的持效期, 且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持效期的 延长意味着可减少后续施药, 达到 “减量增效” 的目的。 0187 整个生育期内, 未发现明显药害发生。 0188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 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 叙述所有的细节, 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 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 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 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 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 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 本发明仅 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说明书 13/13 页 15 CN 111700070 A 1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16 CN 111700070 A 16


注意事项

本文(吡嘧磺隆、西草净和丁草胺混配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pdf)为本站会员(徐敬)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